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投资学基础培训(PPT课件)
投资学基础培训(PPT课件)
授课内容
1.投资学基础 2. 证券的发行和交易 3.证券的收益与风险 4.最优资产组合与选择 5.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6.因素模型与逃离定价理论 7.有效市场假说
授课教材
❖ 汪昌云,类承曜,谭松涛 .投资学.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亚历克斯•凯恩,艾伦•J•马科斯.投资学(第 九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7月重印.
Harrod,1939 增长理论
Chernery,1952 灵活加速器模型
Koyck,1954 分布滞后加速器模型
Stigliz and Weiss,1981 Fazzari,Hubbard and
Petersen,1988 宏观投资的微观基础
Kaplan and Zingales, 1997
宏观投资的微观基础
(三)凯恩斯学派
❖ 再次,他用“投资乘数原理”阐释了资源闲置条件下投资对 收入增加的倍数作用。他认为投资的增加可以引致收入的成 倍增加,同时也带来就业的成倍增加。
❖ 最后,他还提出了由社会综览投资的政策主张。“要达到离 充分就业不远之境,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 社会来综览。”
❖ 这种改革主张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充分就业,其基本手段是 刺激消费和投资;在改变消费倾向不能凑效时,就要依靠增 加投资;在私人投资不足时,就要依靠政府来直接投资。通 过政府投资的乘数作用,则可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就业 的增加。
(三)凯恩斯学派
❖ 凯恩斯学派开宏观经济学的先河,其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投资理论。
❖ 首先,他以储蓄——投资作为整个宏观经济分析的 基本框架,其整个理论是围绕这个等式展开的。
❖ 其次,他研究了投资的决定因素及投资不足原因, 并以投资不足作为解释西方国家经济危机和就业不 足的原因。他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和利率两个因素。当资本边际效率低于利率时,就 会造成投资需求不足。
投资学 ( Investments)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
前言
❖
投资学是一门以投资行为与资金配置为研究对象,解
释资本市场运行的现象与内在规律,探求实现资本市场均衡的 独立学科。
❖ 1952年,马科维茨发表了堪称现代微观金融理论史上里 程碑的论文——《投资组合选择》。
❖ Sharpe的《资本资产价格:一个市场均衡理论》、 Lintner《在股票组合的资本预算中的风险资产估值和风险投资
学习方式
❖ 课堂讲授 ❖ 课堂讨论 ❖ 课外阅读
课程成绩评定
❖ 课程作业
分析报告(电子文档) 课程结束之前提交 占20%
❖ 平时表现
提问及讨论时的表现 占10% 平时出勤:累计旷课5次以上(含5次)者本部分成绩为0分
❖ 考试
课程结束之时 70%
知识背景 投资学的产生与发展
❖ 经济学的家谱
新古典主义资本理论
投资行为的 微观分析基础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 新古典主义厂商理论
凯恩斯主义 投资理论
以克拉克为代表的 朴素加速器理论
投资行为的 宏观经济效应
(二)新古典学派
❖ 在古典学派之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将 边际分析法引入经济学中,为投资效益的评估分析 和说明投资动机及投资的决定提供了一套可以借用 的工具。
(四)经济增长理论
❖在宏观领域 ❖ 后凯恩斯主义者不仅提出了IS-LM和AS—AD模型,形 成了以乘数-加速数模型为基础的一系列经济周期理论,同时 还建立了几种以投资为关键性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其 中主要的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和新剑桥增 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前提是投资过程具有二重性: 投资既创造对产品的需求,同时又创造生产产品的能力。 ❖索洛和斯旺等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资本系 数可以变动这一命题。罗宾逊、卡多尔等人创立的新剑桥增 长模型的基本命题则是:储蓄率可以变动。 ❖ Chenery(1952)、Kyock(1954)和Eisner(1960)分别得 出了灵活加速器理论或者分布滞后的加速器理论。该理论区 分了实际的资本存量和合意的资本存量,着重强调的是产量 需求对投资的决定作用。 ❖ Witte(1963)在凯恩斯理论的框架内,重新讨论了总 体投资函数的微观基础,强调了投资函数是市场均衡曲线。
选择》和《资本资产市场均衡》三篇经典论文,形成了现代金 融学的另一重要基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在Fama等的推动下,有效市场理论(EMH)产生并趋 于成熟,Black和Scholes的开创性研究则导致期权定价理论的 产生。
❖ 行为金融学逐渐产生并正在趋于成熟
课程任务
学习和了解有关投资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有关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 能够将所学有关投资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运用于实践
魁奈 1758
重农学派
亚当.斯密 1776
17世纪和 18世纪
重商主义
古典学派
大卫.李嘉图 1817
马克思1867 列宁1917
社会主义
前苏联 和东欧
中国
T.R.马尔萨斯 1798
新古典经济学
J.S.穆勒 1848
瓦尔拉斯、马 歇尔、费雪
转轨经济
J.M.凯恩斯 1936
现代主流经济学
(一)西方古典学派
❖1.明确区分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范畴 。
❖2.明确指出了增加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社会财 富的增加与投资数量的大小及资金用法的好坏成正比。
❖3.研究了增加资本的途径,认为积累资本有两条道路,或是 增加收入,或是减少消费。
❖4.研究了资本使用方向对经济的影响,资本首先应大部分投 在农业上,其次投在工业上,最后投在国外贸易上。
❖5.提出了以绝对成本学说为基础的投资地域和国际分工理论 。
❖6.研究了资本积累的动力以及国民收入分配对投资的影响。 如李嘉图认为,利润是资本积累的动机,也是资本积累的来源 。
❖7.研究了市场机制对投资的调节作用
❖8.提出了适合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需要的投资政策主张
(二)新古典学派——投资理论源流图
以庞巴维克、费雪等人 为代表的
❖ 资本的供给价格取决于资本贷出者对延期享受所作 的估计;
❖ 资本的需求价格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资本的 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均衡的价格,即是资本的利 率。
宏观投资理论发展简图
凯恩斯主义 投资理论
后凯恩斯主义 投资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 投资理论
Keynes,1936
Samuelson,1939 加速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