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太极拳教案
第
2 次课
教 学 内 容 1、复习基本功法及简化太极拳第一组。 2、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二组:第四式至六式动作。 教学重点:搂膝拗步、倒卷肱 教学难点:以腰部转动带动上肢的技术,上下肢动作 的协调配合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复习基本功法和太极拳动作,使学生掌握并逐
渐提高完成第一组动作的质量。 2、学习第二组动作路线与方法,基本掌握正确的动作 要领 3、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兴趣,激发热爱优秀传统民族 文化的热情。 时 间 5 分 20 分
2)卷肱式 要点:立身中正,腰部与撤手展臂、卷肱推掌 动作协调配合。 三、复习简化太极拳第一组动作: 重点: 第一式:动作的平稳,上体舒松正直; 第二式:动作的连续过程; 第三式:定势的动作造型。 难点: 1、野马分鬓:重心转换技术和上下肢的配合 2、白鹤亮翅:重心转换技术 要求: 提高动作质量和熟练程度。 组织:同(图二)所示。
五) 手挥琵琶. 动作分解: 跟步松手、后坐挑掌、虚步合臂 教学重点:两臂的动作细节。 要点:前手推出时,身体不可前俯后仰,要松腰松 胯。推掌时要沉肩垂肘、坐腕舒掌,同时须与松腰、 弓腿上下一致。 搂膝拗步成弓步时, 两腿跟的横向距 离保持约 30 厘米左右。 (六) 左右倒卷肱 动作分解: 1)右倒卷肱: (手挥琵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内容安排与步骤 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次课任务, 4、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组织教法与要求 组织:如(图一)所示,全班学生成二列横队站立 ××××××××× ××××××××× ▲ (图一) 要点:集合队伍做到:快、静、齐,安排见习生随 堂听课。 要求:1、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要求 2、见习生认真观摩,进行适当活动 准备部分: 一、慢跑:约 200M 二、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饶环 3、扩胸运动 4、体转运动 5、体侧运动 组织、教法及要求同上次课。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1、教师先示范后领做 2、学生按节拍进行练习 要求:1、动作舒展,用力适度 2、充分活动开各部位的关节、肌肉,避免运动受 伤。 组织:如图二所示 ××××××××× ××××××××× ▲ (图二)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边领做边提示动 作要领 2、教师口令提示集体练习 组织:1、练习 1、2 成体操队形散开; 2、 练习 3、 呈集合队形, 5 前两排同学蹲下; 3、练习 4,把学生分成 4 各小组,在小组 长的带领下复习,教师巡回指导。
结束部分: 1、集合队伍 2、放松练习 3、课上小结 4、布置课外作业 5、师生再见 课后小结: 课下作业:
第
3
次课
教 学 内 容 1、复习基本功法和简化太极拳动作学过的动作; 2、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三组第七、八式动作。 教学重点:揽雀尾 教学难点:掤、捋、挤、按的手法技术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并逐渐提高完成动作的质量。 2、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简化太极拳第七、八式 动作 3、发展学生灵敏协调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对太极拳的 兴趣,激发民族主义的精神。
教法: 1、教师领做,集体练习; 2、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 进意见; 3、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 4、个别辅导,纠正错误。
四、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二组动作: 组织:同(图二)所示。 (四) 搂膝拗步 动作分解: 教法: 1) 左搂膝拗步: 转体落手、 转体收脚、 迈步屈肘、 1、教师示范动作 弓步搂推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 2) 右搂膝拗步: 后坐翘脚、 转体跟脚、 迈步屈肘、 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弓步搂推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个别辅导; 重点:腰的转动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难点:两手臂的运转路线 (接左图)
Hale Waihona Puke 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步推掌 2)左倒卷肱:转体撤手、提膝屈肘、退步错手、虚 步推掌 教学重点:步法的稳定与手法与眼神的配合 教学难点:步法、手法及眼神的协调一致 要点:前推手不要伸直,后撤手也不可直向回抽。 退步时走“之”字形,脚尖先着地,再慢慢全脚踏实, 避免使两脚落在一条直线上。最后退右脚时,脚尖外 撇的角度略大些,便于接做“左揽雀尾”的动作。
2、独立练习,记住自己还是很清楚动作要领 的式子。 3、集体答疑:教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意见。 4、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改进提高,个别 辅导,纠正错误。 5、找出 4——6 名学生练习,集体观摩后,集 体纠正不足之处。 四、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三组动作: (七) 左揽雀尾 动作分解:转体撤手、抱球收脚、迈步分手、弓 步棚臂、转体伸臂、转体后捋、转体搭手、弓步前挤、 后坐收掌、弓步按掌 要点:掤出时,两臂前后均保持弧形。两脚跟横 向距离不超过 10 厘米;两臂下捋须随腰旋转,仍走弧 线;挤的动作要与松腰、弓腿相一致;前按时,两手须 走曲线,手腕部高与肩平,两肘微屈。
