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目的对射线检测作业的工艺作出规程性的规定,以保证射线检测过程符合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及《程序文件与管理制度汇编》的要求。

2 范围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射线检测的作业过程。

3 引用标准JB/T4730.1 -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要求JB/T4730.2-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2部分射线检测4人员资格4.1凡射线检测人员应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考核规则》考核合格,并持有与工作相适应的有效资格证书。

4.2评片人员应每年做一次视力检查,矫正视力不得低于1.0,并要求距离40mm能读出高为0.5 mm、间距为0.5 mm的印刷字母。

4.3取得不同射线检测资格级别的人员,只能从事与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检测原始记录应由相应□级或口级以上资格人员核对,射线检测检测报告须经相应H级或□级以上资格人员复核并签字后方能生效。

4.4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经辐射安全知识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5检测设备、器材和材料5.1检测设备按本公司《无损检测仪器使用、维护管理规定》执行。

5.2射线胶片5.2.1 胶片系统按照GB/T19384.1 - 2003《无损检测工业射线照相胶片第一部分工业射线胶片系统的分类》分为四类,即T1、T2、T3、T4。

T1为最高类别,T4为最低类别。

5.2.2射线检测技术为A级、AB级时,应采用T3及以上类别的胶片,射线检测技术为B级时,应采用T2及以上类别的胶片。

5.3观片灯—95 —照相底片观片灯》的有关规定。

5.3.2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要求。

5.4黑度计(光学密度计)5.4.1黑度计可测的最大黑度不小于4.5,测量值的误差应不超过土0.05。

5.4.2 黑度计至少每6个月按标准JB/T4730.2-2005附录B 的规定校验一次,并进行记录。

5.5 增感屏射线检测一般应采用铅增感屏,增感屏厚度为0.03〜0.1mm。

5.6像质计5.6.1底片影像质量采用线型像质计测定。

线型像质计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JB/T7902-1999的规定。

5.6.2像质计的材料、材料代号和不同材料的像质计适用的工件材料范围应符合JB/T4730.2-2005的有关规定。

6表面要求和检测时机6.1焊缝在检测前,必须经过外观检查,焊缝表面不规则程度应不妨碍底片上缺陷的辨认,否则应事前加以修整,合格后方能进行射线检测。

6.2射线检测须按《无损检测控制程序》要求办理委托手续后方可进行检测。

6.3除非特殊情况,射线检测应在焊接完毕后进行。

对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后24小时进行射线检测。

7检测技术和检测工艺7.1小管径对接环焊缝双壁双影透照法7.1.1分段透照数量7.1.1.1 对焊缝100%拍片时,要求至少分两次透照,两次间隔90度。

7.1.1.2 对外径小于等于76伽的钢管对接环焊缝,允许采用椭圆一次成像,但须保证其检出范围不少于周长的90%透照厚度和检出范围按JB4730附录E计算。

7.1.2透照距离L1的确定双壁双影透照的L1选用范围为:600 mm— 700 mm。

—96 —7.131椭圆成像椭圆成像时,胶片暗袋平放,偏心距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必须保证椭圆开口宽度在 3 mm— 8 mm之间。

7.1.3.2 重叠成像在椭圆成像不适用时,才能采用此方法。

采用此方法透照时,应使胶片弯曲贴合被检焊缝表面,以尽量减小缺陷到胶片的距离。

7.1.4像质计的选用和摆放7.141 外径小于100 m,大于或等于76 m的钢管,其焊缝透照应采用专用等径像质计,像质计可放置在胶片侧,但应在像质计的适当位置放置铅字“F”并在报告中注明。

对于不同管子透照厚度应该选用的像质计线号按JB/T4730.2 —2005标准规定。

7.1.4.2外径小于或等于76 m的钢管,其焊缝透照应采用专用等径像质计。

像质计可放置在射线源侧,也可放置在胶片侧。

对于不同管子透照厚度所选用的像质计线编号,按JB/T4730.2 —2005 标准规定。

7.1.4.3如数根管接头在一张底片上同时显示时,应至少放置两个像质计。

如果只用两个时,则必需放在两侧最边缘的钢管上。

7.1.4.4为检测焊缝的未焊透和内凹缺陷的深度,应采用专用对比块进行黑度比较。

对比块应平行放置在焊缝边缘 5 mm 处。

7.1.5标记的摆放每张底片上必须有管线号,管口号,片号,中心标记等铅字码。

返修后复拍,应加上返修标记。

7.1.6曝光参数的选用曝光时间可根据被检钢管的厚度在3—5分钟之间进行选择。

管电压的选用应根据每台射线机的曝光曲线确定,但最高工作电压不得超过该机器峰值电压的90%7.2 焊缝外透照法7.2.1 一次透照长度L a的确定—97 —721.1 直缝透照按拍片比例的要求及被检焊缝长度等具体情况确定,一次透照长度L a的选用范围为:250 m—320 m,此长度即为两搭接标记间的距离。

721.2环缝透照a .环缝源在外单壁透照一次透照长度L3可按标准JB/T4730.2 —2005的附录D,射线检测技术B级时,查图D.1 曲线。

射线检测技术AB级时,查图D.3曲线。

b .环缝采用其他方式透照一次透照长度L3可按标准JB/T4730.2 —2005 的附录D,射线检测技术B级时,查图D.2曲线。

射线检测技术AB级时,查图D.4曲线。

c .对100 C b< 400 mm的环缝和接管对接焊缝,可按标准JB/T4730.2 —2005的附录D,查图D.5 , D.6曲线。

7.2.2 透照距离L i的确定7.2.2.1 直缝透照根据所确定的L3的长度确定L i,选用范围为:600 L i< 700 mm,并满足L i >2 L 3。

