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承高速承德段TJ10标
小
三
岔
口
隧
道
边
仰
坡
防
护
首
件
总
结
中铁十四局集团张承高速承德段TJ10合同
小三岔口隧道边仰坡防护首件总结报告
一、工程简介:
本标段位于承德市丰宁县四岔口乡境内,起讫桩号K168+050-K175+300,全长7.25km。
采用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上下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为100km/h。
缸房营隧道承德端位于丰宁县小坝子乡半沟组,缸房营隧道张家口端位于丰宁县四岔口乡缸房营村。
起讫桩号左洞为L3K168+098~L3K170+456,全长2358m,纵坡为-1.85%,右洞为K168+158~K170+500,全长2342 m,纵坡为-1.85%。
为加强工程质量,立足于“预防为主,先试点,后总结施工”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筹建处下达的“以工序保分项,以分项保分部、以分部保单位,以单位保总体”的质量目标实施首件工程,以缸房营隧道L3K170+437~L3K170+456边仰坡防护为首件工程,该首件工程包括C20喷射砼80.2 m³,Φ22砂浆锚杆306.5m,Φ25中空锚杆1815m,Φ6.5钢筋网片2084.2千克。
二、施工目标与首件目的
1、质量目标:本工程首件质量目标是创优质工程,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综合评分达98分以上,中间交验一次通过;争创标杆工程;
2、安全目标:无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
3、环保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
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4、首件目的:通过边仰坡防护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边仰坡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劳动力、机械设备等的最佳组合,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剩余3个洞口边仰坡防护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说明
根据招标文件、规范及文件要求,编制缸房营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在得到驻地办和总监办批复后,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件工程的施工,具体过程如下:
2013年5月22日——2013年5月25日完成洞口边仰坡开挖工作;
2013年5月26日——2013年5月28日完成边仰坡防护工作;
经驻地办、总监办及项目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在我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于2013年5月28日完成边仰坡防护首件工程的施工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过程的现场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为总结报告提供了依据,在整理分析后找出不足并进行修正,为洞口工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基本上达到进行首件工程的重要意义。
四、人员及设备安排
1、人员:洞口边仰坡防护的施工对本隧道有重要的作用,做好本分项工程是缸房营隧道的一个关键环节。
其中左洞出口施工的人员由项目领导统一安排,具体如下:
2、施工机械准备一览表
3、试验、测量仪器:试验、测量仪器已全部检测标定完毕、试验室已取得资格证书,并已投入使用。
四、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我部作了如下准备:
1、材料准备:工程材料砂、碎石、水泥、钢筋经检验合格后购进、满足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施工需要,采用自运和社会运输相结合的方法,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试验室已作好各种混凝土配合比和各种原材料如水泥、砂、碎石、钢
筋、等试验工作,并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2、沿线均为电网覆盖区,用电以电网供电为主,发电机发电为辅的方针。
搅拌站标定、调试拌和设备,使备用的发电机和拌和站性能处于良好状态,并已经进行试运行;检查搅拌机、运输车辆配套能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道路:利用现有道路及征用临时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能保证晴雨通车,以方便施工机械材料、混凝土等的运输。
施工场地四周已做好排水工作。
4、对进场设备、机具进行安装、调试检查和试运转,确保机械正常工作,配备足够的备件。
5、试验人员及时对原材料进行抽检,检测砂、碎石的含水量,根据理论配合比调整施工配合比。
6、熟悉施工图,编制了隧道边仰坡防护首件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7、根据施工坐标及设计提供的导线点,做好定位放线及水准点的引测并复核,将测量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查。
五、施工方法
1、施工放样:清表工作结束后,用全站仪将洞门以及边、仰坡的开口线放样出来,打好木桩。
2、截水沟施工:根据洞口的地形,现场确定截水沟的位置和走向,截水沟位置的选择要考虑到离洞口边、仰坡的距离不能太远,以免造成当截水沟施工完成后,边、仰坡上方仍然存在较大的汇水面积,使得截水沟和边、仰坡之间汇集的水流冲刷洞口,从而不能发挥出截水沟的作用。
