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崛起与大国国民应备的素养

中华崛起与大国国民应备的素养


1、独立人格
2、主体意识
4、自我实现
6、宽容精神
3、个性解放
5、个人尊严
8、平等精神
10、法治精神
7、自由精神
9 、民主精神
12、公民意识
14、健康意识。
11、人权意识
13、生命意识
伴随着中国大国地位的崛起,世界各国对于
中国所需承载的责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国崛
起首先是公民素质的崛起,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公 民需要具有与之相匹配的文明素养和行为规范。
为此,我们需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在加强道德文
明素养教育的同时,加强制度和法律建设,并唤 醒公民的自觉意识,通过媒体的协力引导和监督, 促使我国公民素质面貌发生较快的转变。
提高国民素质的措施 1、加强公民的基本道德教育。
提高公民素质,公民的道德教育是根本,而道 德教育的起点应该从儿童抓起,幼教是起点和源 头。公民素质从儿童期抓起,从小就要优化基础 知识的教育,包括品德、公德等社会性教育,养 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的良好心理 素质;在少儿中进行社会公德启蒙教育,在中小 学生中设立社会公德课,开展系统的教育。
国民素质的概念
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包括了很
多方面,具体可以分为三类八种:三类素
质是指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
八种素质是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 道
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提高国民素质是一 个伟大的工程,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而观念则是国民素质的 核心。而观念主要有:
2、培养洁身自好,严于律己的公民行为 文明社会的公民,不仅要具备良好的道德, 更需要 在日常行为中充分体现出来。每一位出
游的中国游客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真检点自
己的一言一行,谨言慎行,不要把自己的某些旧 习带到国外去。在整个旅游行程中,既要严格遵
守各国的相关法律和传统的习惯,又要通过自身
的良好形象向国外人民展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 给中国人的形象带来的深刻变化。
3、加强法制建设,为公民素质提高创造一个良好 的法律环境
加强法制建设,提倡法治,是培育良好公民 素质的必要条件。仅仅靠个人的道德情感与自律,
是难以使每个人都能够以社会利益为先、在保障
自身权益的同时顾及他人利益的。为此,应该通 过严格的制度建设,为公民素质的提高创造一个
良好的法律环境。
4、强化新闻媒体作用 要充分运用和调动各种新闻媒体的力量,广 泛深入地宣传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必要性、紧迫 性和重大意义,宣传我们党和国家在提高国民素 质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宣传 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道德行为规范,宣传在提高 国民素质中涌现出来的突出典型和重大成果,从 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抓素质教育、比素质提高、 学文明先进、创文明一流的强大舆论氛围。
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软国力」所包含的文
化、价值观、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在我们看来,所谓的大国就是物质文明和精 神文明都比较发达的国家。
中国具有五千年得历史,在历史的舞台上曾经是很
多国家的眼中的大国。而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 经受了太多的屈辱,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了一 个国家的硬件设施——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影响 到了一个国家的软件基础——精神文明。而直接反 映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程度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国民素 质。
但令人痛心的是在物质生活日益充裕的情况下,很多 优秀的国民素质在渐渐被遗失。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只有物质生活水
平到达一定程度了,素质才能提高,只有有了素质 提高的条件,才能提高素质。国民素质发展是一个
渐进发展的过程,较高的素质有利于物质社会的发
展。我们做为中国人该正视现实,中国改革开放25 年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但中国的文化却无法与 之相匹配,相反中国的文明却上升得缓慢,甚至在 下滑,我们正在丢失着自己的传统文明。
因此,在中国培育与大国地位相符的公民素质发展的道路
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各方协力,加快塑造公
民成为“精神与身体调和发达”的合格公民,再加上各种 “硬”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中国才会崛起成为一个真正意 义上的世界大国。
中华崛起与大国国民应备的素养
环境1301班
杨其磊20132124139 苏旭阳20132124110 王鑫20132124126 王俊20132124119
大国或强国,是指在国际体系中,在权力资源上
拥有显著优势的国家。权力资源,也称综合国力,
包括一国对他国施加影响所必备的物质性权力, 如军事能力、经济实力;以及非物质性权力,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