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PT:应用力、电、光、声、水和温度等物理学因素来治疗患者疾患的方法。
2.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特点和患者的功能状况,借助治疗器械和(或)治疗者的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和(或)被动运动的方式来改善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提高身体素质,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一中疗法之一。
二、填空:1.常规运动疗法技术一般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
2.运动时必须克服外界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称为抗阻运动;助力运动的完成,部分借助于器械帮助,部分由患者来完成;被动运动是由外力完成的运动。
3.运动疗法根据动力的来源分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
4.被动运动是由外力完成的运动;运动时必须克服外界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称为抗阻运动。
三、问答题:1.简述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及临床应用范围。
答:治疗作用(1)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功能。
(2)增强心肺功能。
(3)促进代偿功能的形式和发展。
(4)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5)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
临床应用范围:(1)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
(2)运动器官疾病如四肢骨折或脱位。
(3)内脏器官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4)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
(5)其他:肿瘤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艾滋病、戒毒后等。
2.简述运动疗法的实施原则。
(1)运动治疗的方案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
(2)制定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情况个别对待、明确运动强度。
(3)运动训练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与全身运动相结合。
(4)治疗活动内容要有新鲜感,能调动患者主动训练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
(5)坚持长期训练,不可随意间断,提高训练效果。
(6)治疗中要密切观察病情,看是否有不良反应,是否已达到治疗要求,对不能达到要求的要查明原因。
(7)工作中要做好记录,定期总结。
(8)治疗前应把治疗内容向患者讲解清楚,争取患者注动配合。
(9)治疗中医务人员应态度很和蔼,语言亲切,语调坚信肯定,这样有利于患者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
(10)在具体治疗中,要重点注意新患者和病情较重患者,但也不能轻视老患者,训练时可新老患者成组搭配,互相帮助。
(11)训练场所要光线充足、整洁,各种器械要安放有序,用后要归还原位,并随时检查维修。
3.常用运动方法有哪些?答:(1)被动活动:由治疗师徒手或借助器械对患者进行的治疗活动,患者不做主动活动(2分)。
(2)主动辅助活动:在治疗师帮助或借助器械情况下,由患者通过自己主动的肌肉收缩来完成的运动训练(2分)。
(3)主动活动:既不施加外来辅助,也不给予任何阻力的情况下,有患者自己主动完成的动作(2分)。
(4)抗阻活动:在治疗师用手或者利用器械对人体施加阻力的情况下,由患者主动地进行抗阻力的活动(2分)。
(5)用被动或主动的方法,对身体局部进行强力牵张的活动(2分)。
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进行被动运动时,哪一项动作是不正确的?( D )A.在进行过程中可对关节稍加牵拉 B.在活动最后应对关节稍加挤压C.进行被动运动时可允许有轻微的疼痛D.瘫痪病人被动运动顺序应从肢体远端至近端E.身体不参与活动的部分应给予适当支托2.下面哪一项最能反映助力运动?( C )A.患者完全借助外力的辅助才可完成运动B.患者借助自身其他肌肉替代完成的运动C.患者主动最大努力地用力后,外力辅助下完成的运动和动作D.患者的肌力已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时,进一步借助外力帮助完成的运动E.助力运动的力量完全来源于治疗师提供3.下列有关被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动作 B.同时牵伸相应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C.使肢体反复屈伸时,可改善肢体血液循环D.外力来自于人力或机械 E.患者无法自我完成4.以下哪项不属运动疗法的内容:(D )A.ROM训练B.肌力训练C.平衡训练D.日常生活动作训练E.步行训练5.运动疗法主要包括:( A )A.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促通技术 B.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C.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训练 D.关节活动度,耐力、步态、促通技术E.以上都不是6.运动疗法的治疗原则是:( C )A.运动量应一次性达到最大量 B.有针对性选择某一运动疗法C.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训练 D.不需要全身性耐力 E.以下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7.根据能源的消耗,可将运动疗法分为:( CDE )A.主动运动 B.被动运动 C.放松性运动D.力量性运动 E.耐力性运动8.根据动力来源,可将运动疗法分为:( AB )A.主动运动 B.被动运动 C.放松性运动D.力量性运动 E.耐力性运动9.运动疗法的适应证有:( ABCDE )A.神经系统疾病 B.运动器官疾病 C.内脏器官疾病D.代谢障碍疾病 E.肿瘤术后10.下列哪些情况不适宜做全身性运动治疗( ABCDE )A.发热 B.脏器功能失代偿 C.大出血倾向D.剧烈疼痛 E.疾病急性期11.应用运动疗法的原则是:( ABCDE )A.持之以恒 B.循序渐进 C.个别对待 D.及时调整 E.掌握好适应证12.根据运动疗法的目的,运动治疗项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BCD )A.耐力性项目 B.力量性项目 C.放松性项目D.矫正性项目 E.球类项目13.运动疗法的相对禁忌证是:(ABCD)A.感染性疾病 B.发热 C.器官功能失代偿D.严重衰弱 E.关节功能障碍第二章常规运动疗法技术第一节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一、名词解释:1.关节活动范围(ROM):正常关节的活动均有一定的角度范围称为关节活动范围。
