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管理计划书

环境管理计划书

整理篇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新区新宁自来水厂二期扩建工程,一期已经完工,位于苏州新区镇湖镇,总占地19.63公顷,其中二期扩建占地3.99公顷。

新建建(构)筑物详见下表: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1.2工程概况表.整理篇2总要求2.1.1公司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倡导积极、健康的环保文化,整合公司内外的有效资源,遵章守法、防止污染、降低消耗、减少废物,致力于环境绩效的持续改善。

2.1.2环境方针释义:●倡导积极、健康的环保文化,包括了全体员工应遵守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致力于环境改善和污染预防(清洁生产),使我们的业主、周边的社会公众和员工满意;.整理篇●致力于降低资源消耗及减少废物产生;●使员工充分意识到对环境的责任,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督促与公司合作的供应商和分包商改进他们的环境行为,以符合公司的环保要求;●向公众宣传我们的环境方针和取得的环境绩效;●在追求环境绩效持续改进的过程中。

塑造国际绿色承包的形象;●对全体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职业安全卫生意识,明确其职业安全卫生职责和义务;●通过全员积极参与公司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实施全过程的预防,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督促和指导供应商、分包商等相关方的活动,以符合公司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要求;●向员工和相关方宣传我们的职业安全卫生方针和已经取得的职业安全卫生绩效;●致力于持续改进公司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绩效,使员工和业主、承包商等相关方满意。

2.1.3 目的本项目施工作业活动、提供的建筑产品和服务、办公与生活活动中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以满足国家、地方政府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局总部、局沪和相关方对环境方面的要求,其它未包括事项执行《项目管理手册》。

.整理篇2.2 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2.2.1 项目部根据施工涉及环境管理的情况,结合局总部和上海公司下发的有效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清单,识别确认形成本项目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清单,收集与本项目适宜的有效环境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文本或摘录,供项目使用,作为本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附件5.1。

2.2.2 项目技术部根据局科技部或上海公司工程技术部门下发的有效规范、标准清单,识别与收集与本项目适应的有效环境规范、标准文本,供项目使用。

2.2.3 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体现在制定的环境目标指标中,有的要求直接转化成作业规定,作为培训、教育和与相关方交流的重要内容。

2.3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2.3.1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范围包括涉及本项目的全部现场作业活动、提供的建筑产品和服务、办公活动、生活活动、纳入计划的项目中能够控制的环境因素和对分包方、供应商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

2.3.2按照“三种时态”、“三种状态”、考虑向大气、水体、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能源使用,能量释放、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和社区关注的问题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确认,具体要求和格式按《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执行。

2.3.3项目工程部根据局工程管理部或分公司工程技术部门下发的环境因素台帐,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确认, 形成分阶段或全部活动环境因素台帐, 作为《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的附件5.2。

2.3.4项目工程部根据上级下发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活动结果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内外关注的问题、本组织经济能力和技术水平,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环境因素评价;评价后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评价记录,作为《项目环境管理计划书》的附件5.3。

.整理篇2.3.5实施中若因设计、施工工艺等变化导致涉及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变化时,应及时修改、更新环境因素、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报分公司工程技术部门或局工程管理部1份。

在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以满足本组织和顾客与其它相关方要求。

2.4 主要控制方法2.4.1 在项目策划、施工准备和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本计划书第4章各条中规定措施及相关要求实施。

2.4.2 项目将在每月的考评中同时考评环境管理有关要求。

2.4.3 计划书各项措施涉及到分包方、供应商时,应通过在合约或环境交底中明确环境目标指标、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要求、应急准备响应、应执行程序等有关要求,在履约中监控、考评动态管理。

2.4.4 在作业活动操作前,由该活动的班组长、技术人员、安全人员、工程人员或其负责人对操作人员进行环境控制要求、操作要点交底,并形成记录,确保重要环境岗位人员能有效实施。

2.5 项目应办的相关手续2.5.1 对于污水项目应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规定,施工前及时与市政主管部门联系,办理相应排放许可及检测手续;对隔油池、化粪池的清掏、消纳与有资格的单位签订协议,并收集其资质证明、消纳许可证明。

2.5.2 对于废弃物项目应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局总部对废弃物的管理规定,对有毒有害废弃物运输、消纳要与有资格的单位签订协议,并收集其资质证明、消纳许可证明。

2.5.3 对于噪声.整理篇项目应根据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局总部对噪声的管理规定,施工前与地方环保部门联系,开工前15日内办理噪声排放许可证明,作业过程中委托环保部门对噪声监测,夜间施工时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明。

2.5.4 对于有害气体在装修工程完工后,按相关规定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室内有毒有害气体排放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

2.5.5 其它方面对于运输遗洒、施工扬尘等项目应遵守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局总部相应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2.6 对材料的控制2.6.1 禁止使用国家、地方已淘汰的产品和材料。

2.6.2优先选用环保产品、材料。

2.6.3按国家、地方工程验收要求对采购产品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进行检测,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2.6.4对环保产生不利影响的建筑材料在使用时,严格按规定控制用量、部位、方法等。

