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研究-行业竞争状况、发展环境、行业特征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研究-行业竞争状况、发展环境、行业特征

我国基因测序行业研究-行业竞争状况、发展环境、行业特征(三)行业竞争状况1、竞争格局全球基因测序行业的市场规模巨大,随着基因测序相关技术的持续革新和应用领域的深入发展,行业竞争格局也在不断演化。

基因测序的产业链上游为测序仪器、设备和试剂供应商,在二代测序领域,仪器与试剂主要由Illumina、Thermo Fisher 等国外厂商提供;中游为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下游为使用者,包括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制药公司。

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根据客户类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面向基础研究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二是面向终端用户的临床、医疗类的基因检测服务提供商,服务内容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还包括药物靶向治疗检测、遗传缺陷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疾病风险评估等。

第一类服务提供商包括国内的诺禾致源、百迈克以及韩国的Macrogen 等,第二类服务提供商包括贝瑞基因、博奥生物、燃石医学等。

华大基因、安诺优达等公司则两种服务均有所涉及。

2、行业主要企业(1)华大基因(300676.SZ)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 年,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

华大基因主要服务于国内外的科研院校、研究所、独立实验室、制药公司等机构,以及国内外的各级医院、体检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公司客户和大众客户。

公司产品包括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基础科学研究服务、复杂疾病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药物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等。

2017 年7 月,华大基因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2016 年-2019 年1-6 月,华大基因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1,149.83 万元、209,554.43 万元、253,640.61 万元和129,143.94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3,269.09 万元、39,809.15 万元、38,664.55 万元和19,797.25 万元。

(2)安诺优达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 年,总部位于北京,在浙江、江苏等地设有分中心或子公司,专注于新一代基因组学技术在人类医学健康和生命科学研究两大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在医学健康领域,安诺优达推出了包括无创产前DNA 检测、ctDNA 检测、NGS 肿瘤个体化用药指导基因检测、血液病基因检测、乳腺癌/卵巢癌基因检测在内的一批高通量测序临床应用项目;在科技服务领域,安诺优达涉及领域包括人类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动植物分子育种、遗传与进化、环境微生物和生态等。

(3)百迈客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 年。

百迈客基于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开展科技服务、医学基因检测和生物云平台等主体业务,主要服务于国内外的科研院校、研究所、独立实验室、制药公司、农业育种公司等机构,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公司客户和大众客户。

(4)Macrogen(038290.KRX)Macrogen, Inc 于1997 年成立于韩国,现已发展为国际性的基因测序服务提供商,提供基因测序、生物信息等多方位的服务。

2015 年-2017 年,Macrogen的营业收入为795.34 亿韩元、911.13 亿韩元、1,017.93 亿韩元,净利润为101.72 亿韩元、43.01 亿韩元、95.29 亿韩元。

Macrogen 于2000 年在KOSDAQ 上市。

3、行业壁垒(1)技术壁垒基因测序属于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主要技术包括测序技术以及对数据解读的生物信息分析技术。

该行业核心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流程复杂、技术掌握和革新难度大、质量控制要求高,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掌握各种技术并形成竞争力。

此外,对大量的基因数据测序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解读也将成为行业主要的竞争壁垒。

数据解读是以大样本量基因组数据库的积累为基础,结合各种生物性状数据,通过数理统计、模型构建发现基因跟表型之间的关系,辅助科研及临床应用。

因此,数据解读是整个基因测序行业最具价值的部分,通过长时间、大量项目经验积累的数据分析与解读能力所形成的高壁垒也是限制这方面企业数量和规模的主要原因。

(2)政策壁垒基因测序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监管政策变动的历程。

2014 年以前,我国基因检测行业监管状态宽松。

2014 年2 月,国家食药监局和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通知,宣布包括产前基因检测在内的所有医疗技术需要应用的检测仪器、诊断试剂和相关医用软件等产品,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监护、治疗监测、健康状态评价和遗传性疾病的预测,需经国家食药监局审批注册,并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技术准入,方可应用;已经应用的,必须立即停止。

