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官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五官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五官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眼部涂药膏法【目的】1.治疗眼部疾病。

2.散瞳检查眼底。

【用物准备】消毒棉签及棉球、消毒眼垫、玻璃棒、抗生素眼药膏、胶布。

【操作方法及程序】1.玻璃棒法(1)用消毒玻璃棒蘸少许眼膏。

(2)嘱病人眼球向上看,玻璃棒与睑裂平行自颞侧将药膏涂在下穹隆部,嘱病人闭眼。

(3)轻轻将玻璃棒抽出,用棉签擦去流出眼外的药膏,必要时盖眼垫。

(4)用棉球将玻璃棒擦干净。

2.软管法(1)手持眼药膏软管将药膏挤入下穹隆结膜囊内,提起上睑轻轻将眼睑闭合。

(2)涂眼药膏后用棉签和棉球轻轻擦去外溢的药膏。

【注意事项】1.检查玻璃棒是否完整,两端是否光滑,以免有破损而损伤角膜。

2.用散瞳眼膏时须用干棉球压迫泪囊数分钟。

3.涂眼药膏时切忌软管碰到角膜和险睫毛,以免造成角膜损伤和药膏污染。

二、眼药水滴用法【目的】治疗眼部疾病。

【用物准备】抗生素眼药水、消毒棉签、棉球、无菌滴瓶。

【操作方法及程序】1.嘱病人头稍后仰,眼向上看,左手将下睑向下方牵引,右手持滴管或眼药瓶。

2.将药液1或2滴滴入结膜囊内。

3.轻提上睑,嘱病人轻闭目2~3min,用棉签拭干流出的药液。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如眼部有分泌物者应用棉签擦除眼部分泌物。

3.双眼滴药时,需先滴健眼,再滴患眼。

4.有眼球穿通伤、角膜瘘、手术后的病人滴眼药水时勿压迫眼球。

5.若为传染性眼病患者滴眼药水时应单独使用一份药液及用物。

6.遇光变质药物应用黑纸包裹眼药瓶或用深色瓶。

7.眼药水不能直接滴在角膜面。

8.滴药时滴管距眼睑1~2cm,勿使滴管触及睫毛,以防污染。

9.混悬液用前需摇匀。

10.多种眼药水同用时要有间隔时间,不可同时滴入。

11.滴用散瞳、缩瞳或特殊药物后,告知病人即刻用干棉球压迫泪囊部数分钟。

三、眼压测量法【目的】辅助检查。

【用物准备】消毒干棉球、75%乙醇棉球、表面麻醉药、抗生素眼药水、眼压计。

【操作方法及程序】1.嘱病人平卧,眼部滴表面麻醉药。

2.检测眼压计。

3.消毒眼压计。

4.病人眼部有泪液者应先擦干,再测量眼压。

5.测量后滴扰生素眼药水,以预防感染。

6.记录结果。

7.擦拭眼压计备用。

【注意事项】1.测眼压时动作要轻、准、稳。

2.有角膜伤口、角膜擦伤或传染性结膜炎者勿测量眼压。

3.眼压计置于角膜时间不宜过长,连续测量时不宜超过3次。

4.测量眼压时眼压计应垂直放置和移开。

四、外眼术后换药法【目的】观察手术后伤口情况,预防感染。

【用物准备】生理盐水、消毒棉签、75%乙醇、消毒眼垫、抗生素眼药水、胶布。

【操作方法及程序】1.解开绷带,取下眼垫。

2.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眼部,然后用75%乙醇消毒皮肤伤口。

分泌物多者,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

3.检查皮肤和结膜伤口对合情况、感染情况以及手术后效果。

4.结膜囊内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或根据情况涂眼药膏。

5.盖消毒眼垫。

6.根据情况预约下次换药时间。

【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

2.皮肤伤口若有隆起或脓性分泌物时,应根据情况间断或部分拆线,放置引流条或连续换药。

3.内翻倒睫者应注意是否矫正。

五、泪道冲洗术【目的】1.用于检查泪道是否通畅。

2.内眼或泪道手术前常规准备。

3.用于泪道注入抗生素治疗慢性泪囊炎。

【用物准备】一次性弯针头、一次性注射器(2~5ml)、消毒泪点扩张器、受水器、生理盐水、消毒棉签、表面麻醉药、抗生素眼药水。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靠坐位或仰卧位,以手指或棉签挤压泪囊部位,排出泪囊内的积液、脓液。

