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社会培训版

金融学概论教学大纲-社会培训版

金融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开设背景
《金融概论》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是证券投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业务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

是证券投资专业的主干课程。

《金融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进行学习,具有高中及同等学历的学生均可学习本课程。

该课程适合证券专业及财经类学生学习。

二、课程培训目标
《金融概论》是财经类其他各专业必修的基础理论课。

它以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理论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金融制度,以现代信用货币与货币制度为主线,阐述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宏观调控、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理论与实务。

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和掌握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金融概论》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因此,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培训时间
节假日及周末时间上课
四、课程培训内容提纲及时间分配
(一)课程内容
1.货币与货币制度
主要阐述货币的产生、发展。

货币的职能以及货币制度的类型及主要特点。

2.信用与资金借贷
该部分主要是有关信用产生、发展、类型以及各自的特点。

着重阐述了现代信用制度的基本形式以及信用工具。

3.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的发展。

金融机构体系形成;主要金融机构的特点及业务。

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5.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

6.金融市场与金融交易
金融市场的构成;金融工具的发行与流通;金融工具交易的价格与收益风险。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概念、类型及测算;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的成因及对策。

8.外汇与汇率
外汇概念、汇率的种类、汇率制度;外汇交易的种类、
9.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的相关概念、
国际收支理论基本理论
10.国际储备
国际储备的构成、国际储备的管理
(二)教学基本要求
1.货币与货币制度
(1)熟练掌握铸币、本位币、格雷欣法则、无限法偿、货币制度、纸币流通规律等的基本概念;
(2)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发展的历史;
(3)理解货币的各种职能;掌握货币职能的特点与作用;
(4)掌握货币流量和货币存量的测算方式及货币的创造;
(5)熟悉货币量的概念和货币各层次的范围;
(6)了解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货币制度演变的原因。

2.信用与资金借贷
(1)正确理解信用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

(2)掌握各种信用形式及其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3)理解利息的性质、利率主要分类;
(4)掌握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5)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信用、票据等。

能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分析。

3.金融机构
(1)理解金融机构的含义和职能,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2)掌握各主要金融机构的特点及业务;
(3)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1)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目标;
(2)熟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运作;
(3)掌握商业银行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4)掌握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利率风险管理的方法;
(5)理解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5.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
(1)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特征和职能,熟悉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2)了解货币政策的一般概念,包括货币政策的定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及其目标的选择;
(3)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发挥作用,影响中介目标,最后实现最终目标;
(4)理解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6.金融市场与金融交易
(1)准确识记本章的基本概念:金融市场、投资基金,掌握基本知识点;
(2)了解金融市场的构要成素与分类方法,理解金融市场的地位与
主要功能;
(3)掌握金融工具的基交易方式和交易价格的确立;
(4)掌握金融交易的收益和风险评估方法。

7.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正确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掌握测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主要指标。

(2)重点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能分析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3)能正确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全面、合理地评价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深入理解通货紧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要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措施。

8.外汇与汇率
(1)掌握外汇与汇率的含义
(2)理解汇率的决定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能够运用所学的汇率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汇率问题
(4)了解外汇业务的种类
9.国际收支
(1)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2)了解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
(3)运用国际收支理论分析各国国际收支状况。

10.国际储备
(1)理解国际储备的含义;
(2)区分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
(3)了解国际储备的供求;
(4)掌握国际储备的管理原则及管理方法。

四、学时分配
五、课程培训参考书
《金融基础》魏永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货币银行学》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学概论》刘建波清华大学出版社
《货币银行学》艾洪德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考核方式
书面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最终课程成绩采用百分制,主要分为考勤情况(10%)、课堂提问成绩(5%)、完成作业(5%)、课题笔记(10%)、期末考试(70%)。

七、课程培训讲师介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