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FU DAN J OURNAL(Socia l Sc i ences)N o.32010 #政治哲学研究#批判之批判:功利主义对罗尔斯的反驳姚大志(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长春130012)[摘要]20世纪70年代前后,罗尔斯和其他一些人对功利主义进行了批判,终结了其一统天下的地位。
对于这些批判,功利主义者做出了回应:针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三个主要部分,即第一个正义原则、第二个正义原则以及正义原则的证明,里昂斯、高西尔和哈桑依分别提出了批评。
[关键词]政治哲学功利主义罗尔斯正义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60年代,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法哲学领域,功利主义可以说是一统天下,处于不受挑战的统治地位。
罗尔斯(John Ra w ls)于1971年发表5正义论6,对功利主义进行了严厉批判。
罗尔斯的功利主义批判/一石二鸟0:从各个角度对功利主义提出批评,颠覆了功利主义的统治地位;不仅要把功利主义扫地出门,而且要把自己的正义观树立为功利主义的替代者。
此后,这种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便成为西方的主流。
虽然罗尔斯(以及其他一些人)的批判终结了功利主义一统天下的地位,但是并没有终结功利主义本身。
一些功利主义者不仅仍然信守功利主义,而且对这些批判做出了回应:一方面,他们抛弃了古典的/行为功利主义0,提出了更为精致的功利主义理论,如/规则功利主义0和/双层功利主义0等等;另一方面,他们对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展开了反击,特别是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进行了批判。
本文讨论功利主义者对罗尔斯的功利主义批判的批判。
一、自由原则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两个正义原则。
第一个正义原则是/平等的自由原则0;第二个正义原则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0,另外一个部分是/差别原则0。
罗尔斯将两个正义原则与功利主义进行了对比,以此来论证他的两个正义原则比功利主义更为优越。
对于罗尔斯,这种对比既是一种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也是一种对自己正义理论的证明。
在将第一个正义原则与功利主义进行对比时,罗尔斯指出,由于功利主义追求功利的最大化,所以,为了得到更大的功利总额或者平均功利,在原则上就会允许牺牲某些人的利益,甚至侵犯某些人的权利,剥夺某些人的自由。
批评者对功利主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批评,但罗尔斯的这种批评是最有力量的。
而且,罗尔斯通过/自由原则0来证明他的正义原则比功利主义更为优越。
功利主义者不同意罗尔斯的这种批评,对它提出了反驳。
里昂斯(Dav i d Lyons)认为,在/自由原则0的问题上,罗尔斯对其正义原则优于功利主义提供了两种论证:一种是/一致性论证0,一种是/契约论论证0。
里昂斯分别对罗尔斯的两种论证提出了批评。
[收稿日期]2009-11-20首先看/一致性论证0。
所谓/一致性0,是指正义原则与道德判断的一致。
在较早的5作为公平的正义6(1958)这篇文章中,罗尔斯就提出,与功利主义相比,他的正义原则同我们所深思熟虑的道德判断更为一致,例如,他的自由原则总是会谴责农奴制和奴隶制,而功利主义对待这种制度的态度则是开放的,即它有可能会容许这样的制度。
对此,里昂斯提出了反驳。
他认为,就这篇文章来说,自由原则并不能绝对地排除农奴制或奴隶制,因为罗尔斯的自由原则在某种情况下允许自由的不平等。
像其他社会基本善一样,假如能够使每一个人都受益,那么自由的不平等就能够得到辩护。
这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如果农奴制或奴隶制有可能为所有人带来更大的净收益,那么这样的制度就能够得到辩护。
也就是说,在逻辑上,罗尔斯的原则也会容许农奴制或奴隶制的存在。
里昂斯得出结论:/罗尔斯的原则与功利主义事实上没有什么区别。
0¹在5正义论6中,罗尔斯对早先的观点进行了修正,把自由与其他基本善区分开来,并赋予自由以优先性,这样自由原则看起来就可以把诸如农奴制和奴隶制这样的制度排除出去。
但是,里昂斯认为,从逻辑上看,罗尔斯的立场仍然与农奴制和奴隶制是相容的。
因为在5正义论6中,罗尔斯提出了两种正义观,即/特殊正义观0和/一般正义观0,前者适合于有利的条件,后者适合于不利的条件。
在有利的条件下,/特殊正义观0把自由与其他基本善区分开来并赋予自由以优先性。
然而在不利的条件下,按照/一般正义观0,自由与其他基本善是一样的,这样罗尔斯的观点就类似于5作为公平的正义6这篇文章的观点了。
关键在于/一般正义观0允许自由的不平等,而自由的不平等则会容许农奴制和奴隶制。
这意味着功利主义并不比罗尔斯的正义原则更有可能容忍农奴制和奴隶制。
º其次是/契约论论证0。
所谓的/契约论论证0是指原初状态的论证。
罗尔斯提出,在原初状态中,当事人一定会选择他的两个正义原则,而不会选择功利主义。
里昂斯认为,这种契约论的论证包含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假定了有利的条件,从而适用于/特殊正义观0;另外一个部分则没有这种假定,从而适用于/一般正义观0。
罗尔斯把这两个部分合为一体,以使原初状态中的当事人选择他的两个正义原则,而不选择功利主义。
里昂斯对罗尔斯的批评主要有三点。
第一,里昂斯指出,罗尔斯为了使人们更容易地选择他的两个正义原则,对原初状态的特征做出了一些规定,从而使它在与功利主义的比较中占有优势。