2.滴表面麻醉药于泪点处或以棉签浸表面麻醉药后夹于上、下泪点间隔数分钟。

3.取2~5ml注射器,内盛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溶液,安上弯针头。

4.嘱病人头部微向后仰固定不动,向上注视,将下睑向外下方牵拉,暴露下泪点,将冲洗针头垂直插入泪点1~2mm,然后转为水平方向向鼻侧进入泪小管内3~5mm,缓缓注入药液后,仔细观察泪点溢液情况,并询问病人咽部是否有水。

5.记录结果。

【注意事项】1.操作前须向病人做好解释,以取得合作。

2.冲洗泪道不畅或阻力很大时,应询问病情,如无流泪史,应将针头轻轻转动冲洗,因有时针头被泪小管黏膜皱褶所阻塞,而产生不通的假象。

3.泪点狭窄冲洗针头不能进入时,可先用泪点扩张器扩张泪点。

4.操作时要谨慎、细心,冲洗针头前进时不宜施以暴力,避免损伤泪道或造成假道。

六、结膜囊冲洗法【目的】清除结膜囊内的分泌物、异物,特殊检查前洗眼以及化学性烧伤后的紧急冲洗,眼科手术的术前常规准备。

【用物准备】洗眼壶、生理盐水、受水器、消毒棉签、消毒眼垫、消毒眼睑拉钩。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仰卧位或尘位,头向冲洗侧倾斜,将受水器紧贴于待洗眼一侧的颊部,由病人自持。

2.操作者左手分开病人上下眼睑,右手持洗眼壶,距眼球10~15 cm,冲洗时先将水流冲于颊部,然后再移至眼部,进行结膜囊冲洗,距离由近至远以增大水的冲力。

3.嘱病人将眼球向各方向转动,并将上下眼睑翻开,使结膜囊各部分充分暴露,彻底清洗。

4.冲洗后用消毒干棉签擦净眼睑及面部冲洗液,取下受水器,必要时覆盖眼垫。

【注意事项】1.洗眼时,要防止洗眼壶触及眼睑、睫毛,以免污染洗眼壶。

2.洗眼壶冲洗时不宜过高或过低。

3.对眼球有伤口的病人,勿行冲洗,以防眼内容物脱出,但要对眼睑周围皮肤进行擦洗、消毒,动作要轻,切忌加压。

4.眼睑肿胀或儿童以及不合作者可用眼睑拉钩分开上、下眼睑再行冲洗。

5.角膜的感觉极为敏感,冲洗的水流切勿直接冲于其上。

6.冲洗传染性眼病的用具,用后应彻底消毒。

7.冲洗液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以35~40℃为宜。

七、结膜下注射法【目的】将药物注入结膜下以提高药物在眼内的浓度,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治疗眼前段疾病,也用于眼球手术的局部浸润麻醉。

【用物准备】消毒棉块或棉签、消毒眼垫、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4或4%号针头、表面麻醉药、抗生素眼药水、胶布、绷带。

【操作方法及程序】1.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消除恐惧,以取得病人的合作。

2.结膜囊内滴用表面麻醉药2或3次,每次间隔1~2min。

3.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4.上睑或下睑分别固定于相应眶缘处,嘱病人向上或向下注视,眼球应向注射部位的相反方向注视。

5.选择充血较轻、血管较少的部位进行注射,注射针与眼球壁呈100~150角进针,切忌垂直,以免谡伤眼球。

针尖应背离角膜方向,将药物注入上方或下方球结膜下。

6.结膜下注射常用部位为上或下球结膜或穹隆部结膜。

7.慢慢推注药物,可见药液小泡形成。

若注药部位有较多瘢痕形成,推注药物阻力较大,不易形成药液小泡,可更换注射部位,选择下穹隆部位注射。

8.注射完毕,遵医嘱眼部用药、盖眼垫或绷带包扎。

遵医嘱取下眼垫或打开绷带,按时用药。

【注意事项】1.注射时嘱病人向任一方向注视不动,以防发生意外。

2.注射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刺伤巩膜。

3.注射时针头与角膜平行或朝向穹隆部,避免发生危险。

4.注射时要避开血管,并经常更换部位,以免形成粘连。

八、结膜结石剔出术【目的】将结膜结石剔出。

【用物准备】消毒眼睑拉钩、消毒棉签、眼垫、抗生素眼药水、消毒尖刀片或一次性注射针头、表面麻醉药。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仰卧位,结膜囊内滴表面麻醉药2或3次。

