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案第一篇:一位数乘两、三位数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二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76例2 教学目标:1、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进而类推出“满几十进几”的算法,初步掌握笔算中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
2、组织学生参与计算原理和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3、培养主动去获取新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设计:一、复习准备,构建学习材料1、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继续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2、构建材料请学生写一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
(生写,教师巡视)反馈,教师有所选择地板书:(不进位的、一次进位的、连续进位的)如:41×218×324×342×6 选择一道不进位的乘法请学生在本子上算一算,如:41×2 算后说说是怎么算的?(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二、探究算理,掌握算法1、探讨24×3的算理、算法教师:同学们能很快算出41×2的积,其余几道你会算吗?请学生先想办法算一算24×3的积,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
学生尝试计算,计算后反馈结果。
学生汇报:答案可能会有92、72、612…… 启发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排除错误答案。
请学生说说72是怎么得到的?(可能有口算和笔算两种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笔算的。
24× 372 先用3乘个位上的4得12,积的个位上写2进1,再用3乘十位上的2 得6,6加1得7,十位上写7。
(假如学生有出现积是92的情况,也就是先把十位上的2加上进上来的1,再与3相乘得9,教师可让他也说说是怎么算的)。
-1-学生汇报后提问:(1)个位满十为什么要向前一位进一呢?(2)3与十位上的2相乘时,究竟应该2先加1再乘,还是先乘2得6再加进上来的1呢?(没有出现此种情况不必提出)(学生可能说不出道理)教师:我们不妨借助学具小棒来帮帮忙。
边说边演示:(课件演示)3个4是几根?3个2捆是几捆(一捆是10根)?为什么共有7捆?(因为3个4根是12根,其中的10根又可以扎成1捆,6捆加上进上来的一捆,所以共有7捆。
)提问:谁知道这1捆就是相当竖式中的哪个数?(个位满十进上来的“1”)教师:所以应该用2乘3再加进上来的1,为了避免漏加1,我们可以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用彩色粉笔写)。
指名说说笔算过程,同桌互说。
2、进一步探究算理,明确算法。
教师把上题改成18×3,并要求列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几位学生板演。
提问:为什么要向十位进2?得出: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
3、发展延伸尝试练习225×3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做好的同学可直接写在黑板上,并说说计算方法。
4、小结并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研究的乘法算式与上节课有什么区别?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做一做”。
2、判断课始学生写出的乘法算式哪些是进位乘法?哪些是不进位乘法,并挑选一两题列竖式计算(教师给连续进位的算式标上,作为选做题)。
3、填一填不进位进位乘法2Ω⨯42Ω⨯4□中可以填()□中可以填()四、全课总结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黄丽萍第二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P1~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估算意识。
3、使学生掌握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估算和倍数的知识。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本,铅笔盒。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有上网购物过吗?师:其实上网购物也有不少与数学有关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知识吧。
二、出示例11、出示课件相关图片。
2、师:王阿姨在购物站订购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茄子老师问:一共有多少根?我们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3、生:可以用加法。
4、师:除了加法,我们还可以怎样解答?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然后引出本节课的知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5、解决“一共有多少根”的问题。
6、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估算算理。
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P3)。
学生分组回答,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快又准确。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P3)。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找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且说出自己的解题办法,全班一起订正。
四、出示例3师:看,花坛里的花开的多漂亮啊!三个小朋友正在数呢,我们也一起看一看吧。
师: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
大家怎么比较这三种花的朵数呢?生:红花最多,蓝花最少。
生:……师:大家知道吗,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比较数的大小,那就是“倍数”。
(板书“倍数”)让学生根据书本上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回答出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师:总结今天学到的倍数的知识。
五、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P5)。
自己找出两张不同颜色的带子动手量一量,然后把答案填在书本上。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P5)。
让学生先动手连一连,然后把答案填在书本上。
老师找同学起来说出他的答案,全班一起订正。
六、总结本课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同学们自己想一想然后回家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吧!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P11~18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算法和不进位算法。
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不进位、竖式算法。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本,铅笔盒。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大家知道吗?秋天到了,大雁都会集体排成一个队形飞往南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张大雁的图片吧。
二、出示例51、出示课件相关图片。
2、师:湖面上飞过3队大雁,每队12只。
一共有多少只?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说可以怎样计算。
3、生1:可以用加法。
12+12+12=36。
4、生2:3个10是30,3个2是6,合起来是36。
5、先用乘法,再用加法。
6、师:还可以摆竖式计算。
(板书竖式)三、出示例7 师:湖里有48只灰天鹅。
(出示课件)野鸭的只数是灰天鹅的4倍。
野鸭有多少只?摆竖式我们可以看出之前学过的知识不能解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新的内容。
小结:今天学习的是要进位的乘法,在摆竖式的时候,要注意积的各个位数应该写在哪个位置上。
四、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P12)。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P14)。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找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且说出自己的解题办法,全班一起订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P18)。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P18)。
五、总结本课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材P21~24页。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算式中有0的乘法算式和乘法竖式。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练习本,铅笔盒。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知道小猫钓鱼的故事吗?下面老师给你们说一个新的小猫钓鱼的故事吧。
二、出示例81、出示课件相关图片。
2、师:3只小猫一起去钓鱼,可是它们一条鱼都没有钓到,它们总共钓了多少条鱼?3、生1:可以用加法。
4、师:除了加法,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5、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P22)。
学生分组回答,看哪个小组回答的又快又准确。
2、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P24)。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找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并且说出自己的解题办法,全班一起订正。
四、总结本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第三篇: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教学设计育婴里小学底静课题概述: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2.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学情分析: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相比,算理和算法是完全一致的。
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
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上,让学生先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形成笔算的技能,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迁移旧知1、脱口而出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了几位我们的老朋友,对他们很熟悉吧,你能快速准确的说出他们得数吗?18×4= 250×2= 24×4= 150×5= 6×14= 230×3= 2.出示情境图:王老师来到图书馆,每套书有14本,她买了12套。
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1)指名列式:14×12=(2)估算: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王老师大约买了多少本?学生估算后(一般估成14×10),请你说说为什么这样估?(估成整十数,又好算,又比较接近准确答案。
)(3)讨论:14×10=140这个结果,比实际结果大了还是小了,为什么?(小了,因为把因数估小了,所以乘积也小了)(4)出示点子图:我们把一个点子看成一本书,一套书一共14本,就是14个点子,现在大屏幕上显示12行点子,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指一指14×10=140在图中对应那一部分?(5)课件演示,学生对着屏幕指出计算的部分(6)我们估出了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没有算。
到底有多少本呢?你觉得可以怎样做?(用估算的那部分,加上还没有估的那部分)利用点子图直接呈现。
(7)板书计算过程14×2=28 14×10=140 28+140=168(8)复习笔算:其实在这个时候很多同学发现14×12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计算题,除了刚才我们分部的计算方法,还有没有其他算法?(列竖式板演)(9)复习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重点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总结,课件演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因数的十位对齐;(3)、最后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