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冷冻链物流企业规模效应较差,整体行业有待规划和完善。

首先冷链物
流是一个复杂、完整的体系,对设备、技术以及从业人员的要求都比较高,目前
很多食品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冷链物流体系还未形成。

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冷链物流发
展现状与对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对策
引言
我国是对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很大的国家,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在增长,冷链物
流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冷链物流需求持续增长,未来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保持增
长趋势。

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很多问题同时出现,值得我们去深思与研究。

1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1冷链物流发展逐渐系统化、规范化
许多果蔬水产品和药品产业建立了冷链物流机制的冷链物流产业逐步加强了
冷链物流运营流程监控,使冷链物流更加系统化。

我国相关冷链物流技术的提高,有关冷链物流法律法规的完善,社会监督,所有这些都使冷链物流行业的运营管
理制度化、标准化,逐步促进冷链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内人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对冷链标准的认识日益加强,追求新鲜食品的质量。

1.2冷链物流服务商呈多样化
今天,冷链物流服务供应商不仅是现有的冷链物流、冷链设备制造商,还包
括强大的快递公司、电器公司、贸易商和房地产生产商,陆续进入冷链行业,冷
链物流服务的形式展现出了多种竞争发展。

例如,顺风依靠一直以来通过快递业
实现的强大的物流运输网络系统,可以从头到尾跟踪产品的温度。

同时提供良好
的冷链物流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在山区建立农产品低温塑料实验室,解决农
产品采摘后农民保存难等问题,并从源头开始控制,从而及时确保农产品质量。

这些新行业将以构建整个产业链生态系统为基础,包括供应链金融、冷链商务、
冷链包装、物联网技术等,基于现有的冷链物流仓库分销工作。

国内冷链企业不
仅局限于国内,未来的发展依靠国家战略和自我优势出国门,跨国收购将成为冷
链物流发展的另一种新趋势。

2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冷库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冷藏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集中在华南、华中、华东地区。

不均匀的
低温储存分布影响冷市场供求、低温储存租金。

例如,在某些地区,过多的低温
储存可能会导致低温储存,因供应过剩而降低租金。

有些地区冷藏供应不足,无
法满足该地区冷藏的需求。

我国低温存储分布不均,我国部分地区的低温存储找
不到客户,部分地区客户出现了没有低温存储的现状。

冷藏租金差异越大,客户
对冷藏租金就越不满,客户为了降低冷藏租金的成本,还可以选择离自己买方较
远的地区租金相对便宜的冷藏。

冷藏供求不平衡,冷藏费差异大,会造成社会资
源浪费。

2.2冷藏车数量及技术有待提升
冷藏卡车的开发与冷链需求、政策和技术密切相关。

西北地区冷链需求不大,市场小,冷藏车需求减少;华南地区的市场饱和,冷藏车的销售要有成果。

国家
政策和国家发展影响冷藏车模型的生产数量、反季节冷链需求反映了国民生活质
量的提高,市场要求冷链运输车辆质量和速度的飞跃。

按照新能源主导的未来冷
链发展趋势,不断消除能耗高、排放运输车辆,用新的能源冷藏卡车逐渐取代国
家5排放标准的车辆现在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2.3缺乏专业的冷链物流人才
随着互联网+、新零售等新的市场环境的出现,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冷链仓库、
新鲜供应链、冷链资源交易平台等新模式、新形式、高级技术和设施设备,以及
冷链物流人才,但现在山东省缺乏专业冷链物流人才,目前冷链物流专门机构较小,已经实施的相关教育教育也相对落后。

3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3.1进一步提高冷链物流标准化水平,实现企业降本增效
一是加强标准修订工作。

为了解决现有标准的问题,提出了标准修订计划,
并逐步改进了现有标准系统。

二是促进标准的执行。

企业可以根据实际运营与现
有标准相结合,推动标准着陆实施。

三是鼓励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
的构建将全方位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3.2注重冷链物流技术提升和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运营的根本,专业人才将推动企业尽快适应新的技术、设备、管
理等,创造更大的效果。

人才培养可以从引进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开始。

专业冷链
物流人才可以直接引进,逐渐带领企业经营。

二是实施个性化人才培训。

根据企
业的实际需求和未来业务的发展,进行个性化的人员培训。

第三,进行企业员工
培训。

定期对企业人员进行培训,并设置评估计划以提高现有员工的专业知识。

3.3冷链信息化
当前冷链同行的信息化水平从总体来说处于社会全行业的中低水平,通过信
息化来实现差异化,打造南昌冷链的核心竞争力,是南昌冷链发展的一条捷径,
前期信息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手机端下单。

APP 和微信是目前最方
便的客户沟通渠道,通过手机端下单可以方便客户提前预约,并减少传统的通过
传真机和电话等方式预约产生的二次信息录入工作。

二是流程系统化。

通过信息
系统规范作业流程,减少手工录入的频率,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准确率。

三是温
度全程可监控,移动客户端可视。

通过对在途温度湿度的监控,有效规范运输操作,减少食品变质风险,并增加客户的信赖度
3.4加快普及冷链物流理念
对冷链物流的关注与冷链物流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普及冷链物流的认识方面,可以邀请著名学者或冷链物流企业高管参加社区学校,进行宣传冷链物流基本知
识的讲座。

尤其是如果对冷链物流没有严格的控制,那么对易腐败食品的化学变
化以及对人体有何危害的知识就是这样。

要切实加强理解冷链物流各部分对控制
有多重要的观念。

4冷链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低温储存绝缘结构以相对普遍的方式采用内部隔热材料,低温储存建设
出现很多热桥,但冷藏的建筑结构和稳定性不受温度传导影响,设计、施工时要
加强注意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冷桥的使用量。

对于建筑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冷桥因素,需要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冷藏的建筑物受到冷墙的影响,包括用保温材料保护
冷藏。

低温存储建设中最常见的冷桥问题是,格式门的位置、冷藏守门员外部的
区域以及内部转换和结冰现象容易出现,因此最好的方法是使冷冻食品在较低温
度下进入冷藏,从而减少温度落差对冷藏冷量的影响。

这个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是在库门的位置安装机械焊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外部温度和内部温度的交换,以
避免在不同温度相交的情况下出现潮湿、流动的水。

另外,冷藏库门应该在温度
容易进入的地方和内部之间,制定结构上的防冻对策。

此外,要保持冷藏门之间
的温差控制在摄氏4度以上,减少冷桥的形成,将隔热墙的内部和外部连接良好,储藏门与冷藏墙顶部之间的距离最好控制在1 . 3米以内,并且要好好制造隔热带。

通过技术层面的发展趋势分析,冷桥造成的损害减少需要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在建筑展开之前妥善规划,将冷桥问题纳入规划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桥的
发生情况。

二是加强隔热材料的开发,为冷藏制定适当的保护措施;第三,通过
库门的设计,减少冷桥对冷藏的负面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分析了冷链运输的现状及相关的冷桥技术,目前我国情
况下冷链运输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人力、物力等提供了充
足的资源,在研究中取得了突破,需要进一步促进我国冷链运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鸿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纳税,2018,12(36):170-171.
[2]肖子威.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353.
[3]潘丽霞.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优势与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2):221-222.
[4]汤金毅,王迪,马小波.对冷链物流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8(17):68-69.
[5]邓韵,金廷芳.冷链物流业健康规范发展的若干研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08):3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