2.6.5 危险化学品按专门措施进行采购、运输、贮存控制。

2.7 对于记录的要求2.7.1 本节是对第四章措施及职责的“实施及监测记录”栏目的说明。

2.7.2 实施记录格式2.7.2.1 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措施的评审、审批记录见项目管理手册第6章附表要求。

2.7.2.2 环境管理有关临时设施验收记录见附表5.11。

2.7.2.3 培训、交底记录执行项目管理手册第10.1、11.1节规定记录格式。

2.7.2.4 其它的实施记录可以在施工日志等资料中记录。

.整理篇2.7.3 监测记录形成时间2.7.3.1 首次作业及作业条件变化(包括作业区域、施工工艺、设备、天气条件等变化)时,要求形成记录。

2.7.3.2 项目月度考核检查、考核时,要求形成记录,格式见项目月度考评记录。

2.7.3.3 需环保部门监测时,形成环境监测报告。

2.7.4 其它按实际情况形成记录,格式可按有关规定或自行制定。

3 项目环境管理目标指标3.1 环境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噪声,噪声投诉处理率100%,噪声投诉率年均降低零;●减少施工现场粉尘排放,施工现场主道路硬化率100%,易飞扬材料入库率100%;●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建筑垃圾、废弃物品实行分类管理,分类管理率100%;3.2环境指标●环境指标要满足局总部和公司环境目标指标要求、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要求、合同要求。

●环境指标由项目工程部组织制定与实施;●项目部每月组织的对各部门及分包方的考核包括环境管理内容,每年及竣工时对项目环境管理目标进行考核,考核要求按本手册第12章项目考核与改进中有关规定执行。

.3.2 项目环境管理目标指标..整理篇4 控制措施及职责4.1 环境管理有关设施4.1.1 设施设备按下表配置,满足施工需要,做好管理工作4.1.2 平面布置图在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建筑物内环境设施布置图时,分三个阶段:±0以下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修安装施工阶段,要求在各阶段布置图中绘制出环境管理设施.整理篇(分类垃圾箱、垃圾堆放场、化粪池、隔油池、沉淀池、洗车台、消火栓、灭火器及其它灭火器材等)布置详细位置,标出进行硬化的道路、污水管线等。

项目在施工前绘制出施工平面布置图及建筑物内环境设施布置图,做为本计划书附件5.4、5.5。

.4.2 地基与土方施工污染控制措施..4.3 主体结构施工污染控制措..4.4 装修安装施工污染控制措施...4.5 办公后勤污染控制措施4.6 能源资源控制措施..整理篇4.7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控制4.7.1 本项目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清单.整理篇.4.7.2 控制措施...整理篇4.8 应急准备与响应4.8.1 紧急情况处理领导小组2 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配置、职责、权限和义务以及任职能力要求见《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书》3.26.2。

.整理篇.整理篇4.8.3 应急准备预案.整理篇4.8.4 紧急情况处理4.8.4.1 紧急情况处理的要求①紧急情况或事故发生时,项目值班人员应预测判断紧急情况或事故类型和规模,当紧急情况或事故能够控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在初始阶段1~3min内灭火或消除险情,防止事态恶化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当事故严重,自身难于处理时,必须首先报警、联络紧急救援或医疗单位,并同时向上级领导报告;②当紧急事故威胁到人身安全时,必须首先确保人身安全,项目经理负责组织人员迅速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再采取应急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防止伴随的重大环境事故;③紧急情况发生后可能对邻近单位有影响时,项目值班人员应及时通知邻近单位疏散、转移财产,避免对其造成损失;当发现或接到邻近单位要求支援的通告后,值班人员应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支援,按其要求排除险情、疏散人员等工作,以减少对环境的更大污染;如对本组织构成威胁时,应组织人员疏散、转移财产,以防止对本组织的影响和污染;④紧急事故发生时应按紧急事故处理流程图所示的程序进行处理,项目经理应组织保护好现场,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应按环境管理方案处理废弃物资,防止进一步对环境的污染;⑤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项目经理应在24小时内填写环境紧急事故处理报告,环境紧急事故处理报告一式二份,一份报分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和局工程管理部备案,一份自留,报告记录见附件5.9;⑥紧急情况发生后,项目部应召集有关人员确定紧急情况发生的原因,评审确保紧急情况不再发生措施的需求,制定、实施、验正纠正措施;.整理篇⑦项目工程部每年应对项目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和程序进行评审,如发现有不适宜处,由工程部组织更改,涉及管理体系文件由局质量安全部负责更改,以保证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和程序充分有效。

4.8.4.2火灾事故的一般处置流程火灾事故处理流程4.8.4.3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流程(根据项目具体化学品性质及专项应急准备预案制定针对性处置流程)4.8.4.4爆炸事故处置流程爆炸紧急处理流程4.8.4.5暴雨、台风的应急处理暴雨、台风紧急处理流程4.8.4.6 突然停水、停电的应急处理发生突然停水停电时,项目当班领导应组织按预案处置,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尽量避免污染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