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观后感15篇

《孔子》观后感15篇

《孔子》观后感15篇《孔子》观后感1有一个问题是: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谁?我想很多人都会把这一票投给孔夫子。

国人中庸文化所推崇的“仁、义、礼、信”,无不源于春秋时代这样一位智者,尤其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文化从上到下一步步深入人心,影响了我们几千年。

是历史选择了儒学,还是儒学带着历史走到今天?我不懂孔子,但我一直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20__年的1月22日,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影片《孔子》首映,第三团支部抓住了这次机会一起了解这位儒学先师的人生轨迹。

影片取材于孔子51岁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岁病逝这段经历,并挑选了最有戏剧性的堕三都、周游列国、陈蔡被围等重要经历进行改编。

影片主演周润发早前在宣传活动中说“看《孔子》如果不流泪,那还是人吗?”。

我看完影片,也是深有感触。

这种大题材的影片,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觉得导演应该可以拍得更好,还有就是战争场面动画效果不够精致。

但转过来想,看《孔子》,多是抱着一种缅怀传统的想法,想通过影片,增进对圣人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博大精深儒学文化的理解。

孔子的儒学思想传承至今,有沉淀的功劳。

孔丘其人,本只是一个血肉之身,他的言论,他的思想,是顺应了历史的发展,符合几千年来的社会制度,所以加上统治阶级的极力弘扬,便代代相传了。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儒学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制度。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进可退。

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天子藩王,齐家治国无不渗透儒家的思想。

董仲舒为巩固大汉帝国写下铺垫,精通儒学的康熙皇帝带来了康乾盛世。

我想到的是,儒学“入世”的观点造就了一个个时代的发展和辉煌。

观看电影之前,对孔子知之甚少,虽然看完影片,也只是有个大概了解,但至少梳理了一下思路,影片的公映,也许不只是在休闲娱乐,不只在票房,能带给我们一些反思,就够了。

《孔子》观后感2今天上午,我接到了同学的邀请,她说:下午去孔子六艺城玩吧,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去。

下午一点十五出家门,一点半在学校门口前的城门口集合。

我爽快的答应了。

到了下午,一点十五我准时从家里出发了。

不一会就到了,我走到时只有她的弟弟和她的两个亲戚在那里,我们等了一会,不久,另一个同学就到了。

于是,我们几人就出发了。

一路我们说说笑笑,不一会就到了。

取完了票,我们就进去了。

孔子六艺城是以孔子所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主线,集知识性、历史性、参与性、趣味性、文化性、艺术性于一体,融旅游、度假、购物、娱乐、美食、观赏乐舞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城。

进入六艺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子和子贡等人骑着马的雕刻。

然后是一座小桥,我们走过了桥。

接着是一群很小很小的武士整齐的站在地上,在这群武士的后面是大王,在这些武士的旁边还有许多宫殿,雕刻的非常小,只能站着看而不能进去。

再往后是数厅是个大大的蓝色球体,我们顺着楼梯转了上去,球顶上上面是一些数学资料,比如说圆周率?还有一些名人的资料。

上的时候好上,但下的时候可出了难题,我们绕了许多次都没有下来,最后只能从上的地方下来。

然后我们去了乐厅,进入乐厅仿佛进了大森林一样。

然后我们去了射厅,又去了书厅,书厅二楼是孔子讲学的情景,后面墙壁上的大石头上雕刻着许多字。

然后我们又去了与御厅,到了御厅,我们几个上了一辆马车,这辆马车是前后四个座位的,颜嘉旋和那个小女孩坐在了一起,代炜和我坐在了一起。

不一会儿,马车开了,坐着马车观看到的是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遇到的一些国家和经历的坎坷。

之后,我们又游览了孔子故里园。

孔子故里园是以独具东方特色的建筑风格,生动再现了鲁国民居风貌和民俗文化,让人跨越了二千五百年,领略中国古代文化和孔子文化的博大精深。

景点更是以大量的史实资料,描绘了一幅孔子文化《孔子》观后感3他,是鲁国人人敬仰的国相,也是周游列国的乞丐,更是东方的智者。

他,是孔子。

孔子这一生曲折悲惨,在当时那个战乱的年代,孔子的才能被各个国家看重,但他向来不为所动,始终效力于鲁国。

可惜的是,孔子被奸人所害,不得已离开鲁国,开始了十四载的周游列国的旅途。

看到那里,我不禁感叹,上天竟如此不公,这般对待这个圣人。

孔子也是一个普通人。

在四处奔波时,途经卫国见到南子,说了一句:“从未见过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

”孔子也被南子的美貌惊艳了,但她始终是用理智控制住了自我。

最终南子一改轻浮态度跪拜孔子,孔子也拘礼回拜。

在十四载的奔波生活中,孔子饱尝人情冷暖,经历了离别之痛。

天寒地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冰却突然裂了,竹简落入湖中,孔子的弟子颜回奋不顾身地跳下湖水捞竹简。

