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对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的影响及分析[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以及我国汽车租赁行业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移动打车软件掀起了一股热潮,通过Pestel分析、对比分析、SWOT分析等方法对传统的租车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总结了互联网时代传统汽车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发展对策。
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传统汽车租赁企业法律法规发展对策
一、前言
备受关注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后,网约车的合法地位最终得以确定。
移动互联网出行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互联网+”出行让人们的日常出行变得更加智能便捷,但也让传统出租车行业面临“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汽车租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经营方式大多仍沿用传统的作坊式经营,行业总体规模偏小且零散,技术水平及装备相对落后。
然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及公路网的不断完善,人们生活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何满足多层次的交通需求,成为我们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支付的普及,以长租为主的传统汽车租赁行业,尤其是本土的中小型企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本论文旨在分析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专车
的冲击下为传统汽车租赁企业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租车行业的现状
三、互联网租车行业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的盛行,互联网+的提出与普及,各行各业的经营模式几乎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并发生转变,租车行业也不例外。
互联网租车总体而言有三种模式:众包用车模式、汽车共享模式和P2P模式。
众包用车模式,自身不拥有车辆和司机,用户电话或APP下单后,易到转达需求并反馈结果,从而完成订单,得到分成。
汽车共享模式,意味着一辆车多人有使用权,却没有所有权。
较传统租车而言,其优点就是空间分散、时间灵活、费用低廉。
P2P模式,就是个人对个人,PP租车等就属于这一类。
这种模式,单车收益高,但使用率低,用户粘性弱。
四、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问题
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手机支付普及的冲击下,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突出体现了以下四个问题。
1、限牌限号的规定使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发展进入瓶颈甚至衰退。
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手机打车软件的兴起,全国各地很多私家车都纷纷加入手机打车软件进行经营,使得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车辆规模远远跟不上市场规模。
然而,全国各地区逐渐开始实行限牌限号的规定,这不利于传统汽车租赁企业规模的扩大,使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发展进入瓶颈甚至衰退。
2、汽车租赁行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损害合法经营的汽车租赁企业的权益。
在我国,只要有注册资金,就能开家汽车租赁企业。
受汽车租赁背后利润的驱使,目前我国汽车租赁市场大大小小的租赁企业不计其数,打车软件的覆盖率也越来越大,甚至有些黑车,也通过种种途径参与到汽车租赁市场来,如各种打车软件的私家车来历不明,新闻中也常有报道因打车而遭害的事件,汽车租赁市场可谓鱼龙混杂。
然而,汽车租赁行业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监管,市场缺乏相应的管理,直接扰乱了市场秩序,使得合法经营的汽车租赁企业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3、长租服务为主要盈利方式,盈利模式比较单一。
传
统汽车租赁企业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以最传统的长租为主,这样的盈利方式在未来市场的变化(诸如公车改革、互联网专车市场等)面前显得不灵活,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适应这个激烈的市场环境。
4、互联网专车软件的兴起,与传统汽车租赁企业争夺市场。
互联网专车软件,如优步与滴滴出行,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深入人心。
互联网专车软件大大提高了打车的成功率,受到各司机和乘客的偏爱。
全国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打车难”问题,究其原因,出租车市场供求失衡是最主要原因,而乘客和出租车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加剧这一问题的助因。
而互联网专车则可以减少司机与乘客的信息不对称,解决打车难的难题,并迅速占领市场,对传统汽车租赁企业带来了很大冲击。
四、对传统汽车租赁企业的建议
传统汽车租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必须在稳住本地市场的同时开拓细分市场,紧跟互联网动态发展。
1、加大本地营销创新,稳住本地市场。
传统租车企业均以本地市场为企业的主要目标市场,经营方式也一般以关系营销为主。
自从中央压缩三公经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政府、企业都会压缩租车预算,这就迫切需要传统的租车企业在营销、服务上都有所创新,吸引客户的眼光,以稳住本
地市场,稳住赖以生存的长租业务。
2、打出特色,开拓细分市场,增加盈利模式。
传统汽车租赁企业都以长租业务为主,短租、临租业务为辅。
但是在长租业务上企业所能实现的服务都比较同质化,难以实现更有吸引力的创新。
近年来中国自驾游等新型用车形式的兴起,使原本占领市场小份额的短租、临租业务发展十分迅速,慢慢撼动长租业务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汽车租赁企业应抓住机会,在短租、临租业务上有所创新,向包括在代驾服务、一体化服务、多元化服务、婚庆服务、会员服务、自驾游服务等领域不断拓展,争取不断的开拓细分市场,增加企业的利润来源。
3、客观看待互联网专车的兴起,紧跟互联网新动态。
互联网专车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在中国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虽然这类互联网专车软件为汽车租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吸引了不少汽车租赁公司和私家车司机,但是由于中国目前在汽车租赁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万一出了事故,事故的责任人不明确,所以在许多地方,诸如上海、天津、沈阳等,也都把专车软件叫到的车视为非法营运。
对于传统汽车租赁公司来说,通过专车软件平台获得业务的门槛比较低,服务趋向于同质化。
再者,利用法律漏洞、招揽私家车进行营运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
因此,应当在不
钻法律漏洞的前提下,打破传统守旧的思维,紧跟互联网的新动态,利用互联网吸引更多目标客户,开拓业务。
参考文献:
[1]张一兵.汽车租赁业务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261.
[2]胡燕玲.基于SWOT分析的汽车租赁企业发展对策[J].科技视界,2014(30).
[3]雨兮.优势凸显破解汽车租赁行业困局[J].运输经理世界,2012(6).
[4]蔡恩泽.滴滴专车或颠覆出租车业垄断模式[J].上海企业,2015(2).
[5]交通运输部.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交运发[2011]147号). [EB/OL].2011-4-2.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国家计划委员会.汽车租赁业管理暂行规定(1998年第4号令)[EB/OL].19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