2.RICE:为防止损伤后软组织粘连,常用RICE法进行处理(1分)。
即休息(rest)、冰敷法(ice)、压缩(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2分)。
二、填空:1.防止神经肌肉性挛缩造成关节活动障碍的等长运动训练方法有绞木棒石膏法、石膏绷带更换法、衬垫补加法。
2.为防止损伤后软组织粘连,常用RICE法进行处理,RICE即休息、冰敷、压缩、抬高。
3. 限制关节活动范围的生理因素主要包括:拮抗肌的张力、软组织相接触、关节的韧带张力、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骨组织的限制.三、问答题:1.简述维持与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答:适应证:①用于能引起关节挛缩僵硬的疾病,例如:骨折固定后、关节脱位复位后、关节炎患者。
②肢体瘫痪:如脊髓损伤后的四肢瘫、截瘫等。
禁忌证:①肌肉、肌腱韧带有撕裂。
②骨折未愈合。
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或皮肤手术后初期。
④心血管患者不稳定期。
⑤深静脉血栓。
⑥关节旁的异位骨化。
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述哪项不属关节活动度训练疗法:(B )A.被动运动B.平衡训练C.主动运动D.牵张运动E.主动辅助运动2.下列哪项不是牵拉练习的禁忌证( D )A.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 B.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 C.严重骨质疏松D.软组织挛缩E.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剧痛3.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主动辅助ROM训练:( B )A.用于能完成主动运动的患者 B.用于患肢不能充分完成主动运动者C.不能进行主动运动者 D.用于牵张缩短的软组织 E.用于纠正关节僵直患者4.下列哪项不是牵拉的目的:( C )A.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 B.降低肌张力C.增加肌力 D.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E.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5.恢复已强直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应采用( E )A.被动运动 B.助力运动 C.抗阻运动 D.手法按摩 E.手术治疗6.下列关于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描述,错误的是:( D )A.以患处关节主动运动为前提B.通过徒手帮助完成关节活动C.以患者主动用力为主D.只给予完成动作的最大助力E.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7.肌肉收缩时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称为:(B )A.等张运动 B.等长运动 C.等速运动 D.放松运动 E.用力运动8.肌内收缩时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但肌纤维长度缩短或延长称为:(A )A.等张运动 B.等长运动 C.等速运动 D.放松运动 E.耐力运动9.耐力性运动的主要目的是:(C)A.增强肌力 B.增加关节活动度 C.增加心肺功能D.增加抗力能力 E.增加柔韧性(二)多项选择题:7.软组织牵拉技术属于:(AB )A.主动运动 B.被动运动 C.协同运动 D.主动助动运动 E.联合运动8.牵拉技术适应证包括:(ABCD )A.软组织痉挛 B.软组织粘连 C.疤痕D.关节活动范围降低 E.急性软组织损伤9.牵拉技术禁忌证包括:(BCDE )A.轻度骨质增生 B.结核 C.未愈合的骨折D.肌肉韧带损伤 E.组织内有血肿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E )A.牵拉前先评估患者并了解牵拉的实际价值B.牵拉时患者的姿势尽量保持在功能位C.牵拉力量的方向应与肌肉紧张或挛缩的方向相反D.适量牵拉肌力弱的肌肉 E.避免过度牵拉已长时间制动的肌肉第二节关节松动技术一、名词解释:1.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师利用较大的振幅、低速度的手法在关节的可动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属于被动运动范畴,治疗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以达到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的目的。
2.生理运动:生理运动是指关节在其自身生理允许范围内发生的运动。
3.附属运动:附属运动指关节在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发生的运动。
是关节发挥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一种运动,通常是一种被动运动。
4.治疗平面:是一个垂直于一条由旋转轴至关节凹面中心的线的平面。
亦即平行于关节面,垂直于关节轴心的假象平面。
二、填空:1.关节松动术是一种被动运动,这种被动运动大致分为两类即松动术和徒手操作术;前者运动方式为被动的快速振动或被动的持续牵张,后者包括两种操作即推进和徒手操作。
2.生理运动是指关节在其生理活动允许范围内发生的运动;关节在生理范围之外、解剖范围之内完成的一种被动运动称之为附属运动。
3.关节松动术主要用于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以利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关节松动技术将操作时手法分为 5 级。
三、简答题:1.试述髋关节牵引的松动操作程序(患者体位、治疗师体位、松动手法)。
患者体位:髋关节休息位:即屈曲30°,外展30°,稍外旋,膝关节伸直。
治疗师体位:站立于治疗床尾端,用布带套在治疗师躯干及患者的足踝部。
松动手法:治疗师身体向后仰,牵拉患者的下肢,做长轴牵引。
假如患者膝关节屈曲位,不能伸直时,治疗师可双手环抱股骨髁上部位,身体后仰,给予向尾端方向的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