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绩效评价常用方法

项目绩效评价常用方法

从绩效评价实践看:经过多年探索,中央和地方绩效评价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外部评价包括部门评价和财政 评价,主要委托第三方机构或依托本部门所属独立机构开展,与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广泛开展的绩效自评相辅相成。 2016年以来中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已经实现全覆盖,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预算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常态机制基 本建立,在指标体系、评价方法、操作规程、结果应用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为进一步修订完善《暂行办法》奠定了 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绩效评价工作中也出现一些突出问题,如有些绩效自评不实、得分虚高, 部分部门和地方外部绩效评价方法不统一、质量不高、结果应用软约束等,亟待出台新规定加以规范。
原理
在项目评价过程中,综合分析影响绩效目标实现、产出 与效果的内外因素,进行项目的绩效评价,具体需根据项 目情况确定分析因素。
第十一部分
调查问卷法
调查问卷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问卷法是国内外社会调查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问卷是指为统计和调查所用的、以设问的方式表述问题的 表格。问卷法就是研究者用这种控制式的测量对所研究的 问题进行度量,从而搜集到可靠的资料的一种方法。
(一)拓展了绩效评价范围。明确绩效评价范围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所有项目支出。政府投 资基金、主权财富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项目等绩效评价可参照执行。
(二)健全了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按照“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的原则开展,分为单位自评、部门评价 和财政评价三种方式,三者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单位自评由项目单位自主实施,即“谁支出、谁自评”,旨在落实资金使用单位绩 效主体责任,要求实现全面覆盖。财政和部门评价在单位自评基础上开展,评价对象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部门评价优先选择 部门履职的重大改革发展项目,原则上应以5年为周期实现部门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全覆盖。财政评价优先选择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项目,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实施期长的项目,对重点项目应周期性组织开展绩效评价。
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体系,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财 政部在开展实地调研,并广泛征求有关中央部门和各地财政部门等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多轮修改完善,修订形成了《办 法》。
二、主要内容
《办法》主要针对预算项目支出,共7章32条,主要包括:总则、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绩效评价的 组织管理与实施、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及公开、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新变化: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财政部解读
一、起草背景
近年来,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决策部署和预算法要求,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逐步深入,绩效 管理的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原《暂行办法》已经难以满足客观形势和实践工作的需要。
从法律和制度要求看:201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五十七条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都要 开展绩效评价;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对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结果 应用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提出“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实现绩效评价 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
第十部分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因素分析法,又称经验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 该方法主要指根据价值工程对象选择应考虑的各种因素, 凭借分析人员的知识和经验集体研究确定选择对象。该方 法简单易行,要求价值工程人员对产品熟悉,经验丰富, 在研究对象彼此相差较大或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比较适用。
第十二部分
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逻辑框架法(LFA)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 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价的方法。通过对项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全面的 了解与掌握项目的相关信息,并以定性化的评价,摆脱了某些指标难以量化的 窘境,灵活准确的反映了项目取得的成效。
第四部分
最低成本法
最低成本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最低成本法是指在绩效目标确定的前提下,成本最小 者为优的方法。
原理
通过制定各种可行的产出方案,并分析计算出各种方案 的总费用,然后对各方案总费用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其中 总费用最小的产出方案。
第五部分
公众评判法
