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观后感15篇

《孔子》观后感15篇

《孔子》观后感15篇《孔子》观后感1观人,当听其言,观其行,识其骨,明其志。

听其言,乃是听其心志,由衷之言。

诛心之语,不能见其心。

观其行,乃是本心之行,身体力行。

违心之作,不能见其性。

识其骨,乃是精神之骨,傲骨侠心。

率性而为,方能知其德。

明其志,乃是终身之志,虽死不悔。

为国为民,方是真丈夫。

孔子其人,一生都在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而他的理想,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孔子手中无剑,但是却实实在在是一代大侠!这是他的本心本性,也是他的德行!这样的人,才真正是一代大丈夫!看了《孔子》这个电影之后,我忽然发现,其实,有很多东西,不止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人需要,我们这个时代也同样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多么善良的一句话!就是这一句话,使得我们的人民,还有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开始对于人性的第一次反思: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我们,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人格上的平等?“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这个两千多年前就提出来的大同社会的构想,是孔子的政治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最真切体现,同时,也是他甘于冒险周游列国的一个梦想!可是,在他的那个时代,这就是一个梦想!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梦想!不知道孔子有没有想过,在俩千年之后,还会有那么一些人,在这一片他曾经游走的土地上,再次为了他的这个梦想而奋斗?而这一次,这个梦想叫做——和谐社会,观后感《<孔子观后感>》。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理想社会!即便是我们的‘世外桃源’,也没有能够多到吧?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子曰:......孔子,影响了他们的那个时代,也同样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两千多年!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影响还会继续下去,甚至更加的强大!这就是人格的力量吗?还是真理的力量?我不懂,但是我希望我能多懂一点......《孔子》观后感29月4日,和朋友中正等一起,因其朋友吕哥的关照,得以进入杏坛剧场,近距离观看了一场视觉盛宴——歌舞剧《孔子》。

曲阜作为孔子故里,不仅拥有三孔等宝贵历史遗迹,近年来也开发了诸多文化旅游项目,位于大成路东侧紧邻孔子文化园的杏坛剧场,就是比较大的剧场,并有孔子文化艺术团在此,每逢国际孔子文化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日都会有精彩演出。

旁边的孔子文化园是一座精致的北方园林,有我从未见过的最大的假山,人工湖。

对面紧邻孔子研究院,做文献文物收藏和儒学研究的机构。

曲阜的繁华植根于传统,植根于文化,商业在这里是屈尊于文化的,所以难得在曲阜的轴心路上有如此僻静之地,更有幸我等平生第一次来欣赏大型歌舞剧《孔子》。

杏坛剧场是一座先秦仿古建筑,与对面孔子研究院的大宅高楼相辉映,气势非凡。

里面剧场舞台宏大,以金黄、中国红等各种色调来突出孔子思想文化的光辉。

歌舞剧以孔子生平为主要线索,分为几个篇章,分别讲述少年孔子其母循循善诱,青年孔子拜朝为官,治理一方,造福百姓,中年孔子辞官后周游列国,尔后其思想为众生所敬仰,万世所流传。

虽然我们以非专业的眼光来看这场孔子歌舞剧,但仍能够从宏大的演出场面、演员专业的舞步看得出故事脉络和歌舞本身的魅力。

第二段孔子求学之时,高山流水之效果配以中国传统书法文化,还映射孔子仁和思想于其中,堪称画龙点睛之笔。

孔子辞官而周游列国,跟从弟子无数,历经磨难,矢志不移,也让人感喟万千。

而于雪花飘洒的艰难前行的孔子师徒,转而花瓣飘舞的穿暖花开,则寓意着历经艰难而孔子的思想终于为人所理解、推崇和传承。

尾篇则以现代小姑娘朗诵“礼之用、和为贵”来表示孔子思想对于整个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影响至深,感喟万世。

但以我非专业的眼光,仍有些地方有待商榷,关于鲁国民风的描述地篇幅略多,而尾篇孔子周游列国归来仍有许多历史事实没有描述,其弟子七十二贤人也应该会意一下,显得尾篇过于短暂。

但终究瑕不掩瑜,今天这一场盛筵仍是平生之未见,大开眼界,心灵升华。

《孔子》观后感3年岁未居,时光移。

你抬起头来,低着头,瞬间,慌乱地,已经走过了半生的时光。

--题记。

她们去参加葬礼。

那些被绑起来的贫民们,他们是极其可怜的,也许有些人也不知道这位死去的庸君是谁。

噢!这个回程,也不知还有多少孤魂野鬼在人间游荡。

可是,总会有漏之鱼,这回是一个跳着舞勺的年青人,他灵活地穿梭在林中,身后跟着百万大军。

他跑到孔子家躲起来,可是,纸里面包不住火。

这件事泄漏后,孔丘巧妙地保住了孩子。

由于才智广博,孔子被重用,同时,他还向鲁国君主提出用“仁”来教化人民,反对杀戮。

管理好一个国家当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孔子因为受权贵而离间,最后被排挤出局。

鲁国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从此他的辛劳与汗水便在岁月的流逝中一发不可收拾。

天色已晚,天色阴沉,云雾聚锁,仿佛注定了他这漫长的一生会在凄凉与沉闷中挨度。

此后,孔子与弟子一同前往宋、卫、蔡、齐、楚等国。

但是他的政治主张却可以被热切追求流血的国家的诸侯们所接受。

在这条路上,他经受了太多的艰难险阻。

饱受质疑和嘲讽,甚至有小孩辱骂,但他始终冷静、理性地对待社会,他仍然坚持以仁政治国,远胜于杀戮为王。

最令人钦佩的一点是,他的思想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动摇,也没有因为其他任何事情而动摇。

