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建筑]倒虹吸混凝土浇筑监理作业指导书

最新[建筑]倒虹吸混凝土浇筑监理作业指导书

[建筑]倒虹吸混凝土浇筑监理作业指导书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方城第一施工标段倒虹吸施工监理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方城第一施工标段监理一组二〇一二年二月1.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江河排水倒虹吸桩号为TS126+856.1,建筑物总长159.54,其中管身水平投影长87.992。

倒虹吸设计流量37m3/s,倒虹吸管身横向为2孔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孔孔径3m×3m(宽×高)。

挖方深度5~14m,工程涉及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湖积(al -lQ3)粉质粘土、中更新统冲洪积层(al -plQ2)粉质粘土以及上第三系(N)粘土岩、砂砾岩。

Q 3粉质粘土厚1.3~3.1m,底板高程135.5~136.8m。

Q2粉质粘土厚16.5~22.0m,底板高程115.0~120.0m。

N砂砾岩分布于高程111.0m以上,厚6.0~7.5m 。

粘土岩层未揭穿,层厚>4.4m。

Q3、Q2粉质粘土多呈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具弱膨胀性;上第三系粘土岩呈硬塑状,低压缩性,具中等膨胀性。

砂砾岩具中等透水性。

1)倒虹吸进口段进口段,长45.84m,该喇叭口段采用底板与重力式档土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2)管身段倒虹吸管身段设计桩号为0+000.0~0+097.827,管身水平投影长87.992m。

由进口斜坡段,管身水平段和出口斜坡段组成,共8节。

其中进口斜管段长33.976m(水平投影长)共3节;管身进口段斜坡坡率为1:4。

管身水平段长22.04m共2节,每节长11.02m。

出口斜管段长31.976(水平投影长),共3节;管身出口段斜坡坡率为1:4。

倒虹吸管身横向2孔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

倒虹吸孔径取为3m×3m(宽×高)。

边墙及中隔墙厚度均为0.6m,底板厚0.70m,顶板厚0.6m。

3)出口渐变段倒虹吸出口渐变段51.02m。

1.2主要工程量主要工程量汇总表2、编制依据(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陶岔~沙河南方城段第一施工标段交叉建筑物工程土建施工招、投标文件;(2)施工图纸;(3)现行法律法规、施工技术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安全技术规程;(4)南水北调工程相关技术规范;3、倒虹吸单元工程划分3.1、土方开挖:按验收段、块划分单元工程,且为重要隐蔽单元工程。

3.2、基础处理:按不同的基础处理方案、验收长度划分单元工程。

3.3、土方填筑:根据施工作业面和填筑高度划分单元工程,其中穿渠建筑物两侧土方回填单元为关键部位单元工程。

3.4、混凝土工程、浆砌石等部位单元工程划分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试行)(SL38-92,SDJ249.1~6-88)要求进行细划。

3.5、明细单元划分如下表:江河排水倒虹吸项目划分明细表说明: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以“▲”标示4、倒虹吸施工准备阶段监理控制要点4.1、开工前协助业主的工作;4.1.1、按“三通一平”的要求,应提供4.1.1.1、通往倒虹吸施工埸地的道路满足施工机械和材料运输通过要求;4.1.1.2、拌和系统埸地,应满足拌和楼、砂石料堆放布置要求;4.2、交付坐标控制点、高程基准点;4.3、交付倒虹吸纵向断面的地质资料;4.4、检查承包商施工准备情况;4.4.1、承包商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等现场管理人员已到位,技术资格;4.4.2、测量、试验人员证书、测量仪器、试验设备及混凝土拌和楼电子称校正(计量合格检验报告);4.4.3、复测倒虹吸轴线放样控制点,(或现场见证测量),批复满足《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精度要求的测量成果;4.5、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4.5.1、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要求,澄清图纸疑问。

开工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并由业主或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会议,参加会议单位:业主、设计、监理、承包商,并通知质监单位;4.5.2、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4.5.2.1、设计图纸与设计说明书及设计依据、特点、指标参数等数据是否齐全。

4.5.2.2、有特殊要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及主要质量控制指标;4.5.2.3、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4.5.2.4、图纸的深度能满足施工要求的程度;4.5.2.5、其他需要交底的问题;4.5.3、会上各单位提出的设计问题,由设计代表答疑,对取得共识的问题及其他事项,由会议主持人作出初步会议纪要各方签字确认,在3-5天内形成正式会议纪要发至各单位。

4.6、审查承包商报送的专项施工方案及其报审表并提出审查意见,总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报业主。

重点审查:4.6.1、主要机械设备运行情况;4.6.2、工程进度计划;4.6.3、工程质量控制措施;4.6.4、冬、雨季施工方案;4.6.5、防汛期间洪水导流方案;4.6.6、现场备用电源及地下水疏排方案;5、倒虹吸施工阶段监理控制要点5.1土方开挖首先进行测量放线,根据地面高程确定上口开挖线。

