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花卉行业市场分析——基于传统的花卉产销业务花卉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朝阳产业”,又是高投入、高产出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花卉不仅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促进劳动力就业的价值,同时还是出口创汇的“利器”。
有一定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发展,满足内需,组织出口。
花卉产品已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宗商品;而我国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发展花卉产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我国花卉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正以悄然之势迅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但经过几年快速增长之后,产销增速全面放缓,出口略显疲软;天津市地处九河下梢,历来是交通枢纽,商贾通衢、传统与外来文化交汇之地,天津市花卉产业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兴起,肥沃的运河之水孕育了沿河两岸的花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
第一章全球花卉行业分析一、全球花卉消费现状花卉产品已成为世界贸易的大宗商品,并形成了三大消费中心,以德国为首的欧共体国家,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地区和以日本、中国香港为首的亚洲地区。
世界花卉主要消费国是德国、法国、英国、荷兰、美国、日本等。
欧共体国家的花卉消费量最大,进口额占世界贸易的80%左右,美国占13%,日本占6%。
在花卉的商品结构中鲜切花约占60%,贸易量占一半左右。
切花种类以月季、菊花、香石竹、百合、唐场普、郁金香、非洲菊、满天星为主,同时新型切花品种在不断涌现。
世界贸易中心等贸易组织的数据表明,到20世纪末,世界花卉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其中鲜切花占60%、小盆花占30%、观赏植物占10%。
二、全球花卉生产现状欧、美、亚太地区是花卉的主产区,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末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积已达22.3万公顷。
其中亚太地区花卉栽培面积最大,达13.4万公顷,其次是欧洲,栽培面积达4.5万公顷,美洲地区约4万公顷。
花卉栽培面积比较大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日本、美国、荷兰、意大利、泰国、英国、德国和墨西哥。
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是荷兰、哥伦比亚、意大利、丹麦、以色列、比利时、加拿大、德国、厄瓜多尔。
荷兰几乎占世界花卉交易的一半,这个“郁金香王国”一直是花卉的大宗生产国和出口国。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美国的迈阿密、哥伦比亚的波哥大、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是世界主要的传统花卉批发市场。
另外,亚洲也凭借热带花卉、本土性花卉和反季节的中档鲜切花逐渐成为一个新的国际性的花卉集散中心。
总之,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可以看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
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
第二章中国花卉行业市场分析一、政策支持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9年就“三农”问题发出一号文件,其中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必须重视发展特色产业,包括农业。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园艺业、特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
2011年,国家林业局将花卉产业作为林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列入《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全国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2013年2月,国家林业局发布《全国花卉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是中国首部全国性花卉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按照前五年(2011~2015)、后五年(2016~2020)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着力构建花卉品种创新体系,健全花卉技术研发推广体系,提升花卉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花卉市场和流通体系,创新花卉社会化服务体系。
《规划》明确提出了2020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稳定在130万公顷的目标,这将比2011年增加约27%,还提出了至2020年培育产值超亿元花卉企业30个,建立国家重点花文化示范基地50个,新增300万个就业岗位等指标。
二、中国花卉行业概况1、中国花卉行业现状(1)总体概况:产销增速全面放缓、出口疲软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和城乡绿化的发展,以及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等刺激因素作用,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北京申奥成功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助推器”的作用下,中国园林行业凸显出发展升级,市场对花卉苗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1年间中国花卉市场交易额以28.70%的速度复合增长,2011年产值达1068.53亿元、年批发及零售交易总额达385.96亿元;至2011年底,全国花卉种植面积102.40万公顷,从业人员467.69万人,其中花卉专业技术人才19.52万人。