××××××××× ×××××××××
▲ (图二) 要求: 0 队伍整齐,速度适中;左右转时成 90 角;在队伍 裂队慢跑时, 两路相对应的同学要用眼的余光观察 对方,以使整个队伍和谐统一
二、徒手操: ╳8 拍) (4 1)肩关节绕环 2)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 4) 髋关节活动 5) 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膝关节绕环 8)腕踝关节运动 9)全身运动
轴。弓步动作与分手的速度要均匀一致。膝盖不要超 过脚尖,两脚横向距离应该保持 10 —30 厘米。
教法: 完整示范—分解教学—完整教学 1、教师示范动作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 3、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 作,强调动作要领。 6、学生分组练习体会,教师个别辅导。
时 间 5 分 20 分
6、体前屈 7、下蹲运动 8、膝关节饶环 9、弓步压腿 10、仆步压腿
基本部分: 一、太极拳理论要求简要说明: 心静用意、内外放松、连贯圆活、身法中正、 弧形螺旋、配合呼吸 二、基本功法练习 1、桩功练习 2、太极步法练习 3、运臂练习:分靠式、搂按式、卷肱式
三、复习简化太极拳前两组动作: 复习重点: 步法的转换,在腰的带动下上下肢的协调配 合,动作规格的定位。 复习要求: 复习方法: 认真练习,相互帮助,听从教师及各小组长的指挥。 1、教师领做,集体练习 2——3 遍。
组织:如(图二)所示,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教师先示范,后领做,学生按节拍进行练习 × × × × × × × × × × × × × × × × ▲ 要求:1)动作舒展,用力适度 (图二)
2)充分活动各部位关节以避免运动损伤 基本部分: 一、学习太极拳理论: 太极拳的练习要领以及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 心静气和、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松腰 松胯、步随身换、虚实分明、用意不用力 二、基本功法的练习 1、太极步法练习 要求:动作连贯、稳定,上体正直。 2、运臂练习: 1)搂按式 要点:运臂与转腰要协调一致,连贯圆滑。 组织:如(图三)所示,学生成二列横队集合 ××××××××× ××××××××× ▲ (图三) 要求: 认真听讲, 争取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练习中。 组织:成体操练习散开队形 要求:迈步如猫行,注意重心变化的体会。
准备部分: 一、慢跑:约 200M 要点: 上课前教师与两个排头学生沟通练习方法及 路线标志点;练习前向全体学生说明及提出要求
二、徒手操: ╳8 拍) (4 1)肩关节绕环 2)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 4) 髋关节绕环 5) 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膝关节绕环 8)手腕踝关节运动 9)全身运动
组织:如(图三)所示,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教法:教师先示范,后领做,学生按节拍进行练习 × × × × × × × × × × × × × × × × ▲ 要求:1)动作舒展,用力适度 (图三)
2)充分活动各部位关节以避免运动损伤
基本部分: 一、简化太极拳的产生和结构特点 组织:如(图四)所示,学生成二列横队集合 简化太极拳是 1956 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从传统 ××××××××× 杨式太极拳简化编排而来, 姿势中正平稳, 动作舒缓, ××××××××× 幅度开阔,运动绵绵不断,行云流水。 ▲ (图四) 二、介绍太极拳运动的概况 要求:认真听讲,了解其来源及其特点。 1、 运动特点: 松静自然 、 意气相随 、 圆活合顺、 松紧适度、延绵舒缓 。 2、作用:强身健体、陶冶性情、文化教育、爱国 精神教育。 组织:如(图五)所示,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三、学习太极拳的基本功法、步型和步法 × × × × 1、基本功法 × × × × 1)无极桩 × × × × 要求:松静自然,调形、调息、调心。 2)升降桩 ▲ (图五) 要求:松腰坐胯,全蹲时上体保持正直,两肘 与两膝上下相合。 教法: 2、步型 1、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 1)弓步 2、教师领做,学生模仿练习。 要点:前腿弓,后腿绷,挺腰、塌腰。 3、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2)虚步 4、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动 要点:挺腰、塌腰,虚实分明。 作,强调动作要领。 3、步法 5、先学习弓步、虚步,后学习退步、进步,然 1)进步 2)退步 后再将步型和步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要求:迈步如猫行,脚步既轻灵又稳实。 步法练习, 可以帮助人练习太极拳的脚步动作及 身体的稳定性,还可以锻炼人的腿部力量。 4、运臂练习:分靠式 要求:上有靠劲、下有采劲,柔中寓刚,转腰运 臂协调一致。 四、学习简化太极拳:第一式至三式动作: (一) 起势 动作分解: 1)左脚开步 2)两臂前举 3)屈膝下按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微向后收,不要故意挺胸 或收腹。两臂下落和身体下蹲的运作要协调一致。 (二)左右野马分鬃、 动作分解: 1)左野马分鬃:抱球收脚、转体迈步、弓步分手 2) 右野马分鬃: 后坐翘脚、 抱球跟脚、 转体迈步、 弓步分手(3)左野马分鬃:后坐翘脚、抱球跟脚、转 体迈步、弓步分手 要点:两臂分开时要保持弧形。身体转动时要以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