不幸,颜回终是与世长辞了。

孔子抱着颜回的遗体就那么呆坐了几个小时,一言不发,直到其他弟子把颜回抬走。

孔子爱颜回比爱他的儿子甚至还要多一些,因为儿子只能继承他的血液,而颜回却能够传承他的大道。

最终,鲁国那个以往陷害过孔子的人,把孔子请回了鲁国。

“我回去是能够的,但我只专心讲学,别用政事打扰我。

”这是孔子回鲁国前留下的一句话。

在当今这个没有战乱的年代里,拥有孔子这般高贵品行的人能够说是少之又少了。

修行到孔子这个境界确实不容易,你若心无旁骛,不合乎“礼”的坚决不做,遵循礼义仁和。

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孔子中华文化的缔造者,华夏历史上辉煌的英雄。

他如一杯美酒,越品越醇,他如一轮明月,越久越清;他,如一点火光,照亮整个华夏民族。

孔子,一袭布衣成就传奇,一本《论语》流传千古。

这,就是孔子。

提起儒家思想,无人不想起孔子。

正是因为孔子,中华才有五千年历史;正是因为孔子中华文化才会灿烂至今;正是因为孔子,我国如今才得以辉煌。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看完《孔子》我沉思了许久……《孔子》观后感4孔子,说起这个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堪称万世师表的孔子,今天我看了《文化圣人孔子》颇有感悟。

孔子讲了做人的道理,一个人生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如何做人,要做一个人就是要提高人的自觉,孔子的贡献就是在春秋末期,对人类社会体现了一种关切,他力求制定一个关于人类共同生活,人类和谐共处的理念与方法,准则与规范,这个就是她对人类所作的重要的思想贡献,对于人的自觉提出了许多观念来。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认识到孔子的“和为贵”的思想,是我国建立团结、和睦、多民族国家的基石,人们还认识到,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成为处理儒家思想和其他各种思想共同发展的重要的原则。

人们又认识到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成为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极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所有孔子这些思想都是我们今天应该很好继承和发挥的宝贵财富。

孔子在学习上,他提倡独立思考,叫学思结合;更注重实践,所以又叫做学行结合。

学和思结合,学和行结合,这是他教育的特点,孔子对弟子们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他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弟子面前做出榜样,孔子的一生培养了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逐渐就形成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儒家学派,儒家学派对中国两千年的历史以及思想史、教育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论语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做人做事的丰富的哲理的百科全书。

孔子的这个“仁”字,就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说:对君、父、老师、上级应该是忠、孝、恭、敬;对平级、兄弟、夫妇、朋友、同事,应该是诚、信、敦、睦;对下级、自己的儿女、臣子、下属,应该是宽厚、厚慈、惠。

这上中下都处理好了,人际关系就协调了。

看完后,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孔子的思想言行,及他响亮的名字让我们永远地记住,更要让将来的后代子孙都体会孔子教育文化的内涵。

《孔子》观后感5孔子是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看电影之前,我对孔子的印象就停留在这样的认识上,直到看了《孔子》这部电影。

从电影的结构来看,这部电影就是一部人物的传记。

传记很容易流于平庸,因为对人物一生的描写如果平铺直叙就无法突出亮点。

而这部电影通过几个吸引人的小故事来展开叙述:比如说服别人救下小奴一命。

也通过一些炫丽的战争场面特技和一些令人涕泗交流的感人场面来抓住观众的心;这样的安排无疑使电影增加了跌宕起伏的力量,使人物的形象饱满丰富。

从电影的内容来看,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他追求仁义,并希望把仁政运用于治国理念中;他传道授业,哪怕颠沛流离,忍饥挨饿。

他秉承了自己信念,直到终老。

电影里,孔子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与弟子的感情深厚令人动容,与鲁君谈论政治,铿锵有力,与季氏比赛射箭也是旁征博引……而他被人嫉恨,被迫背井离乡,流浪他乡,却为他的英雄形象涂上了悲情主义的色彩。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从人物塑造来看,虽然选用巨星周润发来演孔子,但周高大伟岸的身躯明显显得用力过猛了,一个怀才不遇、满腹经纶的孔子在剧中显得文武双全,缺乏失意文人的样子;而演员满口论语与人物性格显得疏离,周迅饰演的卫国夫人南子表现轻佻,与当时那个年代的女性形象也相去甚远。

从史实角度来看,颜回下冰水冒死救书简的行为也有点脱离实际,孔子智取三城勇退叛军,更像法家思想的代言人。

总之,不管怎样,孔子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还是光辉灿烂的,他到老年的时候专心致志在鲁国传道授课,编著了《春秋》等经书。

他的思想也为后来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了重要依据。

《孔子》观后感6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孔子》的传记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孔子极具传奇色彩的一生,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精彩的人物形象,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孔子的一生极为坎坷,曾风尘仆仆地奔走于卫、陈、曹、宋、郑、蔡诸国之间,宣传“仁”之思想,可乱世将孔子的时代改变了,没有一个国家听他的思想。

十四年后回到鲁国从事教育活动,七十三岁病逝。

《孔子》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我至今记忆犹新,陪葬的一个小男孩漆思公为了保住性命拼命地跑,遇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救下了漆思公,最后,在孔子的强力辩说下,漆思公重得自由,并拜孔子为师。

这个事例说明了孔子宣传“仁”道的重要性,在这个战争的世界,宣传仁爱精神才能挽留住一些生命。

孔子宣传的不仅仅是“仁”,还有“义、礼、和”,这四点综合在一起,就是治国之本。

在孔子离家出去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时,也曾大力倡导过这四点,可结果是处处碰壁,孔子的理想也未能实现。

导演胡玫最巧妙的一点在于她把南子这个妖娆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更从侧面烘托了孔子的思想道德之端正。

面对南子,孔子没有心动,而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迫使南子放弃了对他的诱惑。

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对后人的影响力很大。

我们也永远记住了这位推广“礼、义、仁、和”、心静如水的先师——孔子。

《孔子》观后感7听说妈妈明天要带我去看盼望已久的电影——《孔子》,我心里就像是装了无数只小兔子一样“怦怦”直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