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的分类及其特点
抗生素,是指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其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β-内酰胺类: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此类属静止期杀菌剂。
常用的有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奈替米星、
西索米星及链霉素。
主要抗G- 杆菌,包括绿脓杆菌、肠杆菌科细菌、沙雷菌、
不动杆菌等。
其中阿米卡星作用最强。
抗G+ 球菌也有一定活性,但不如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
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以奈替米星作用最强,对结核杆菌以链
霉素最好。
对厌氧菌无效。
此类药物对听神经和肾有毒性作用,使用受到一定
的限制。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属广谱抗生素。
因常见致病菌多已耐药,现在仅用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
体及军团菌感染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属窄谱速效抑菌剂,抗菌谱与青霉素G 相似,主要为需氧的G+ 球菌、G- 杆菌及厌氧球菌。
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部分流感杆菌对此类药物敏感。
对绿脓杆菌、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无效。
新大环内酯类包括罗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相比,抗菌谱没有明显扩大,但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善和副作用减少是其明显进步。
阿奇霉素对G+ 球菌作用比红霉素差,对G- 杆菌比红霉素强,尤其对社会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致病菌、流感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军团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CAP 治疗的第一选择。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