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

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

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
一、心脏有关解剖
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左右冠状动脉,灌左冠状动脉主干很短,分为前降支和旋支,当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发生狭窄甚至阻塞而侧支循环尚未建立时,则可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性改变或坏死。

二、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

促使斑块破溃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诱因:
(1)晨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

(2).饱餐、血脂增高、粘稠度高。

(3)重体力、情绪、血压升高、大便。

(4)休克、脱水、出血、手术。

三、病理改变
1、冠状动脉病变
2、.心肌病变: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
四、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1、先兆
2、症状
3、疼痛:最先出现、程度重、时间长、部位。

4、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

5、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6、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7、低血压和休克:心源性休克。

8、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

五、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2、宽而深的Q波
3、T波倒置
六、心肌梗死的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增高。

2.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⑴肌钙蛋白:I或T⑵肌酸激酶(ck)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⑷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七、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对老年病人,突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原因未明,或突发严重胸痛、胸闷者,应先按急性心肌梗死来处理。

八、心肌梗死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和监测1、休息2、吸氧3、监测4、阿斯匹林口服
(二)解除疼痛1、杜冷丁、吗啡2、亚冬眠治疗、可待因、罂粟碱、4、硝甘、硝酸异山梨酯5、中药
(三)再灌注心肌
1、溶栓疗法(1)适应症(2)禁忌症(3)溶栓前准备(4)溶栓药物及用法
第一代尿激酶链激酶、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第三代重组t-pa
(5)溶栓后血管再通判断间接判断、直接判断、冠造
2、冠脉介入治疗
(四)消除心律失常1、室早或室速利多卡因、胺碘酮2、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3、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4、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5、室上速口服维拉帕米、
倍他乐克无效时可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食道调搏
(五)控制休克
1、补充血容量
2、升压药物
3、血管扩张剂
4、其它
(六)纠正心衰(心梗后24h内不宜用洋地黄制剂、右室梗死慎用利尿剂)
(七)抗凝治疗
1、目的
2、禁忌症
3、常用药物及用法
4、注意事项
(八)其它治疗
1、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极化液疗法
3、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
九、介入治疗护理
冠脉造影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2)营养与饮食3)术前常规准备(1)辅助检查(2)皮肤准备(3)药物过敏实验4)肠道准备5)床上练习
冠脉造影术中配合
1.严密监测
2.静脉通路
3.抢救物品、药品4安慰解释
冠脉造影术后护理
1.心电监测术肢制动
2.多饮水
3.饮食
4.抗凝治疗者
5.生活护理
支架植入术后拔管时护理下床活动
十、护理问题及措施
1、疼痛
2、恐惧
3、焦虑
4、睡眠形态紊乱
5、活动无耐力
6、有便秘的危险
7、潜在并发症
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十一、心肌梗死出院指导
1、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少量多餐。

2、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3、戒烟、限酒,避免诱发因素
4、携带药物
5、出院后按时服药
6、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7、随身携带联系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