根据国家药监局的相关政策,基因检测相关的诊断试剂和软件属于体外诊断试剂,纳入医疗器械管理体系进行管理,需要取得注册批件后方可上市销售。

对于新进入企业来说,获得行业准入及产品注册的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难以在短时间内与已有企业形成有效竞争。

(3)人才壁垒基因测序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多学科高度综合渗透的产业,涉及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物理等众多学科领域,基因技术与检测服务的研发、生产、销售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较高,在新产品注册、生产质量控制、生产环节管理、市场研究、市场开发等环节均需要大量的医学技术人员、生物学技术人员,以及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新进入的企业很难在短期吸纳较多高端复合背景的相关人才,由此直接导致新进入企业业务开展缓慢,效率不高。

(4)资金壁垒由于二代测序仪具有通量大、精度高、技术发展较快、操作专业性强等特征,购买价格和仪器维护费用均较为昂贵。

因此,开展相关业务需要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投入,投资风险较大,限制了企业进入这一领域。

(5)市场壁垒基因测序行业的客户专业性较强,对测序结果的质量要求较高,在已有公司与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前提下,客户更换测序服务商会较为谨慎,新进入者获客难度较大,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壁垒。

(四)行业发展环境1、有利因素(1)技术的提升以及测序成本的降低推动行业发展基因测序技术在成本、通量水平和精确性上已经达到了大规模应用的水平,推动测序行业快速增长。

目前,二代测序技术凭借通量大、精度高、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已成为主流测序技术。

二代测序的技术革命突破了基因测序的商业化瓶颈,使基因测序从实验室走向商业现实应用。

技术的不断突破是基因测序未来蓬勃发展的基石。

另一方面,对基因测序结果进行解读的生物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基因测序行业的不断进步。

在基因测序过程中得到基因序列仅仅是第一步,下一步的工作即生物信息分析,主要包括收集、整理、检索和分析序列中表达的基因序列与功能的信息,找出规律,因此生物信息技术是基因测序的核心环节。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产生的数据量越来越庞大,数据解读技术的不断提升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发展。

(2)下游应用领域逐步拓展,测序服务市场的空间越来越大随着基因测序应用范围广,基因测序服务企业在技术集成上将有先发优势。

除科研服务外,基因测序可应用于肿瘤检测、遗传病检测、个人基因组检测等多方面。

随着社会各界对基因测序的关注和接受度越来越高,基因测序的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广泛。

随着下游应用端的规模不断加大,中游测序服务商的市场蛋糕也将越来越大,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将有所提高。

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以及肿瘤测序服务的高速增长将进一步推动基因测序服务行业的发展。

(3)云平台为基因测序服务行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高通量测序设备的广泛应用,基因数据量也呈指数级增长。

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数据分析解读面临着数据量大、数据处理过程复杂、对计算资源要求高的需求,而云计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国内云架构下的平台搭建,存储、计算软件开发和工作流框架正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基因测序服务行业龙头企业也逐渐开始布局。

云平台的出现解决了基因测序整个活动中最关键的一环,为基因测序服务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2、不利因素(1)行业企业对上游依赖程度较高基因测序服务行业上游基因测序设备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国内少有公司涉及,全球测序行业巨头Illumina 和Thermo Fisher 在上游仪器生产和配套试剂耗材的销售领域市场占有率较高。

国内基因测序服务企业中设备和试剂耗材成本占比较高,由于企业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不强,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外上游企业。

(2)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基因测序服务行业属于知识与技术密集的跨学科行业,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统计学、生物信息学等复合型高端人才有较大需求,如在临床前研究领域,需要具有较强的生物学、药学专业学科背景和开发经验的专业人才;而在信息分析数据挖掘领域,需要具有较强的统计学专业背景和信息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高端复合型人才需要长周期的吸纳和培养,在一定程序上成为当前基因测序行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五)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基因测序行业与科研投入、医疗投入的关系密切,行业需求刚性较强,因而周期性不明显,行业受经济波动影响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强。

基因测序行业收入的区域分布与科研、医疗机构的分布相关性较大,通常经济发达地区的科研投入和医疗支出均较大,对测序服务的需求也相对较强。

受客户的结算和付款制度影响,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通常于上半年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及经费申请,其后进行项目实施,因此行业通常在下半年项目执行和结算较为密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