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政策解读分析目录1新基建国家政策标准解读2各省加紧落实部署“新基建”3新基建商机分析1.国家政策解读——“新基建”概念与内涵◼“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之后在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中,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3大方面范围一、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新基建”三大方面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5G 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高速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基建”七大领域1.国家政策解读——高层会议高度关注“新基建”时间会议相关内容2018年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2019年3月5日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市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着眼国家长远发展,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川藏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信网络建设,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实施,加强市政管网、城市停车场、冷链物流等建设,加快农村公路、信息、水利等设施建设2020年1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加快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2020年4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和消费升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8年底首次提出“新基建”这一概念,到2020年,高层频繁发声,对“新基建”给予高度关注,在最新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新基建”投资模式。
三要深化相关领域国际开放合作,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二要着眼国内需求,以应用为导向,挖掘我国市场规模巨大的潜能,积极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应用场景。
一要根据发展需要和产业潜力,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1.国家政策解读——“新基建”发展路径◼2020年4月28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和消费升级,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以“一业带百业”,既助力产业升级、培育新动能,又带动创业就业,利当前惠长远。
•创新投资建设模式,坚持以市场投入为主,支持多元主体参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强化服务。
•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为投资建设提供更多便利。
•瞄准产业升级和智能制造发展,引导各方合力建设工业互联网。
•适应群众数字消费新需求,促进网上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车联网、智慧城市等应用。
•推动通信与相关行业双向开放与合作,消除行业应用壁垒,为平台经济发展和行业开放融合营造良好环境,构建平台及其参与者互促共赢的生态。
•保障个人隐私和网络、数据安全。
明确投资模式:放开基建领域的市场准入,扩大投资主体,民间资本投入。
5G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新的生产体系和新的商业模式。
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成为消费的潮流,新基建既有利于消费回补扩容,也有利于促进消费升级,激发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迎来落地实践的加速期。
0102031.国家政策解读——“新基建”七大领域建设内容与市场规模领域建设内容市场规模5G 1、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等的升级、改造和储备。
2、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的基础网络设备研发与部署。
3、5G新型云化业务应用平台的部署,与新业务以及各种垂直行业应用的协同。
4、围绕5G的工业互联网新型先进制造网络环境。
如物联网云、网、端等新型基础设施,围绕车联网的车、路、网协同的基础设施等。
到2025年,5G基站投资达2.5万亿元,带动5G全产业链相关投资累计将超过5万亿元。
大数据中心1、机房楼、生产管理楼等数据中心基础配套设施。
2、传输光纤、互联网交换中心、数据服务平台等支撑数据中心发展网络及服务设施。
3、IDC业务部署与应用协同。
4、车辆网、卫星大数据等垂直领域的大数据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到2022年,预计新增投资1.5 万亿元,带动相关投资超3.5万亿元。
人工智能1、AI芯片等底层硬件发展。
2、通用智能计算平台的搭建。
3、智能感知处理、智能交互等基础研发中心建设。
4、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到2025年,预计新增投资2200亿,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
工业互联网1、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
2、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3、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
到2025年,预计新增投资超5000亿,带动相关投资超万亿元。
特高压换流站土建、电气设备安装、变电站扩建等。
到2025年,预计总投资规模将超5000亿,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1.2万亿。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充电场站、充电桩建设。
到2025年,预计投资规模将达到900亿,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2700亿元。
到2025年,预计投资规模约4.5万亿,带动相关投资累计超1.国家政策解读——“新基建”实施意义(一)支撑“两个强国”建设提供高速泛在的连接能力。
5G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数据连接能力;高铁、轨道交通、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足经济社会能源连接。
提供通用化平台型支撑服务。
通用人工智能平台以及大数据中心建设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载体与核心驱动力。
打造安全可控的基础网络体系。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足信息技术短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自研能力,对于我国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意义重大。
(二)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数字产业化。
“新基建”可全面促进信息技术的市场化应用,推动数字产业形成和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加速产业数字化。
“新基建”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的基础改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果。
(三)加速构建智慧社会加快推进社会治理智能化。
“新基建”促进市场监管、环境监管、政府服务、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有利于加速构建全面设防、一体运作、精确定位、有效管控的信息化社会治理体系。
加快推进民生应用智能化。
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基础,促进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对于进一步增进人民福祉意义重大。
目录1新基建国家政策标准解读2各省加紧落实部署“新基建”3新基建商机分析2.各省加紧落实部署“新基建”◼2020开年,中央大力号召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各省积极响应中央政策。
统计29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云南、四川未发布)、分领域相关行动方案和计划,其中:29个省提出加快推进5G 发展、23个省提出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21个省提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6个省提出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
加快推进5G 发展深化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大数据中心建设29个省23个省21个省6个省2.各省加紧落实部署“新基建”——加快推进5G 发展◼多地提出要培育高端高质的5G 产业体系,对通信基础设施实施“跨越式恶补”,构建开放融合的5G 应用生态,强基础、促应用、壮产业,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
围绕5G 建设相关要求,多地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包括设区市的中心城区基本实现5G 网络覆盖和商用,建设5G 基站和示范应用场景,形成与垂直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
基建◆加快布局5G 基站,同步落实5G 基站机房、电源、管道等配建工作平台◆大力发展5G 产业,积极布局建设5G 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数据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5G器件研发制造基地,打造应用软件研发基地,培育引进5G 企业应用◆开展5G 应用试点示范区建设,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示范区规划建设,推动机场、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及5G 网络热点地区有效覆盖、逐步实现5G 网络建设向县区延伸等2.各省对5G新基建政策支持:建站支持、资源支持、资金支持◼梳理21个省/地市政策,政府支持主要分为基站补贴、免费补贴、政府一次性资金支持、产业基金、资源开放支持五类。
➢基站补贴天津2万元/站、深圳1万元/站、广州3000元/站。
海南省、贵州省安排每年补贴1亿元。
➢电费补贴10省市出台相关政策。
包括直接资金补贴方式,江西19-21年每个基站补贴8000、5000、3000元、山西省对5G电费超额部分补贴等。
➢协调电力支持譬如5G项目电价新机制、推动电费直接交易、转供电改直供电等多项政策。
➢产业基金6省市明确加大5G产业基金投放力度。
➢政府一次性资金支持4省市明确提出5G相关企业的资金支持,资金规模从50-500万元不等。
➢资源支持6省市明确开放各类公共资源支持5G建设。
包括公路、铁路、桥梁、机场、校园、景区、公园等,在土地使用、电力接引、能耗指标、市政设施方面对5G基站、小基站、网络布设给予全力支持出台相关政策的省市数量各省纷纷推出5G加速政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广东、浙江、贵州等地均制定了相应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目的在于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
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着构建网络、平台、产业三大体系,提出通过升级改造工业企业内部网络、建设完善工业企业外部网络等措施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鼓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线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大力发展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和创新中心等措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行动推进应用创新生态建设◆通过创建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创新产业生态与业务模式、构建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等措施推进应用创新生态建设◼为抢抓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北京、上海、山东、广东、安徽、福建等多地提出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从支持项目建设、提升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建设支撑平台、推进应用示范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政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