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草药配方速查宝典(紫苏)

中草药配方速查宝典(紫苏)

紫苏
【别名】苏叶、赤苏。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茎、叶。

叶为紫苏叶,茎为紫苏梗,成熟果实为紫苏子。

【产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

茎直立,四棱形,多分裂,四面有槽。

叶对生,有长柄,叶片卵圆形,微皱,边缘有粗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两面疏生柔毛,下面有细油点。

茎叶有芳香气。

夏秋开花,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红色或淡红色。

坚果小,倒卵形,有网状皱纹。

夏秋采叶,深秋采梗、子。

花小,淡红色,密生于枝梢或叶腋,偏向一边。

果实小,倒卵形,褐色,有网纹。

7~9月开花,9~10月结子。

夏秋花初长出时采割,阴干切段入药。

【性味归经】温,辛。

归脾、肺经。

【主治功效】发表、散寒,理气和营胃。

可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等。

乳痈肿痛、金疮出血、蛇咬伤等也可用紫苏叶入药。

临床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寻常疣。

【用法用量】3~10克,水煎服,不宜久煎,可将紫苏子捣碎,水煎服。

【安全须知】温热病患者不能服用本品。

【选购储存】以叶多而大、色紫、不碎、香气浓者为佳。

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药食同源】①苏叶梗米粥。

苏叶12克,葱白10茎,水煎取汁备用。

粳米50克,加水500毫升,煮稀粥,兑入药汁,再煮片刻服食。

②白米苏叶粥。

紫苏叶6克,白米50克。

将白米加水煮粥,熄火前加入紫苏叶。

煮1~2分钟即关火。

早、晚分食即可。

③紫苏炒肉丝。

紫苏叶汁10克,猪瘦肉200克,食盐、味精各2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葱花、姜末各6克,炒制。

佐餐食用。

④紫苏炖乌鸡。

紫苏叶汁10克,乌骨鸡250克,食盐、味精各2克,葱段、姜片各6克,酱油料酒各5毫升,花椒、大料、桂皮各3克,炖至肌肉熟烂即可。

佐餐食用。

【名医偏方】①妊娠呕吐:紫苏叶9克,黄连3克,水煎,当茶饮。

②感冒:紫苏叶、薄荷、甘草各6克,葛根10克,麻黄5克,生姜2片,水煎服。

③下肢水肿:紫苏梗25克,老姜皮15克,冬瓜皮30克,大蒜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用3~5日。

④鱼蟹食物中毒:紫苏叶10克,甘草5克,生姜5片,水煎服。

⑤肠燥便秘:紫苏子、火麻仁、木舌楼仁各10克,水煎服。

⑥阴囊湿疹:紫苏叶适量(研细粉),苦参、蛇床子、从头各30克。

水煎,洗患处,再将紫苏叶细粉撒于患处。

⑦宫颈出血:将紫苏叶制成提取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消毒后以此液浸润棉球或纱布,贴敷宫颈出血处。

⑧带状疮疹:将新鲜紫苏叶捣烂,取汁外搽患处,每日6次,每2小时1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