依我看,孔子也是普通人。

不仅对自己的仁政心怀敬畏,而且对自己的感情也很细腻,当弟子颜回为保全简牍而丢掉性命时,他是有心人,也是无助;他伤心,也是自知。

这位鲁国人,虽然已经远行于外,但毕竟其最初的政治寄托还是寄托于这个父权国家,所以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她。

他心中的期望在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时间里被折磨,仿佛要把他弄得遍体鳞伤。

他安然无恙,又感到困窘。

自始至终,他在父母的国度里都是局里人,要不他的内心怎么总是渴望又回到家乡?人生的半途,命运总是坎坷。

好的,但是也不会让自己失望,赤子之心。

他选择了追随自己的心,不管是孤身一人,还是前方风雨飘摇,他独一件青衫,馨香如故。

《孔子》观后感4“孔子”——一提起这个名字,就想起了此刻正在热映的电影——《孔子》,它没有美国片那么科幻,也不像日本片那么虚假,它只是一部记载着春秋时期的乱世英雄历史巨作。

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情节,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

在我感觉中,《孔子》这部影片,就像让两千多年前早已逝去的孔子和弟子们,重新回到人们的眼前,让我们来慢慢品味他的儒家思想。

在影片当中孔子的聪慧,就像一支冰冷的利箭,穿梭在乱世中。

让敌人防不胜防。

但是人毕竟也有好人,也有坏人,孔子被绝情地赶出鲁国,艰难地周游列国。

这时,他的弟子颜回,抛弃了自我的金钱、地位、名誉、背井离乡与孔子一同流浪。

没想到的是他的弟子们居然也效仿颜回的作法,跟随孔子四处流落。

弟子们这种爱师甚于自身生命的精神让观众赞叹不已。

之后,他们整天饥肠辘辘,吃尽苦头,受尽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放下,没有一个人说“不”。

甚至只有一碗几块肉的汤,他们也互相推让,他们的坚强和执着更打动了每一个人。

直到一天,真正的不幸降临了,这一天他们需渡过一条冰封的江面,在江心处,突然间,冰面崩裂,正驾驶着马车的颜回和一车的竹筒,全都落入了水中。

这时,善于游泳的颜回并没有迅速游回岸上,而是一头栽进冰冷的江水,拼命捞起老师的竹筒,一次又一次地从水里抛出竹筒。

岸上的孔子和弟子们撕心裂肺地喊着颜回的名字,告诉他快上岸。

但是平时总是遵从孔子和同窗们的颜回,这一次没有听从。

人的生命是脆落的,在颜回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紧紧抱住竹筒,用尽最后一丝气力,抛出水面。

最钟爱的弟子永远离他而去。

孔子悲痛欲绝,他把打捞上岸的颜回紧紧地抱在怀里,在几个小时里,徒劳地自我的体温来温暖着颜回冰冷的遗体……颜回用自我的生命演绎了儒家的“仁”和“爱”,诠释着“忠”和“孝”。

此情此景,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灵无不为之震撼。

颜回的壮举,无时不刻的昭示着们,珍惜知识,崇尚文化。

之后,孔子和弟子们,理解鲁公的忏悔,又回到了鲁国。

从此孔子与政治隔绝,成了教育家。

孔子临终前最后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后人理解我,后人误解我,都因为—《鲁春秋》”。

在不一样人的心里必定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孔子》这部片使我受益匪浅,懂得一个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教育家身后的苦处。

一个中国人若不懂点孔子,即便不说是不合格的中国人,起码是缺乏教育的中国人。

”《孔子》观后感5周五下午,我们五年级在学校多功能厅集体观看《孔子》纪录片,这部电影令我很受教育。

电影主要讲的是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的贵族里,但他坚持自己的思想,开班教学,创立了私学,改写了只有贵族才能上学的历史。

途中因弟子子路救了季府准备殉葬的小奴“期斯弓”而发生的故事,导致孔子受连累被逐出鲁国。

孔子在诸侯各国游说讲学,推崇仁政思想,企图改变各国战争纷争的局面,改变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让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后来他在外漂泊十四年后,又被鲁君召回国,在此期间创作出《春秋》等著作。

在这部影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孔子的几条名言:朽木不可雕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名言对我们教育很多,比如说:朽木不可雕也。

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本身不喜欢学,不会学,再好的老师也教不好他,也没有教他的必要。

这句话给我们的教义是十分大的,告诉我们,要主动学习,态度端正,要对学习抱着喜欢的态度,不做“朽木”要做一根“好木”,这样老师才会对你抱有希望,然而老师见你学习态度好,必定会想:“他(她)是一个有希望的学生”,也会因此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你的身上,你就会有更多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也不会让老师天天一副“苦瓜脸”对着你,岂不是一举两得!孔子还有一句名言我同样记忆深刻,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这句话让我终身受用,贯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讲仁义的人,自己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强迫别人去做;然后再做到“己所欲,施予人”这样的人,以后必定会受人尊敬、受人敬佩,千古流芳。

我们虽然谈不上“千古流芳”,但这样做至少不会“遗臭万年”。

所以,《孔子》这部影片对我们的教益是很大的,不论是孔子的政治思想还是他的教育理念,或是他的名言,都给了我们后人很大的启发!曾几何时,他为了传播这正确美好的思想而到处颠沛流离!为了改变这纷争世界还老百姓一个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他又是努力了多久!为了对后人的正确教育、启迪,他又承受了多少磨难、倾注了多少心血!今天孔子,他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思想精髓还活在人们的心中!《孔子》观后感6《孔子》这部电影是由周润发等大陆一线影星出演的,并且表演的都比较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