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教版高一语文基础上册《读经典古诗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诗诵读比赛》

高教版高一语文基础上册《读经典古诗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诗诵读比赛》

漫步古诗林赛诗会——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广东东莞市信息职业技术学校周华莉一、活动背景(一)活动背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教学做”合一。

在活动中,有效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于语文实践中,实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

(二)教材分析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材选自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必修上册第六单元。

本教材面向未来,以就业为导向,紧扣大纲,重视“做中学、做中教”,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彰显职教特色。

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通过诵读,来培养学生的诵读和初级赏析能力,增加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品味。

本次实践活动,将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和赏析,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助推作用。

(三)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一级数控技术专业班,孩子们活泼机敏,乐于竞争,喜欢被认可,动手能力强,;但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弱,学习是“要我学”,推崇实践所得,不喜欢被强灌,对古诗词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又害怕深入学习。

语文素养是任何专业学生的基本素养,对学生影响深远;古诗词的学习熏染是学生修身养性的捷径。

学生喜欢美的事物,也喜欢优美的古诗词,只是缺乏深入领悟的方式方法。

学生厌倦传统的课堂教学,但新颖的方式很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多种形式的竞赛学古诗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

因此对本次活动有强烈的参与的欲望。

(四)活动描述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是赛诗会,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展示、交流阅读诗词情况,让学生读诗诵词,从中提高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

而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紧密结合教材,以课堂竞赛的形式,寓教于乐,由比一比、看一看、猜一猜、填一填、诵一诵、找一找、画一画、唱一唱古诗词几个环节组成,以期唤起学生学习、诵读、鉴赏诗歌的兴趣,在活动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21世纪所需要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1.认知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发学生阅读与鉴赏诗歌的兴趣。

2.能力目标:⑴通过分门别类缉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等活动,学习欣赏、吟诵、演唱古诗词以及选材组材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培养听、说、读的能力;⑵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能力,归纳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相互欣赏的意识的生成以及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的提高。

3、情感目标: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丰富多彩的文学形象,激发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树立自信心,培养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感受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培养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难点: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关键点: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和帮助的作用;教、学、思、悟、做一体。

三、活动要求(一)授课类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二)活动形式1、小组活动:以班内自然组为单位,搜集、整理、编辑、吟诵古诗词,以书画、小诗集、朗诵、吟唱等形式参加成果展示。

2、班级活动:用2个课时进行成果展示,举行漫步古诗林赛诗会。

(三)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驱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奖品(五)知识准备1、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活动范围的古诗词。

可以是首次接触的作品,也开始是自己学过的,尽量吃透作品,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诗词、设计活动。

四、活动步骤(一)第一阶段:活动准确阶段时间:5日1. 确定内容:编辑、朗诵、书画、音乐等。

以上各项,每位同学必须参与编辑古诗和朗诵古诗,其它则根据个人爱好和专长而定。

2. 成立小组、准备方向及内容编辑诗歌:按诗歌体载内容作家、时代等分类编排吟唱诗歌:每人能吟唱一两首古诗词书画:能据诗画画、并并用行草写出对应的诗句朗诵诗歌:能有感情地朗诵我们学过的诗词3.组建评委:本班科任教师4.教师指导:⑴明确活动目标及要求歌可利用朝读时间进行训练。

3.各组广泛地寻求老师的帮助,特别吟唱和书画方面,可请艺术老师帮忙。

4.各组长搜集整理本组内容(三)第三阶段:交流展示阶段◆授课年级、专业:高一级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数:36人◆课时:2节课◆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参与者:11级数控2班全体学生及相关老师◆活动过程:1.激趣导入屏幕上连续播放几幅描绘美丽景色的图片及音乐(《童趣》纯音乐)。

多么动听的旋律啊!多么优美的意境,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古往今来许多画家、诗人都用他们传神的画笔,优美的诗句来描绘大自然的景象。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打开关于古诗词的那扇记忆之门,感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景吧。

一起来画一画、看一看、猜一猜、填一填、诵一诵、找一找、唱一唱古诗词,进行古诗词赛诗会,好吗?(屏幕显示:漫步古诗词赛诗会。

)2.本次赛诗会的比赛规则:全班以自然组的形式分成四个小队;各代表队的基础分均为100分,然后按要求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最后以积分多少定胜负。

比赛设立三个奖项,即最佳合作奖,奖给得分最多的一个方队;最佳主持人奖1名;最踊跃参与奖4名,每个小队各1名。

希望大家团结协作、积极动脑、踊跃发言,因为你们才是这课堂的主人。

3. 主持人调动各组逐一展示小组成果⑴画一画、照一照——感受诗情画意。

大文学家苏轼曾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我觉得中国的古诗词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现在请大家看屏幕。

