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则挖掘方法,将“支持度个数”(表示药物组合在所 选处方中出现的频次)设置为 50,置信度为 0.9,在 此条件下的组方规律共有 35 个,见表 5;“规则分 析”可分析得到药物组合规则,共 19 组,见表 6;并
可以实现网络可视化展示,更直观展示各药物及药 组间联系,见图 1。 2.4 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 以改
29 白芍、柴胡、金钱草
30 柴胡、大黄
31 黄芩、甘草、柴胡
32 柴胡、金钱草、枳实
33 郁金、柴胡、金钱草
34 甘草、金钱草
35 甘草、白芍、枳实
频次 58 57 57 57 56 55 55 55 54 54 54 52 52 52 51 50 50
图 1 药物关联规则网络展示 Fig.1 Network of association rule of drugs
385
2 结果 2.1 用药基本信息分析 在软件统计报表系统中,
选择方剂统计,在“中医疾病”栏中输入“慢性胆囊
炎”,点击“开始查询”,后点击“基本信息统计”,可
以对治疗慢性胆囊炎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进 行统计分析,四气分布见表 1、五味分布见表 2,归 经分布见表 3。
表 1 治疗慢性胆囊炎药物四气分布表
天津中医药
2017 年 6 月第 34 卷第 6 期
384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un. 2017熏Vol.34 No.6
DOI:10.11656/j.issn.1672-1519.2017.06.08
*
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腹痛”和“胆胀”范 畴,《内经》中明确指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肝胆病变 相关,病变脏腑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及肾有关。本病 病因多为情志不遂、饮食失节、感受外邪、劳伤过度 导致肝络失和、肝胆瘀滞,病机不外虚实两端,邪实 阻滞导致胆腑不通,不通则痛;精血亏损导致肝络 失养,不荣则痛;亦可变现为虚实夹杂。现代通过中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慢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反复
右上腹疼痛,且疼痛在患者饱餐后更甚,患者还会
[1]
有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呕吐、嗳气、厌食油腻 。
中医没有慢性胆囊炎这一病名,归属于“胁痛”、“腹
痛”和“胆胀”等范畴。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利胆、
解痉止痛、抗感染、外科手术等方法为主,不良反应
大,长期疗效不佳,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明确,
天津中医药
2017 年 6 月第 34 卷第 6 期
386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un. 2017熏Vol.34 No.6
表 6 方剂中药物组合关联规则(置信度>0.9) Tab.6 Association rule of clrug pairs in prescriptions
黄芩、半夏、香附
黄芩、川芎、陈皮、香附
法半夏、砂仁、茯苓
法半夏、砂仁、金银花
白芍、薄荷、枳实
白芍、枳实、泽泻
当归、茵陈蒿、大黄
当归、大黄、陈皮
当归、枳实、干姜
党参、枳实、干姜
甘草、枳实、熟大黄
甘草、熟大黄、香附
甘草、山楂、生姜
甘草、大枣、延胡索、生姜
半夏、郁金、大枣、生姜 郁金、大枣、川楝子、生姜
2.5 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分析 在 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通过软件集成的熵层 次聚类方法,挖掘得到可聚类成新处方的组合,这 些组合中对应的两个组合可以聚合成治疗慢性胆 囊炎的新方,进而演化出 11 个慢性胆囊炎核心组 合新方剂,见表 8。 3 分析与讨论
165 条数据记录。
1.5 中药名称的规范 为便于数据分析,笔者参考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上的中药名称,对期刊文献中
的中药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如草河车、七叶一枝花、
重楼、蚤休统称为重楼;元胡、延胡索、玄胡统称为
延胡索。 1.6 方剂的录入与核对 依照上述标准,选择中医
传承辅助平台“平台管理系统”里“方剂管理”模块,
频次 103 101
93 88 84 80 75 73 70 67 65 64 63 61 61 59 58 58
序号
药物模式
19 甘草、白芍、柴胡
20 黄芩、郁金
21 金钱草、枳实
22 黄芩、柴胡、枳实
23 白芍、金钱草
24 郁金、甘草
25 郁金、金钱草
26 郁金、甘草、柴胡
27 黄芩、甘草
28 黄芩、郁金、柴胡
中药名称 柴胡 枳实 白芍 黄芩 郁金 甘草 金钱草 大黄 川楝子 延胡索
频次 146 111 106 101
95 90 82 57 48 43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中药名称 香附 陈皮 半夏 炙甘草 鸡内金 木香 茵陈蒿 川芎 白术 茯苓