但是经过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因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国内居民消费开拓乏力,据农业部种植管理公司公布的2012年全国花卉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花卉产销增速全面放缓、出口疲软。
目前,我国花卉行业区域特色日益突出。
由于不同种类的苗木花卉,因生态习性不同,对光照、温度的要求不同,各自适宜的生长范围也不同,故生产布局优化、区域集中化日益突出,基本形成了“西南有鲜切花、东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凉地区有种球、东北有加工花卉”的生产格局;在消费格局方面,基本形成以北京为主的华北地区、以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和以广州为主的华南地区的鲜切花消费区域,消费量约占全国的80%。
在全国花卉生产经营综合实力中,云南始终占据着全国首位,广东位列第二。
表2-1:2012年全国花卉行业情况汇总表表2-2:2012年花卉产品产销情况总表表2-3:2012年花卉产品销售结构表由上表2-3可以看出,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出口额的统计中,花卉产品中盆栽和鲜切花占比都较大,作为重点分析对象。
(2)盆栽:规模再扩、单价回落表2-4:2011、2012年各省盆花类产品产销情况对比表(种植面积排名前十位)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盆栽植物类(含盆栽植物、盆景、花坛植物三大类)产销双线持续增长,其中种植面积将近9.98万公顷,销售额达到267.72亿元,分别比2011年增长9.96%和11.05%;出口基本持平,约1.05亿美元,比2011年上扬1.6%。
其中,2012年盆栽类植物种植面积位居前5位的省市分别广东、四川、江苏、陕西、福建。
从种植面积增减百分比方面,可以看出主要产区相对稳定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产业发展之势在短期内处于平稳,结合2012年主流盆栽花卉销售市场红灯频现的状况,可知从业者暂时放缓规模扩张,从求规模、数量转向品质升级的行业态势已经显露。
在出口方面,盆栽类植物出口情况与2011年对比变化不大,出口额度增幅仅为 1.6%,出口疲软态势初现。
(3)鲜切花:生产扩容减缓、出口增长表2-5:我国主要鲜切花产品产销情况表表2-6:2011-2012各地鲜切花类产品产销情况对比表(按种植面积排名前十位)2012年,我国鲜切花类产品(含鲜切花、鲜切叶、鲜切枝)生产一改前几年大幅增长趋势,生产扩容趋于平稳,销售端虽然实现了稳步增长,但增幅有所减小。
鲜切花类种植面积为5.93万公顷,比2011年增长2.5%,总销售量为213亿枝,增幅13.66%,总销售额为135.41亿元,增长了6.32%。
具体到各省市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种植面积、销售量、销售额和出口额上有增有减,不同地区的发展趋势已有所显现。
总体来说,鲜切花产品布局稳定,新兴产区的扩容对传统产区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新兴产区面临技术、品种的升级,这关系到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012年全国鲜切花类产品出口总额为2.79亿美元,在过去两年持平的情况下,实现了12.94%的增长,实为不易。
2012年,各类产品的生产规模略有调整,依次为月季、百合、菊花、非洲菊、康乃馨和唐菖蒲。
2、中国花卉行业发展问题的总结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花卉苗木及园林绿化行业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产品结构失衡,绿化苗木、草皮等产品占了绝大多数,主要为观叶植物、绿化苗木和草皮,鲜切花和盆花所占比例有限。
第二,中国主要商品花卉品种、栽培技术和资材等基本以来进口,花卉种质资源保护不力,开发利用不足,科研、教学与生产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率较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相对落后,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较低,花卉产品质量不高,单位面积产值较低,产品出口量较小,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
三、中国花卉消费分析1、一般花卉消费分析(1)购买时间对经营者的影响分析可以发现,购买者在平时买花占了17%,真是因为送花对象多为自己,因此在购花时间的分布中平时买花的比较多,而生日、春节、情人节、教师节分别占有15%、13%、9%。
(2)购买目的(用途)分析购买者送花给自己占了很大比重,因此表中家居鲜花占了鲜花用途的最大比重。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买花给自己或满足对鲜花的爱好,或用来装饰家庭办公环境,以愉悦心情提高生活质量。
(3)鲜花购买品种趋向分析百合、康乃馨、满天星是最主要的消费品种,可以发现这些品种是在日常的家居消费的主要品种。
(4)购买途径分析在现有的购买途径中,花店购买是最主要的途径。
花店能够提供的样式选择比较丰富,可直接满足消费者的用途。
网上订花作为一种新兴的销售模式,还没成为销售的主要渠道,B2C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5)各因素影响鲜花购买的程度在各因素影响鲜花购买程度的分析中可以得知,新鲜度和造型是影响鲜花购买的主要因素,第三个主要因素才是价格,而他人的消费行为几乎不对鲜花购买者产生任何的影响。
2、高端进口花卉消费分析鲜切花、鲜切枝叶:由于进口花卉的可替代性,主要集中于一些高品质酒店、婚庆礼仪公司、品牌公关公司活动提前预定,市场份额较小。
种球、种苗:繁育后在国内市场销售或者返回国际市场进行拍卖。
3、进口花卉消费存在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进出境植物检疫范围中指出“对参与国际贸易、技术合作、赠送、援助、携带等各种方式进出口的植物、植物产品以及其他检疫物都应实施检疫。
”按照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有关规定,凡从国外进口农、林、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实行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地方省市两级审批制度。
审批手续办完以后,通知外商按合同要求及时发货。
当国外种苗到达国内指定口岸后还需着手办理报检手续,与检疫部门商定检疫时间,此外,办理货物入境时必须应备有关单据等。
再加之对国际花卉贸易要求的技术信息缺乏了解,造成我国花卉出口贸易遭遇“绿色壁垒”等,这些都是在花卉进出口环节值得我们关注的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