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教案
授课时数
□讨论课□实习(践)课□其它□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内科护理学、尤黎明、吴瑛、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心脏瓣膜病的概念、评估要点、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
2.熟悉心脏瓣膜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治疗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黄宛.临床心电图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1. 内科护理学(人卫第 3 版教材)、护理诊断手册。
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签章:年 月 日
意见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南华大学教案(完整教案)
2.曹林生,王朝晖,王祥书名.心脏瓣膜病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内科护理学(人卫第 3 版教材)、护理诊断手册。
教研室 意见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教研室主任签章:年 月 日
南华大学教案(完整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六节心脏瓣膜病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第节第次课
2.以临床病例启发学生的临床护理的思维,使学生能学会进行护理评估,能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并
解释护理的依据等。
心律失常 Cardiacarrhythmia
病窦综合征 Sicksinussyndrome
房室传导阻滞 atrioventricularblock
房颤 atrialfibrillation
1. 心律失常是怎样产生的? 2. 所讲的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哪些属于严重心律失常?为什么? 3. 面对一个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护士应该怎么做?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实践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1.介绍学科新进展的内容;
3.了解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病因、预后及护理新进展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概念及处理
难点: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PBL(以问题为中心 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1. 循环系统包括哪些器官结构?其功能有哪些? 2. 左心衰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肺淤血?肺淤血会引起哪些表现? 3. 长期卧床的心衰病人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 4. 当你判断病人发生了急性肺水肿时,你想采取的第一个措施是什么?为什么?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1. 介绍学科新进展的内容; 2. 以生活中的例子贯穿于风心病病人护理内容的学习; 3. 以临床病例启发学生的临床护理的思维,使学生能学会进行护理评估,能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
并解释护理的依据等。
心脏瓣膜病 valvularheartdisease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rheumaticvalvularheartdisease
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3.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发生机制及预后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心律失常的概念
2.窦性心律失常、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概念、临床表现
3.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
难点:
1. 掌握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
2. 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概念、评估重点、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保健指导
3. 掌握急性肺水肿的抢救配合与护理
4. 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临床表现、心功能分级、有关检查及治疗要点
5. 了解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6. 了解心血管病的分类和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护理问题
4.心脏瓣膜病的治疗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PBL(以问题为中心 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多媒体□√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初级心肺复苏 ABC 三步骤是什么?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实践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介绍学科新进展的内容; 心脏骤停 cardiacarrest 心脏性猝死 suddencardiacdeath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lifesupport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根据所讲内容,准备一个临床病案,内容为风心病。提出 4 个问题:1、诊断是什么?2、诊断的依据是什 么?应与之鉴别的疾病是什么?3、是否应增加辅助检查?4、如果是你接诊病人,你认为应如何处理?同学们 可先思考,然后分别请几名同学回答,打分记作平时成绩。 教学小结、复习思考及作业题布置:
针对课堂中所学习的内容归纳健康宣教的内容。二尖瓣病变与主动脉瓣病变如何鉴别?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实践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2.ArnoldM.katz.心力衰竭.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内科护理学(人卫第 3 版教材)、护理诊断手册。
教研室
教研室主任签章:年 月 日
意见
教学后记(即教学实施情况总结分析,在课程结束后填写)
南华大学教案(完整教案)
授课题目(章节或主题)
第四节心律失常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第节第次课
7.了解心衰的病理生理、诊断要点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
2. 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评估要点、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3. 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和处理
难点:
1.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
2.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教学方法(请打√选择): 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自学辅导法□ 练习法(习题或操作) 读书指导法□PBL(以问题为中心 的教学法)□ 案例法□√ 其他□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多媒体□√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1.循环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5 分钟 2.心血管病的分类 5 分钟 3.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重点 5 分钟 4.循环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 30 分钟 5.心力衰竭的概念、心力衰竭的临床分类、心功能分级 15 分钟 6.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病理生理 15 分钟 7.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 25 分钟 8.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估要点、主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15 分钟 9.急性心衰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抢救配合与护理 20 分钟
1.心律失常的概念、分类、发生机制 15 分钟 2.窦性心律失常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15 分钟 3.早搏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15 分钟 4.阵发性心动过速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15 分钟 5.扑动与颤动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15 分钟 6.房室传导阻滞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15 分钟 7.预激综合征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要点 5 分钟 8.心律失常病人的评估重点 25 分钟 9.心律失常病人主要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 15 分钟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教学中的创新点(加强基础与实践联系、外语运用、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自学、介绍学科新进展等方面):
1. 介绍学科新进展的内容; 2. 以临床病例启发学生的临床护理的思维,使学生能学会进行护理评估,能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
并解释护理的依据等。
心力衰竭 heartfailure 心功能不全 cardiacdysfunction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heartfailure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教材□√板书□√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多媒体□√幻灯□录像□CAI(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 1.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概念 5 分钟 2.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病因及病理生理 10 分钟 3.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表现 25 分钟 4. 心脏骤停的处理及复苏后的处理 45 分钟 5.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预后 5 分钟 提问、课堂讨论等师生互动的设计:
3.了解心脏瓣膜病的病因、诊断要点及护理新进展
主要知识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
1.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临床表现
2.心脏瓣膜病的护理评估要点、主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
难点:
3.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
二尖瓣狭窄 mitralstenosis
二尖瓣关闭不全 mitralincompetence
主动脉瓣狭窄 aorticstenosis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aorticincompetence
参考资料(包括辅助教材、参考书、文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