例如,当事人被允许知道他们能够从社会合作中受益,而不考虑功利主义适于发挥作用的其他情况;当事人不考虑所有分配问题,而只考虑涉及到社会基本结构的分配问题;当事人仅仅知道一般的信息,如社会理论的原理,而不能知道关于他们的社会、他们自身、他们的利益以及天赋的任何特殊知识等等。
在里昂斯看来,罗尔斯所设置的这些条件不仅把选择正义原则的问题简单化了,而且也确保了其结果具有罗尔斯所希望的道德性质。
»第二,在原初状态之各种条件的约束下,人们选择了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即/特殊正义观0,并且确定了自由的优先性。
但是,里昂斯认为,/特殊正义观0只适合于有利的条件,而不能直接应用于不利的条件。
这意味着只是在理想的条件下,自由的优先性才能得到保证,而当这种理想的条件不再存在的时候,自由的优先性就无法维持了。
把罗尔斯在原初状态反对功利主义的论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在理想条件下对/特殊正义观0的论证;另一个阶段是在非理想条件下对/一般正义观0的论证。
这样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在后一个阶段,自由并没有优先性。
¼第三,把契约论的论证分为两个阶段之后,就可以进行罗尔斯所从事的那种比较了。
在第一个阶段,里昂斯认为,直接拿功利主义与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相比较是不公平的,而应该允许功利主义者也利用罗尔斯所利用的全部优势(如各种理想的条件),这意味着我们不应该考虑所有条件下的功利主义,而应只考虑在最有利条件下的功利主义。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比较罗尔斯式的/秩序良好社会0与功利主义的/秩序良好社会0,前者是在有利的条件下由/特殊正义观0所支配的,后者的条件也相同。
在这种比较中,问题就改变了:不是功利主义是否在逻辑上同农奴制或奴隶制相容,而是功利主义在有利的条件下是否也会赞成这样的制度。
里昂斯认为,尽管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会赞成农奴制或奴隶制,但我们没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在第二个阶段,在不利的条件下,里昂斯用功利主义同罗尔斯的/一般正义观0相比较。
在里昂斯看来,这种比较的结果更为明确,两者在逻辑上同农奴制或奴隶制都是相容的,即罗尔斯的正义观并不比功利主义更有优势。
¹二、差别原则如果说通过第一个正义原则与功利主义的对比,罗尔斯试图证明他的正义理论在对待自由方面比功利主义更为优越,那么通过第二个正义原则(特别是差别原则)与功利主义的对比,他试图证明他的正义理论在分配正义方面比功利主义更为优越。
但是,从功利主义者的观点看,罗尔斯不仅没有证明差别原则比功利主义更为优越,而且他的差别原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差别原则引起的争议最大,而对差别原则的批评也基于各种不同的理由。
高西尔(Dav i d Gau t h ier)从功利主义立场对差别原则提出了批评,而这种批评集中于自然天赋上面。
这种批评的核心思想是:在差别原则的论证中,罗尔斯忽视了人们相互之间在自然天赋方面的差别,这是错误的。
罗尔斯是用契约论来证明差别原则的,即人们在原初状态中和无知之幕的后面选择了差别原则。
罗尔斯对差别原则有不同的表述。
在高西尔看来,在罗尔斯的各种表述中,最合理的一种是/词典式差别原则0:在一个具有不同阶层的社会里,首先,最大程度地改善处境最差者的福利;其次,为了处境最差者的平等福利,最大程度地改善次处境最差者的福利;如此类推以至最后,为了前面所有阶层的平等福利,最大程度地改善处境最好者的福利。
高西尔提出,在差别原则的推理中,有两种不同的立场:一种是原初状态的立场,人们在无知之幕的后面进行选择;一种是正义原则被选择并且无知之幕打开之后推理者的立场。
他认为,正义原则不仅应该在原初状态中和无知之幕的后面,在/我不知道我是谁0的情况下,被认为是可接受的,而且应该在无知之幕打开之后,在/我知道我是谁0的情况下,也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º高西尔试图证明,在无知之幕打开之后,由于实行了差别原则的社会制度没有对人们在自然天赋方面的差别给予适当的承认,所以他们不会认为这种制度是可接受的。
高西尔的论证颇为复杂。
他的论证分为两步:首先从罗尔斯的词典式差别原则出发,推论出另外一种更合理的词典式差别原则;然后从这种更合理的差别原则,推论出高西尔的原则,即/比例的差别原则0。
高西尔把分配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没有分配原则情况下的分配,一种是有分配原则情况下的分配。
前者也被罗尔斯称为/无协议点0或者/一般利己主义0。
在/无协议点0的情况下,人们遵循/一般利己主义0来尽其可能追求自己的利益。
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自然天赋,不同的天赋对追求利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无协议点0会为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福利水平。
这意味着分配是不平等的,即那些天赋更好的人们一般在社会上占有更高的地位和得到更多的收入。
现在的问题是就分配原则达成/协议0。
所谓分配,在高西尔看来,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分配所有的/基本善0,一种是分配由合作所产生出来的/基本善0,而正义的分配原则所适用的情况应该¹Ib i d.,pp.284-285.是后者。
高西尔把所分配的东西称为/社会剩余0(social sur p l u s),它们是没有社会合作就不会生产出来的东西。
这样,/协议0的内容不是如何分配所有的利益,而是如何分配/社会剩余0。
高西尔认为,可以有如下三种方式:¹第一,分配应该矫正不平等的自然天赋在一般利己主义条件下所导致的不平等结果,即按照词典式差别原则,对基本善的总量进行分配时,应使/最小份额0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