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电大本科卫生经济学试题2013年7月(可编辑)

中央电大本科卫生经济学试题2013年7月(可编辑)

中央电大本科卫生经济学试题A型(单选)1.通常,急诊医疗服务的需求属于(A.完全弹性 C.单位弹性 D.缺乏弹性 E.完全无弹性2.下面哪个不是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

A.即时性 C.垄断性 D.不确定性 E.排他性B.富有弹性3.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标志是(H)。

A.市场垄断B.优胜劣汰C.产品质量提高D.产品价格下降 F.市场产品丰富4.以下指标中哪个最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对卫生事业的资金投人水平? BA.卫生筹资总额B.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卜匕C.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D.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总费用的百分比E.人均卫生费用5.下列各项中哪项不属于间接疾病经济负 D?A.病人由于早死所造成的经济损失B.病人由于残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C.病人由于被毁容所造成的精神痛苦D.病人乘坐出租车去就医的花费E.病人住院期间被扣的奖金6.用阶梯分配法分摊间接成本时最先分摊的是(B)。

A.为其它科室提供服务最少,接受其它科室的服务最多的问接科室的成本B.为其它科室提供服务最多,接受其它科室的服务最少的问接科室的成本C.为其它科室提供服务最多,接受其它科室的服务也最多的间接科室的成本D.为其它科室提供服务最少,接受其它科室的服务也最少的间接科室的成本E.为其它科室提供服务最多的间接科室的成本7.计算质量调整生命年属于(C)。

A.成本一效果分析B.成本一效益分析C.成本一效用分析 I.成本最小分析 E.收支平衡分析x型题(多选)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 )。

A.在进行收支平衡分析前,需先将混合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B.收支平衡分析是将盈利定为零,然而求解产量,也叫盈亏临界分析C.当边际贡献为零时,即达到收支平衡D.保本业务量是指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的业务量E.保本业务收人是指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的业务收人9.下面关于边际效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边际效用是指卫生服务消费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引起的总效用的增加或减少量B.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者欲望的强弱成同向变化C.边际效用的大小与消费量成反向变化D.边际效用通常为正值E.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增的10.卫生资源中的硬件资源包括( AD)。

A.资本B.卫生信息C.卫生技术D.人力E.卫生管理二、简答题(共20分)11.简述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及式中。

和p经济意义。

12分)答:柯布、道格拉期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一 AL.K"0a1,0131式中Q代表产量'I一和K代表劳动和资本的投人量,A.。

和p为三个参数。

3分) 。

和日的经济含义是:当。

+日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即由劳动和资本所带来的产出量分别在总产出量中所占的比重。

可以为确定资金的投人方向(劳动力或资本)提供依据。

3分)。

+p反映了卫生机构的规模报酬情况,可分为三类:。

+p1,为规模报酬递增,此时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加幅度大于对卫生机构增加投人使其规模扩大的幅度,在这种情况下可继续增加对卫生机构的投人。

a+3l ,为规模报酬不变,此时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加幅度等于卫生机构规模扩大的幅度,说明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卫生机构的生产效率已达到最高。

+p1,为规模报酬递减,此时卫生服务产出量的增加幅度小于对卫生机构增加投人使其规模扩大的幅度,主要原因是卫生机构规模过大,使得提供卫生服务的各个方面难以协调, 运转不良,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再继续增加对卫生机构的投人。

12.简述在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中分解混合成本的两种主要方法。

8分)答:分解混合成本的简便方法通常有散点图法和最大址小值法。

2分)1散点图法:该方法是指以业务量为横坐标,以成本为纵坐标,将相对应的数据以点的形式描绘在坐标图中,然后根据点的连向大致划出一条与纵轴相交的直线,该直线的截矩表示产出最为。

时的成本,为固定成本,直线的斜率表示单位产出量的变动成本,变动成本就等于单位变动成本与业务量的乘积。

3分)2最大最小值法:是分解混合成本的另一个简便方法,首先计算出单位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等于成本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除以相应的产出量之差。

3分)三、论述题、分析计算题(共40分)13.论述补贴政策和税收政策的作用。

20分)答:为支持某一产品或服务的发展,除采用最低限价的价格管制政策外,还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如对产品或服务实行补贴政策。

补贴政策与最低限价政策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通过对生产者的补贴降低了生产成本,但价格仍通过市场中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而形成,并没有对市场的价格机制产生影响,也没有对市场价格形成产生直接影响,只是因生产者成本降低、增加产量而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间接影响,仍然是市场价格;而后者则由于政府直接对价格的干预,弱化或破坏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