我将引领大家观看各队参赛的绘画及照片。

这轮比赛,你们都是评委,请注意评判除自己队作品以外的画或照片与所配的诗是否恰当,是否图诗并貌。

并丛中挑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一幅画和一张照片。

参与我们最后的举手表决。

制作最好的画或照片的队将加上20分。

现在请大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

(伴乐:《童趣》纯音乐)①各组代表展示绘画作品②通过多媒体进行对比③评委评出等级,推出优秀作品报请学校在宣传栏展览④每组按评选名次加20、15、10分。

⑵看一看——诗词荟萃(辑诗。

)①各组代表上台介绍本组的小诗本②评选:根据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创意设计、页面装饰等,由评委确定等级。

③优秀者报请学校展览④每组按评选名次加20、15、10分。

(伴乐:《童趣》纯音乐)⑶猜一猜——体会诗意(屏幕响起《我悄悄的蒙上你的眼睛》开头两句,屏幕随后显示字幕:猜一猜——体会诗意)屏幕显示具体要求:请看屏幕上有8个数字,每个数字打开后都是一幅配乐的画。

每队任挑2个数字,一题给本队,一题给其他队(任选一队),说说用哪首诗可以描绘出画面上的内容及诗意并把具体的诗句背出来。

全部正确加10分其他。

本轮结束后,小结分数。

他队回答对了,给他队加分,本队不扣分;他队答错了,本队加分,他队不扣分。

(配乐《琵琶语》)图一:有关梅花的古诗词均可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有关柳、童趣的古诗词均可图八⑷填一填——欣赏诗景《雨韵》纯音乐响起,屏幕显示:第四轮:填一填——欣赏诗景。

并显示具体要求:俗话说“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日春夜,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

第四轮便带领我们欣赏春景,要求在诗句的空白处填一种春花或春鸟的名称。

这是抢答题,题目一显示,即可抢答。

每队派两名选手作为抢答代表,抢到答题权后可由本队任一选手作答。

答对加10分,答错减10分,其他同学补充对错不算分。

犯规减10分。

请注意看题。

本轮结束后,小结分数。

1、草长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2、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村。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始盛开。

6、落花人独立,微雨双飞。

7、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

8、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花。

答案:莺;黄鹂、白鹭;红杏;杏花;桃花;燕;黄鹂;荠菜。

⑸诵一诵——感悟诗情响起《雨韵》纯音乐。

屏幕显示:诵一诵——感悟诗情。

显示具体要求:阅读古诗词要善于探究和体会诗人们的种种情怀。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春景是客观存在的,但诗人往往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

现在屏幕上有7张笑脸,请各队队长选一个,打开后根据提示的一种感情,也就是喜、怒、哀、惧、爱、恨、怜7种感情中的一种,来朗诵一首符合所提示感情的诗或词,要有题目,完整的诗句或词句,还要朗诵出感情。

5分钟内完成,按要求完成的加10分。

本轮结束后,小结分数。

⑹找一找——感受诗趣月意月景月情浓,诗句词句妙句多。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响起《琵琶语》的纯音乐,屏幕显示:找一找——感受诗趣。

)具体要求:要求各队在答题板上写出含有“月”字的诗句或词句,越多越好,限时5分钟。

写对一句加10分,不允许有错别字。

⑺唱一唱——吟唱诗歌K歌之王。

吟唱的诗有很多,主要有:《满江红》《明月几时有》《送别》《卜算子》《渭城曲》《无题》《虞美人》《月满西楼》等。

结束后,总计分数。

4、主持人及老师致结束语。

(配乐《出埃及记》)计算成绩,评选最佳,颁奖鼓励。

5、齐唱苏轼的《明月几时有》结束(配乐《明月几时有》)第四阶段:活动延伸◆将各组有代表性的书画、相片、小诗本进行校园展示。

◆为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对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激情保温,可以继续组织相关活动:1、古诗词手抄报比赛2、古诗词黑板报3、古诗词朗诵比赛4、古诗词创作比赛四、活动评价设计设计理念:要想评价一个活动进行得是否成功,就不仅要重视最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也就是过程的技能培养。

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我将传统式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化为多元化评价,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创设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我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考他们的最终成果展示来给出学生的成绩。

成绩既全面客观,又指导性强,学生很容易知道自己哪方面需要提高。

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评价方式。

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参与活动评价、问题解决能力评价2.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和反思相结合(1)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

(2)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