7.2.2.2环缝透照必须大于7.2.1.2条计算时的L i o7.2.3对焦要求对焦时应使射线束指向胶片中心,并于被检焊缝垂直。

7.2.4布片要求7.2.4.i对要求i00%拍片的焊缝,拍片片号按从左到右依顺序排列。

环缝透照时,一号片应位于焊缝丁字口处。

724.2对要求局部拍片的焊缝,纵缝应保证焊缝的两端优先进行拍片。

环缝应保证每个丁字口部位及标准和规程规定必须拍片的部位均进行拍片。

7.2.5标记的摆放每张底片上必须有像质计,产品编号,焊缝编号,片号,搭接标记,中心标记,拍片日期,探伤人员代号等铅字码。

返修后复拍,应加上返修标记R,有扩大检测比例的透照应增加扩大检测标记K。

各字码应排列整齐,摆放于射线源侧的被检焊缝边缘,离开被检焊缝5—98 —mm以上。

7.2.6 曝光参数选用的规定7.2.6.1 曝光时间每次曝光时间可根据被检工件的厚度在3—5分钟之间进行选择。

若一次曝光无法得到符合标准要求的底片时,可采用多次曝光的方法,但应严格保证射线机1:1的工作、休息时间。

7.262 管电压管电压的选用应根据每台射线机的曝光曲线确定,但最高工作电压不得超过该机器峰值电压的90%7.3环焊缝内透照法7.3.1 一次透照长度L3的确定731.1 中心透照用周向机进行透照时,L3取320伽,用定向机进行透照时,L3< 0.5 L 1,但不得大于320 mm。

7.3.1.2偏心透照在无法用中心透照法进行透照时,可采用定向机进行的偏心透照,一次拍片长度可按标准JB/T4730.2 —2005的附录D射线检测技术B级时,查图D.2曲线。

射线检测技术AB 级时,查图D.4曲线。

7.3.2透照距离的L1确定无论用周向机或定向机透照,应尽可能采用中心透照法,即L1=R O当采用的偏心透照时,应尽可能的使L1接近R。

7.3.3对焦要求对焦时,应使射线束指向胶片中心,并于被检焊缝垂直。

7.3.4 布片要求对要求100%拍片的焊缝,一号片应位于焊缝丁字口部位,对要求局部拍片的焊缝,应保证每个丁字口部位及标准和规程规定必须拍片的部位均进行拍片。

—99 —735标记的摆放735.1采用中心透照法进行100财白片时,可只放四只像质计,但一号片上必须放一只,其余按90度间隔摆放。

除一号片标记摆放按5.2条规定外,其他片上的可只放产品编号,焊缝编号,片号,搭接标记,中心标记。

735.2除采用中心透照法进行100财白片外,其余情况每张底片上必须有像质计,产品编号,焊缝编号,片号,搭接标记,中心标记,拍片日期等铅字码。

返修后复拍,应加上返修标记R。

有扩大检测比例的透照应增加扩大检测标记K。

各字码应排列整齐,离开被检焊缝 5 mm。

735.3 当采用的偏心透照时,搭接标记按标准JB/T4730.2 —2005 的附录G.2、G.4。

736 曝光参数选用的规定7.361 曝光时间曝光时间可根据透照厚度的大小,在3—5分钟之间进行选择。

若一次曝光无法得到符合标准要求的底片时,可采用多次曝光的方法。

但应严格保证射线机1:1的工作、休息时间。

7.3.6.2 管电压管电压的选用应根据每台射线机的曝光曲线确定,但最高工作电压不得超过该机器峰值电压的90%7.4 双壁单影法透照7.4.1 透照距离L i的确定用双壁单影法透照时,应尽可能将射线机靠近被检工件。

7.4.2对焦要求对焦时,应将射线束避开射源侧焊缝,对准胶片中心,并尽可能与被检焊缝垂直。

7.4.3 布片要求7.4.3.1 筒体环缝对要求100%拍片的焊缝,一号片应位于焊缝丁字口处,片号按从左至右按顺序排列。

对局部拍片的焊缝,应保证每个丁字口部位及标准和规程规定必须拍片的部位均拍片。

7.4.3.2 管道环缝对要求100%拍片的管道焊缝,一号片位置可任意确定,片号按从左至右按顺序排列—100 —744标记的摆放744.1 筒体环缝每张底片上必须有像质计,产品编号,焊缝编号,片号,搭接标记,中心标记,拍片日期,探伤人员代号等铅字码。

返修后复拍,应加上返修标记R。

有扩大检测比例的透照应增加扩大检测标记K。

各字码应排列整齐,摆放于胶片侧的被检焊缝边缘,离开被检焊缝 5 mm以上。

7.4.4.2 管道环缝每张底片上必须有像质计,焊缝编号,片号,搭接标记,中心标记,返修后复拍,应加上返修标记R。

各字码应排列整齐,摆放于胶片侧的被检焊缝边缘,离开被检焊缝3 mm。

7.4.4.3当射线源侧无法放置像质计时,也可放在胶片侧,但像质计指数应提高一级或通过对比试验确定。

并附加“F”标记以示区别。

745曝光参数选用的规定745.1 曝光时间曝光时间可根据被检工件的厚度在3—5分钟之间进行选择。

若一次曝光无法得到符合标准要求的底片时,可采用多次曝光的方法,但应严格保证射线机1:1的工作、休息时间。

745.2 管电压管电压的选用应根据每台射线机的曝光曲线确定,但最高工作电压不得超过该机器峰值电压的90%8 暗室处理按本公司《暗室处理操作规程》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