截水沟在开挖完成后应该立即用现浇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封闭,使其排水通畅,避免因截水沟的积水渗入到洞口的土体中,影响到土体的稳定。
3、边、仰坡开挖及防护:边、仰坡开挖以挖机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由上而下,视高度情况分台阶开挖,一次开挖的高度应该确保后面的防护施工能够展开。
在刷破过程中,用坡度板控制刷坡坡率。
边、仰坡的过渡面要做到过渡平缓,线性美观。
在开挖完成之后,开始进行边、仰坡的防护施工。
边、仰坡的防护采用长3.5m、2.5m的φ22砂浆锚杆,挂20cm×20cmφ6.5的钢筋网,10cm厚的喷射混凝土。
锚喷防护主要依靠锚杆、钢筋网和混凝土的共同作用提高边、仰坡岩
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
隧道洞口段主要为碎石及强风化凝灰岩,在锚杆安装之前,首先用YT-28型风枪按设计间距钻眼,在钻眼的过程中主要控制好方向,尽量与岩土的主要结构面垂直,钻孔、清孔完成之后,注入水泥砂浆,直至溢出孔口为止,保证水泥砂浆饱满,然后将锚杆送入,在施工现场多采用挖掘机。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洞口段主要为碎石及强风化凝灰岩,锚杆与岩石的粘结主要依靠砂浆的固结力,所以要控制好砂浆的稠度与饱满度。
在钢筋网的绑扎中,除了注意间距外,在钢筋搭接的地方要留出钢筋的搭接长度35d。
钢筋网绑扎必须牢固,与锚杆粘结的位置采用点焊,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时不晃动。
喷射混凝土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水泥、沙子、碎石、速凝剂原材料检查合格,按配合比配好集料。
喷射过程中注意角度,避免喷嘴与钢筋网垂直,以减少回弹。
喷射混凝土完成之后要保证表面平整、无鼓包、漏筋的情况。
(边仰坡挂网)
六、工艺要点及技术要求
喷射混凝土前撬去表面松渣和欠挖部分,用高压风清除杂物。
喷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试运转,合格后进行喷射作业。
按照设计厚度利用原有部件如锚杆
外露长度等,也可在岩面上打入短钢筋,标出刻度,做为标记。
喷射混凝土中的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5mm,骨料级配宜采用连续级配;混凝土拌合料统一在搅拌站拌合,经水泥罐车运送至洞口,由车载式湿喷机进行作业;喷射时,送风之前先打开计量泵,送风后调整风压,使之控制在0.1~0.15MPa之间,若风压过大,粗骨料碰到围岩后会回弹;风压小,喷射动能小,粗骨料冲不进砂浆层而脱落,都将导致回弹量增大。
以混凝土回弹量小、表面湿润有光泽、易粘着为度来控制喷射压力。
喷射方向与受喷面垂直、等距喷射;若受喷面被钢筋网覆盖时,可将喷嘴稍加偏斜,但不宜小于70°。
对一次喷射厚度要严格控制,厚度过大会削弱混凝土颗粒间的凝聚力,使喷层因自重过大而大片脱落;厚度过小,则粗骨料容易弹回。
分次喷至设计厚度,两层喷射的时间间隔为15~30min。
影响喷层厚度的主要原因是速凝剂作用效果和气温。
为提高工效和保证质量,喷射作业应分片进行。
为防止回弹物附着在未喷岩面上影响喷层与岩面间的粘结力,按照从下往上施喷;喷前先找平受喷面的凹处,再将喷头成螺旋形缓慢均匀移动,保证混凝土层面平顺光滑。
喷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包括速凝剂的添加量)不仅要满足要求,而且速凝剂的凝结时间、与水泥的相容性、对强度的影响都要达到要求。
七、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
出现问题:
1、边仰坡喷射混凝土平整度外观质量较差。
2、喷射混凝土回弹量大。
解决方案:
1、从一线工人入手加强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以满足喷射混凝土平整度设计要求。
2、控制好风压,不能过大;控制好喷射角度,尽量垂直岩面喷射作业。
八、施工经验总结
1、边仰坡要边开挖边支护。
2、喷射砼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机器压力及喷射角度,合理控制好机器压力及喷射角度可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回弹量。
3、选择比较有经验的操作工人,对工人加强培训和现场指导。
九、小结
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开工以来,我项目部按照技术规范及总监办首件制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在监理工程师的参与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技术及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把质量关,根据各工序的不同技术要求,建立了不同层次的质量监督体系,使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都处于可控状态。
从缸房营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施工完成后的各项技术指标来看,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满足施工要求。
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施工人员加深刻了解隧道洞口边仰坡施工工艺,增强了其质量、安全意识。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
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中问题再次发生,保质、保量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