频次 43 43 43 38 36 36 35 34 33 31
刘向津,郭 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
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和总结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中医药 治疗慢性胆囊炎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NKI)中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运
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对方剂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新方分析,挖掘其中的用药 规律。[结果] 筛选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方剂 165 个,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 11 个。[结论] 中国知网中收录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为主,方剂以疏肝利胆、理气解
表 5 支持度为 50 的药物组合频次(置信度>0.9)
Tab.5 Frequencey of support level as 50 clrug pabirs
(confidence level>0.9)
次
序号 药物模式 1 柴胡、枳实 2 白芍、柴胡 3 黄芩、柴胡 4 郁金、柴胡 5 甘草、柴胡 6 白芍、枳实 7 白芍、柴胡、枳实 8 柴胡、金钱草 9 甘草、枳实 10 郁金、枳实 11 甘草、柴胡、枳实 12 郁金、柴胡、枳实 13 郁金、白芍 14 甘草、白芍 15 郁金、白芍、柴胡 16 黄芩、白芍 17 黄芩、枳实 18 黄芩、白芍、柴胡
表 7 用于新方聚类的药物组合
Tab.7 Drug pairs of new prescription clustering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核心组合 1
核心组合 2
龙胆草、车前子、猪胆粉 龙胆草、车前子、栀子、泽泻
龙胆草、车前子、炙甘草 龙胆草、车前子、栀子、生地
鸡内金、郁金、金钱草 郁金、金钱草、黄连
发症者;综述类文献以及相关实验研究中重复出现
的相同的方剂;民族医药等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文
献;文献中所列的方剂用药剂量标识不清者;方剂
主治病证中除了慢性胆囊炎兼及其他病证者。根据
上述标准,在 1 474 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
的 期 刊 文 献 ,整 理 后 共 得 出
165
[4 -21]
首方剂 ,记作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303071)。 作者简介:刘向津(1982-),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于 中西医结合肝胆系统疾病研究。 通讯作者:郭 卉,E-mail:guohui3105@。
介绍文章中含有治疗慢性胆囊炎并提供治疗方剂
的文献。 1.4 排除标准 诊断为慢性胆囊炎但伴有其他并
表 4 治疗慢性胆囊炎方剂中出现频次 30 次以上的药物统计 Tab.4 Statistics of drugs’ appearance frequenly above 30
in prescriptions treating chronic cholecystitis 次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应功能按钮进行数据分析,包括:药物频次统计、
组方分析、新方分析(包括聚类分析、提取组合、网
络化展示等,挖掘方剂中的新组合和新处方)。
2017 年 6 月第 34 卷第 6 期
天津中医药
Jun. 2017熏Vol.34 No.6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0.912 281 14 郁金、金钱草->柴胡 0.927 273
5 枳实->柴胡
0.927 928 15 白芍、枳实->柴胡 0.937 5
6 甘草->柴胡
0.933 333 16 甘草、白芍->柴胡 0.950 82
7 黄芩、郁金->柴胡 0.947 368 17 白芍、金钱草->柴胡 0.964 286
次
归经 脾经 肝经 胃经 胆经 肺经 心经
频率 1 097
902 870 592 505 415
归经 大肠经 小肠经 膀胱经 肾经73 85 79
2.2 用药频次分析 本研究共纳入 165 个治疗慢 性胆囊炎的方剂,涉及药物 113 种。通过“频次统 计”显示,使用频次在 30 次以上的药物有 20 味,前 5 名的药物分别是柴胡、枳实、白芍、黄芩和郁金,具 体情况见表 4。 2.3 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分析 应用关联规
8 黄芩、白芍->柴胡 0.983 051 18 甘草、枳实->柴胡 0.928 571
9 黄芩、枳实->柴胡 0.982 759 19 金钱草、枳实->柴胡 0.912 281
10 黄芩、甘草->柴胡 0.962 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