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东师范大学_自然地理学_名词解释答案整理

华东师范大学_自然地理学_名词解释答案整理

3.气旋:
在北(南)半球呈逆(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大型气流漩涡,在气压场上表现为低压。
(注:
气旋和反气旋的名称是从大气流场而来的,而高压和低压名称是从气压场而来的。)
4.生物群落:
共存于一个地理空间,相互作用的不同种群。(在特定空间或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与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的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2.地洼学说:
(在地壳发展过程中,活动区和稳定区可以相互转化,不仅地槽区可以转化为地台区,地台区也可以转化为地洼区,这种转化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螺旋式发展。)
3.季风:2001年名词解释7
4.大气花房效应——又称“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变暖,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0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3.枯水径流:
(将月平均水量小于或等于全年水量5%的月份算作枯水期,则枯水期内的河流径流又称为枯水径流。)
4.土壤:
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物质、水、空气和生物组成,具有肥力,能生长植物的未固结层。
5.河漫滩:
河谷底部河床两侧,大汛时常被洪水淹没的平坦低地,由河流自身带来的泥沙堆积而成。
6.岩石圈: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固体圈层。
Year 2001
1.xx:
侧重协调朔望月和历月关系的一种历法,简称阴历。以朔望月为基础,其首要成分是历月,大月30日,小月29日,通过大、小月的适当安排,使其平均历月接近朔望月。
2.水分循环:
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径流等环节,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成为水循环。
1.大陆架:
(大陆周围具有较平坦海底的浅水海域,从岸边低潮线开始向外海直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边缘为止,这个区域称为大陆架,又称为“陆棚”——《地貌学》)。(一般认为是大陆边缘水深200m以内,坡度和缓的地带。——《现代自然地理学》)
2.xx界:
(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以上的河段,河水受潮流顶托的影响,有定期水位涨落和流速增减变化,在顶托作用消失的位置叫潮区界。)
Year 2007
1.新构造运动:
(是发生在新近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其主要表现为火山、地震、断裂、褶皱等,与人类活动关系极为密切。)
2.海岸带——海岸带是指现在海陆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也就是每天受潮汐涨落海水影响的潮间带(海涂)及其两侧一定范围的陆地和浅海的海陆过度地带。
3.河漫滩:2001 Year
5.氯度——由于海水中氯离子含量较高,易于测定,故常用海水中含氯量来推求海水的总含盐量。单位,克/千克。符号,CI%
6.土壤的剖面结构:
土壤三维实体的垂直切面,显露出若干大体平行于地表的层次。(一个完整的土壤剖面可以划分出三个最基本的土壤发生层,即
A、B、C层,其中A为淋溶层,B为淀积层,C为木质层)
6.等流速公式:
7.气候地貌叠置性:
8.冰期与间冰期:
(冰期-是指全球性的降温时期。间冰期-是指两个冰期之间的相对温暖时期。)
9.成土因素学说:
(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发生和发育,它们同等重要地和不可替代地参与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各个因素的“同等性”绝不意味着每一个因素始终处处都在同样地影响着土壤形成过程。)
5.海岸地貌:
(波浪侵蚀和堆积过程中对海岸进行塑造所形成的地貌,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
6.水量平衡方程:
(P+R表+R地下+S1)-(E+R′表+R′地下+q)=
▲S2
7.风化作用:
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
4.风暴潮:
(是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引起的的海平面异常升高,并使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风暴潮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5.xx:
(大风扬起的地面尘埃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m的恶劣天气现象。)
6.对流层:2006 Year
7.南方xx动:2005 Year
8.xx生态系统:
(是人类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
1.科里xx:
(由于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而南半球的向左偏。)
2.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表层的硬壳——岩石圈,相对于软流圈来说是刚性的,其下面是粘滞性很低的软流圈。岩石圈并非是整体一块)它具有侧向的不均一性,被许多活动带如大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大陆裂谷等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体,这些块体就是“板块”。
Year 2005
1.沉积岩:
(暴露在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地球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经过破坏而形成的碎屑物质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2.环xx地震带:
世界上大多数的地震均发生于此。在太平洋西部大体北从阿留申群岛,向西沿勘察加半岛,向南经千岛群岛、日本诸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南至新西兰为止,在太平洋东部,大致从阿拉斯加西岸,向南经加利福尼亚墨西哥、秘鲁至南美洲南端。这一带也是著名的火山带,它与中、新生带褶皱带和新构造强烈活动带是一致的。
10.生态xx:
各个营养级之间的量值自基础级向上排列,呈现出下大上小的类似金字塔结构。这种数量关系依据个体数量单位、生物量单位、能量单位来度量,依次称为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Year 2004
1.时差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时差-(视太阳时与平太阳时间的差值)。国际日期变更线-以经度180度为界,东12区比西12区日期要早一天。凡从西向东越过该线,日期减一天;相反,从东向西越过该线,日期加一天。
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柱、海蚀xx等。)
5.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又称气体分散体系。其分散相为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其大小为
0.001~100微米,分散介质为气体。
6.海陆风:
由于海面和陆地之间的昼夜热力差异而引起的风,白天由海面吹向陆地称“海风”,夜间由陆地吹向海面称“陆风”(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
7.xx(地转偏向力):
2003、2005 Year
8.生态系统:2001 Year
9.土壤有机质:
(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土壤形成发育的主要标志。它包括非特异性土壤有机质和腐殖质。前者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和土壤生物的残骸,后者是土壤特有的、结构极其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7.季风:
大范围区域冬、夏盛行风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现象。如中国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8.反气旋:
在北(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大气漩涡。在气压场上表现为高气压。
9.风化壳:
地球表层岩石圈被风化后形成的残积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10.生态系统:
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能量流过程构成的系统。
8.新月型xx:
在荒漠地区,受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平面形状如新月形的风积地貌。
9.土壤肥力:
(指土壤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提供并协调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10.生态系统物质循环:
(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它是指生态系统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在地球表层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等各圈层之间,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变化的过程。)
9.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0.生物多样性:
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建层次上的变异。
Year 2008
4土壤质地:
(自然土壤的矿物质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土粒组成的,各个粒级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
5雪线:
(在气候年变化不大的若干年内,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大致在同一海拔高度,这一高度的界线称为雪线。)
6季风:
2001、2004 Year
7河流阶地:
由河流作用形成沿河谷两侧伸展、且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形。阶地高度由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间的垂直距离来确定。
7.地转偏向力:03年名解一
8.潮汐现象:
(是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引起的地球海水面周期性涨落现象。)
9.厄尔尼诺和南方xx动:
厄尔尼诺-赤道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升高的现象。南方涛动-热带太平洋气压与热带印度洋气压的升降呈反相关联系的震荡现象。(厄尔尼诺-在南美西海岸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温现象。南方涛动-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
(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不断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Year 2002
1.分水岭:
相邻两个流域之间的山岭或高地。降落在分水岭两边的降水沿着两侧的斜坡汇入不同的河流。
2.大气环流:
大范围大气运动的状态。(大范围内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各种气流运行的综合现象。其水平范围可达数千千米,垂直尺度在10千米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