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赞助协议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赞助协议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赞助协议的性质及其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以高校为视角

刘可晖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对赞助协议性质进行探讨,并结合《合同法》的相关规

定展开讨论。我国《合同法》对在实务中反复运用的合同进行了模式化、规

范化的列举,而赞助协议的法律适用并未在《合同法》中作出明确规定。随

着赞助协议的大量出现,对其性质及其在实务中应用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明确了赞助协议无名合同的性质,以及赞助协

议在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在《合同法》总则规定中即可得到解决。

[关键词] 赞助协议分析无名合同赞助协议模板

引言

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一切的交易都需要通过合同来确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校园这一半开放的主体逐渐走进了社会活动中。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各大高校纷纷设立学生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社团组织。在举行相关校园活动需要洽谈赞助、签署赞助协议时,学生社团发挥了主导作用,步入了法律的视野范围内。那么关于学生社团对外签署的赞助协议,其性质如何,又如何来规范其具体的操作,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此外,《民法通则》也对民事主体做出了认定。不难看出,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是毋庸置疑的。那么高校的社团的民事主体资格又如何呢?就社团组织而言,其本身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一部分,不属于法律规定的公民或者法人,那么其是否属于“其他组织”呢?依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0条对“其他组织”所做的司法解释来看,“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因此,社团组织也不可归属于“其他组织”,其并不具有独立的民事主体资格。因此一旦因赞助合同产生法律纠纷,高校社团并不是适格的主体,学校将作为一方当事人参加到诉讼中。就高校的赞助合同的标的而言,主要是商家提供资金或者所需物品,而商家获得相应的活动冠名权或者在活动现场进行广告宣传等权利,进而扩大产品在学生群体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明确了赞助协议双方当事人和协议的标的,下面将逐一从各方面对其性质及其适用展开论述。

一、赞助协议与相关合同的对比

(一)赞助协议与捐赠合同

赞助一般是指通过赞助协议的签订,确定赞助人将自己所拥有的财产无偿地给予受赞助人使用,受赞助人表示愿意接受的权利。但是现代社会中赞助协议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远不止字面意思的表述那么简单。受赞助人在接受赞助人给与的财物时,往往会负担有一定的义务,即需要支付相应的对价或者履行合同中约定的相关义务,以期实现合同的最终目的。在高校举办活动时,赞助商往往为了向学生群体宣传自己的产品,会在合同中提出相关要求,如活动的冠名权以期获得未来的利益,在活动场地散发宣传单,在赞助的奖品上印有赞助商的LOGO以进行一种间接的广告宣传等。那么此时我们就不能说赞助协议是完全无偿的给予财产,因为受赞助人在获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且在大量司法实务中,若受赞助人未能按合同履行义务,赞助人可按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或者事后的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促使受赞助人履行义务或者使自己的损失得到赔偿。显然的,受赞助人在接受赞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且义务的不履行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在高校的赞助协议中,一般标的额不会过大,相应的违约金所占标的额的百分比也就不高。这是因为商家赞助活动很大程度上并非为了赢利,其具有做公益事业的性质。一旦发生纠纷,高校需要支付的违约金数额是很少的,赞助商并非以弥补自己的损失为目的,只是对不守约的一种象征性的惩罚。当事人在合法的范围内自由的约定违约金数额,体现了赞助协议的私法性质。

捐赠合同则是公力救助的必要补充,它可以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融集社会资金,实现社会互救,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并能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所谓的公益捐赠系指捐赠人为了资助公益事业,自愿将其所有的财产赠与受益人处分或公益性组织管理使用的行为。从其本质上来讲,公益捐赠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且属于特殊的赠

与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二条: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依法成立的公益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适用本法。从这里可以看出捐赠协议的一方当事人,即捐赠人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另一方当事人即受赠人,只能是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性事业单位。而赞助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即合同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这就表明赞助协议中赞助人和捐赠协议中的捐赠人范围在这一点看来是一致的:一方当事人为自然人、法人、也可以是其他组织。而另一方当事人即权利的享受人的范围大小则不同。如果赞助协议中赞助人将自己所有的财产无偿地给予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公益性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那么该赞助协议即为捐赠协议。如果赞助协议中的受赞助人是非公益性组织或公益性营利组织,则不是捐赠协议。

就对高校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签署的赞助协议而言,其赞助方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另一方一般为具有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即高等院校。这样从合同双方当事人看来,高校的赞助协议似乎是捐赠协议,其实不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八条的规定“国家鼓励公益事业的发展,对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给予扶持和优待”。第三款进而规定:对公益事业捐赠有突出贡献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由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表彰。由此可见,捐赠协议多是针对具有社会公共服务机能的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对相关事业单位的捐赠,不仅会对该事业单位带来益处,更多的是一种社会的效应。作为公益捐赠,它与公民之间的赠与相比较,其主体多元且标的繁复。更重要的是,这种财产所有权的让渡一旦成功将产生不可低估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高校的赞助协议所具备的社会效应则远小于赞助协议,所产生的有益后果也限于校园内部,政府等行政机关更是不会参与到其中来。此外,《捐赠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但是对于高校赞助合同中约定的财物则没有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如不得挪作他用,定时向政府机关报告财物使用情况等要求,高校只需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即可。就合同的本质和最终目的而言,高校的赞助合同与捐赠协议有着质的差别。

(二)赞助协议与赠与合同

合同关系的发生以主体的复数性为前提,只有维系主体间的利益平衡,才能使这一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联系方式充分发挥其功能。在有偿合同中,各主体地位具有互换性且主体间相互支付对价,法律只需赋予各个主体基于其自由意思形成的合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