10分)同理,政府为限制某个行业的发展,或控制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除采用最高限价外,也可以利用对该行业产品征税的形式,但最高限价影响或破坏了市场价格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而征税没有对市场价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影响的只是生产成本,使提供者因生产成本提高,利润降低而减少提供量。

10分)14.现有四个医院向卫生管理部门中请经费用于扩建门诊大楼。

各医院申报方案见下表。

医院投人(万元) 产出由于卫生管理部门资金有限,规定经费标准不能超过80万元,试问从经济学的角度最应该批准哪个医院的方案予以拨款?20分)分析题意可知此题为成本效果分析,成本为门诊大楼扩建资金,效果为增加的日门诊人次。

儿个医院的方案不尽相同。

4分)1在本题中存在预算约束,卫生部门所拨经费不能超过80万元,而医院甲需要100万元,该方案甲应该首先排除。

2分)2医院乙和医院丙的方案效果一样,都是增加日门诊人次500人,应该比较两个方案的成本,排除成本较高的方案。

医院乙的成本为80万,大于医院丙的成本70万,因此应该排除医院乙的方案。

4分)3)医院丙和医院丁的方案成本效果都不相同,应该比较取得单位效果的平均成本,排除平均成本比较高的方案:医院丙:每增加一个日门诊人次的平均成本~ 70/5000. 140 万医院丁:每增加一个日门诊人次的平均成本 75/6000. 125 万(4分)4)医院丙的平均成本高于医院丁的平均成本,应该排除医院丙的方案。

2分)5综上分析,应该选择医院丁的方案,将资金用于医院丁的门诊大楼扩建。

4分)四、案例分析题,仔细阅读以下案例并回答问题(共20分)15.根据《中国城市卫生改革公平与效率研究》课题组于 1999 年12月和 2000 年3月分别在江苏南通市和山东淄博市进行的企、事业单位职工家庭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类别家庭中,无论是均数还是中位数,两市均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家庭成员患病住院费用较高,而国1研究疾病经济负担有何意义?除了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外,通常为什么还要研究间接疾病经济负担?6分)2)从病人角度测量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有哪些步骤?6分)3)结合案例分析影响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

8分)1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以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预防治疗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研究疾病经济负担是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疾病、伤残和早死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从而制订出科学的治疗方案、疾病控制方案和卫生保健方案,并制订出适宜的卫生政策和可行的健康投资策略,合理地配置卫生资源。

通常把疾病经济负担分为两种,其中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而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是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给患者本人和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是疾病经济负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计算的话,会低估疾病对个人收入和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它具体包括:因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损失工作时间从而造成的损失;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能力和生活能力降低而造成的损失;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由于疾病和伤残对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所造成的沉重的精神负担等。

6分)2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测量步骤如卜:1明确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测量范围: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包括病人在卫生部门和非卫生部门所发生的费用。

其中在卫生部门的费用是指病人由于就医或住院所花费的一切费用,包括挂号费,住院费,治疗费,放射化验等各项检查费,手术费,输血费等。

在非卫生部门的费用包括病人由于就医或住院所造成的额外营养费,交通费,住宿费等。

2确定样本,收集资料计算平均每人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水平:通过询问调查法或记录查询法3确定某地或某人群某疾病的发生数量:使用相关指标,包括发病率,患病率,住院率和就诊率,人群总数等。

4计算某地人群某疾病经济负担的总值,即某疾病发生人数与平均每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水平的乘积。

6分)3本案例重点分析了医疗保健制度对两市居民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南通市有医疗保健制度覆盖人群的医疗消费虽然较高,但因可以获得医药费补偿,其实际医药费负担并未加重,换句话说,有无医疗保健制度覆盖,卫生服务利用明显不同,自费医疗人群的卫生服务利用受到了较严重的抑制。

而淄博市劳保医疗和其他医疗制度的医药费补偿,尤其是门诊医药费补偿比例很小,对降低疾病经济负担未产生明显的作用。

4分)除了医疗保健制度外.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还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1病人人口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2疾病情况:包括疾病的诊断及诊断难度,疾病的分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治疗手段及效果等;3病人患病后是否利用卫生服务,利用卫生服务的地点、机构类别以及利用的次数,4病人对卫生服务效果的预期:病人对卫生服务效果的预期越低,形成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水平越低,相反则越高。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