公众评判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公众评判法是指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 等方式进行评判的方法。
项目绩效评价 常用方法探讨
项目绩效评价与绩效评价的概念
项目绩效评价
项目绩效评价是指对项目决策、准备、实施、竣工和运营过程中某一阶段 或全过程进行评价的活动。项目绩效评价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部门制 定的强制性标准;遵循独立、客观、科学、公正的原则;建立畅通、快捷的信 息管理和反馈机制。
绩效评价
项目实地考察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项目实地考察法是从人类学中借用过来的定性研究方 法。指为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 进行直观的,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
原理
1、要先明确考察的对象和目的。2、要注意了解事物 的总体与局部。3、要注意边考察,边分析,边记录。4、 要注意使用多种观察方法来观察。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中央部门为 实现其职能所确定的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 行结果所进行的综合性评价。绩效评价的过程就是将员工的收集工作绩效同要 求其达到的工作绩效标准进行比对的过程。
ONTENTS
第一部分 |成本效益分析法 第二部分 |比较法 第三部分 |因素分析法 第四部分 |最低成本法
第五部分 |公众评判法 第六部分 |标杆管理法
第七部分 |目标管理法 第八部分 |成本效益分析法 第九部分 |成本效益分析法 第十一部分 |调查问卷法 第十二部分 |逻辑框架法 第十三部分 |层次分析法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部分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成本效益分析是通过比较项目的全部成本和效益来评 估项目价值的一种方法,主要将投入与产出、效益进行关 联性进行比较分析。
原理
针对某项支出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运用 一定的技术方法,计算出每种方案的成本和收益,通过比 较方法,并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第二部分
比较法
比较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比较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 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认识事 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第七部分
目标管理法
目标管理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目标管理是指由下级与上级共同决定具体的绩效目标, 并且定期检查完成目标进展情况的一种管理方式,由此而 产生的奖励或处罚则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
原理
目标管理法属于结果导向型的考评方法之一,以实际产 出为基础,考评的重点是项目成效和结果。
第八部分
项目实地考察法
(三)完善了绩效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考虑到绩效自评、财政和部门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区别较大,为更具针对性且易于遵循 ,《办法》进行了分别规定。单位自评指标是指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指标,包括产出、效益、满意度等,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 合的比较法,对未完成绩效目标或偏离绩效目标较大的要分析并说明原因,研究提出改进措施,对由于年初指标值设定明显偏低造成 的,要按照偏离度适度调减分值。财政和部门绩效评价指标应全面反映项目决策、项目和资金管理、产出和效益,评价方法主要包括 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可根据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绩效评价标准 通常包括计划标准、行业标准、历史标准等,为体现绩效改进的原则,在可实现的条件下应当确定相对较高的评价标准。
(四)提高了绩效评价的科学性。一是为便于评价结果相互比较,《办法》对单位自评的一级指标权重进行了统一设置,要求同类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和标准应具有一致性,并对评价结果等级划分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二是为突出结果导向,财政和部门评价应优先 选取最具代表性、最能直接反映产出和效益的核心指标,原则上产出、效益指标权重不低于60%。三是为提高绩效评价工作质量和可 操作性,《办法》优化了评价工作程序,完善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参考框架和评价报告参考提纲。四是为确保绩效评价独立、客观、 公正,明确财政和部门评价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实施,并加强对第三方的指导和监督管理,防止“花钱买好”;部门委托第 三方开展绩效评价的,要体现委托人与项目实施主体相分离的原则,一般由主管财务的机构委托。
原则
(1)相关性原则,即设计的答案必须与询问问题具有相关关系。(2) 同层性原则,即设计的答案必须具有相同层次的关系。(3)完整性原则, 即设计的答案应该穷尽一切可能的、起码是一切主要的答案。(4)互斥 性原则,即设计的答案必须是互相排斥的。(5)可能性原则,即设计的 答案必须是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也愿意回答的。
第十三部分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指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 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 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原理
将决策问题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准则直至具体的备投方 案的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然后用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 法,求得每一层次的各元素对上一层次某元素的优先权重,最后再加 权和的方法递阶归并各备择方案对总目标的最终权重,此最终权重最 大者即为最优方案。(权重:因素或指标的相对重要性)
原理
选择评估分析的专家应具有普遍权威,问卷设置应科学 合理,抽样调查时应根据实际项目具体分析。
第六部分
标杆管理法
标杆管理法的定义与原理
定义
标杆管理法是指以国内外同行业中较高的绩效水平为 标杆进行评判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