2.操作者一手持眼钩,一手持棉签翻转上睑或下睑,暴露睑结膜面。

3.嘱病人向手术眼睑相反的方向注视,以尖刀刀尖或注射针头剔出突出结膜面的结石。

4.手术后滴抗生素眼药水,眼部盖眼垫,嘱病人用手掌稍用力压迫2~5min止血后,取下眼垫。

【注意事项】1.尖刀片斜面向上,纵行挑开结膜面上的结石,以减少出血。

2.结石多而成堆时,只取大而突出的,且不可一次取净,尽量减少睑结膜的损伤。

九、倒睫电解术【目的】解除倒向眼球的睫毛对角膜、结膜的长期刺激。

【用物准备】75%乙醇、消毒棉签、棉球、消毒眼垫、2%~4%普鲁卡因、无菌睫毛镊数个、一次性注射器、电解毛囊器、抗生素眼药水。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仰卧位,睑缘皮肤以75%乙醇消毒后(勿使乙醇流人眼内),嘱病人向任一方向注视不动,在倒睫附近的皮下迸针,将少许226~4%普鲁卡因药液注入到睑缘,退针后以棉签轻揉注射部位1min,如有出血,则应压迫1~2min。

2.将电解器的阳极包以盐水湿棉球或湿纱布,置于病人同侧面颊部,以阴极针沿睫毛方向刺入毛囊约2mm深后,按动开关,此时电流约2mA,通电时间10~20s,至针的周围出现白色气泡后退针。

3.用睫毛镊子轻轻拔出睫毛。

若不易拔出,说明毛囊根部尚未充分破坏,需再次行电解。

4.手术后眼部点抗生素眼药水。

【注意事项】1.电解倒睫前,检查仪器是否连接准确。

2.针刺方向务必与睫毛方向一致。

3.如发生皮下血肿,可压迫数分钟,严重者包扎ld。

4.操作时注意勿伤及角膜。

十、角膜异物取出术【目的】取出包括角膜表层和深层的各种性质的异物。

【用物准备】表面麻醉药、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4或4.5号针头、消毒异物针及开睑器、消毒眼垫、棉签、生理盐水、无菌镊、抗生素眼药水、胶布。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仰卧位,滴表面麻醉药2或3次。

2.在良好的照明条件下,以手指或开睑器牵开上、下眼睑,嘱病人注视一固定方向不动。

3.角膜表面异物可用消毒湿棉签轻轻擦除,轻擦不掉者,可用异物针或消毒针头自下向上剔除。

如留有锈环,可根据情况一并剔除。

4.多发性角膜浅层异物,如爆炸伤、烟花爆竹等热烧伤有多量粉末异物嵌入角膜基质内,可分期取出,避免过多损伤角膜。

5.植物性异物,可根据情况用镊子夹出或用无菌针头剔出。

6.异物取出后,遵医嘱用药、盖眼垫。

7.深层异物应到手术室用手术显微镜进衍手术取出,铁性异物可用磁铁吸出。

【注意事项】异物或锈环在角膜深层时不宜勉强取之,尽量减少对角膜组织的破坏,可嘱病人次日复诊或遵医嘱。

十一、耳部滴药法【目的】软化耵聍,消炎、止痛。

【用物准备】小治疗盘1个、消毒棉签、无菌小棉球、滴耳药液、3%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50ml)、污物罐、小药杯1个。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卧位,头偏向健侧,患耳朝上。

2.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拭外耳道内的分泌物,必要时用3%过氧化氢溶液反复清洗至清洁为止,使耳道保持清洁通畅。

3.轻拉耳郭,充分暴露耳道。

4.将药液滴入2或3滴后,轻压耳屏,使药液充分进入中耳,将小棉球塞入外耳道口,以免药液流出。

5.嘱病人保持原卧位5~10min。

【注意事项】1.药液不可过凉或过热,否则可刺激内耳引起眩晕等症状,甚至出现眼震。

2.滴药时,小儿应将耳郭向后下方牵拉,成人则向后上方牵拉。

3.操作前,询问病人药物过敏史。

十二、耳道冲洗法【目的】清除耵聍栓塞,清除耳道异物。

【用物准备】耳冲洗器(或20ml注射器)、弯盘、纱布、额镜、耳镜、消毒棉签、无菌棉球、温生理盐水500ml。

【操作方法及程序】1.病人取卧位,头偏向健侧,将弯盘紧贴于病人耳垂下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