开挖之前首先进行清表处理。

参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道路的平整布置,结合基坑开挖深度,土方开挖分层进行。

布置好进入基坑临时施工便道,同时在基坑边缘2~3m处,做好截水沟,基坑地下水采用潜水泵明排与管井降水结合降水,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1.0m,再进行基坑土方开挖。

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自卸汽车运输,所有开挖料运临时堆放场以备回填使用。

基坑开挖至基坑底设计开挖线(预留保护层)后。

底部清理采用推土机推平、装载机装车、人工找平,保证基坑底部几何尺寸及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土临时堆放场地布置在每期管身段左侧附近,每期土方开挖前,计划好土方利用量,多余土方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说明:表中质量标准和检测参数均依据2010年6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操作指南(试行)》通知5.2、审批进场设备、材料及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砂石骨料的质量、运输、存放,混凝土拌合用水等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的有关规定。

见证原材料检测及混凝土试块制作;主要材料进场检测项目及频次见下表:说明:表中质量标准和检测参数均依据2010年6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操作指南(试行)》通知5.3、承包商自检取样频次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及南水北调相关技术文件和设计要求进行;5.4、监理平行抽检进场原材料及混凝土试块数量为承包商自检数量的3%-5%;5.5、定位检查,抽检核查(或见证测量)构筑物轴线、标高、几何尺寸;5.6、根据设计文件随机抽检钢筋生产厂家、规格是否符合业主要求,钢筋下料、钢筋锚固长度,电弧焊接、机械连接、钢筋安装数量、间距、钢筋保护层垫块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制安检验项目、质量标准及检测频次说明:表中质量标准和检测参数均依据2010年6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操作指南(试行)》通知钢筋连接施工检验项目质量标准说明:表中质量标准和检测参数均依据2010年6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操作指南(试行)》通知5.7、钢模板的制作应满足施工图要求的箱涵结构内外形,其制作偏差不应超过有关规定和规范。

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变形和倾覆。

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设置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模板的刚拉条不应弯曲,直径要大于8㎜,拉条与锚环的连接必须牢固。

说明:表中质量标准和检测参数均依据2010年6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操作指南(试行)》通知5.8、脚手架必须使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力学性能适中的Q235A(3号)钢焊接钢管。

每批钢材进场时,监理应检查材质检验合格证方能使用。

5.9、脚手架的搭设5.9.1、脚手架底部直接坐落于底板混凝土上,扫地杆离地面不大于0.2 m,确保其稳定性。

5.9.2、脚手架以间距1.2m,排距1.2m布置,横杆步距1.2m,并设置斜撑。

5.9.3、脚手架横杆、拉杆、斜撑、上托、支座等安装搭设必须按规范执行。

5.10、混凝土拌和5.10.1、混凝土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配合比进行配料,严禁擅自更改配料。

5.10.2、拌和计量设备采用电子自动称量系统,且按照质量技术监督检验规定的计量检验周期校核称量设备的精度,其称量偏差必须符合表中的规定:混凝土拌和材料衡量偏差说明:表中质量标准和检测参数均依据2010年6月1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印发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混凝土输水箱涵施工操作指南(试行)》通知5.11、混凝土浇筑5.11.1、管身底板厚度为0.7m,采用阶梯式浇筑方式,控制层铺料厚度在30㎝内,分层平仓,分层振实;5.11.2混凝土振捣采用50型电动软轴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经平仓后的混凝土必须再用振捣器顺序依次振捣,间距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振捣时间以混凝土水气已经排出,不再出现明显水气泡和混凝土下沉为止。

振捣器不得接触止水带和其它预埋件。

边角处监督人工捣固密实。

5.11.2、混凝土浇筑过各中,模板、钢筋和止水等有关工种均派专人值班,及时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维护,防止结构变形、走样或损坏。

特别是承重模板结构,有专人在顶板底部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11.3、箱涵顶板混凝土抹面为提高管顶混凝土早期强度,防止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混凝土浇筑完毕,对混凝土面采用刮杠找平,抹面机抹面,以人工木抹子平压实,需压光部位再用铁抹子人工三遍压光出面。

5.11.4、砼养护与成品保护混凝土养护根据部位不同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混凝土底板上表面和预制构件采取覆盖土工布、洒水养护的方法。

混凝土养护用水采用地下水,洒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18h内进行,养护时间为21天,在7~8月天气炎热的时节养护28天,洒水次数必须保证石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箱涵成形的混凝土结构严禁撞击、锤砸、车碰,拆模过程中尽量遮免影响构件表面,其它各工种作业过程中严禁乱扔物品,防止砸坏混凝土表面。

成形后的底板表面严禁涂抹脏物,保证构件的清洁美观,任何人严禁在成形后的墙体上乱涂、乱画,保证墙面的整洁。

墙体浇筑成形达到拆模强度后才能拆模,拆模过程中应注意采用正确的拆模方法,防止墙面损坏,发现构件破坏时要及时修补。

5.11.5、橡胶止水带安装652型橡胶止水带安装时采用模板将止水带固定,浇筑仓面以外部分的止水带由固定支架进行固定。

止水带要埋正对中,止水带中间可伸缩部分不得埋入混凝土中,以保证其可自由变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