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三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 第3讲 平面向量课件 理.pptx

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三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 第3讲 平面向量课件 理.pptx


(2)(2017届福建连城县二中期中)已知平面向量a=(1,2),b=(-2,m),
且a∥b,则2a+3b等于
A.(-5,-10) C.(-3,-6)
√B.(-4,-8)
D.(-2,-4)
解析 因为a=(1,2),b=(-2,m),且a∥b, 所以m+4=0,m=-4,2a+3b=2(1,2)+3(-2,-4)=(-4,-8), 故选B.
思维升华 对于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要先选择一组基底,同时注意平面 向量基本定理的灵活运用.
思维升华 解析 5 答案
(2)(2017 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O 为△ABC 内一点,且 2O→A+O→B+O→C=0,
A→D=tA→C,若 B,O,D 三点共线,则 t 的值为
√A.13
1 B.4
1 C.2
A.2 2
√B. 17
C. 15
D.2 5
解析 向量 a,b 满足|a|=1,|b|=2,a-b=( 3, 2),
可得|a-b|2=5,即|a|2+|b|2-2a·b=5,解得a·b=0. |a+2b|2=|a|2+4|b|2+4a·b=1+16=17,
所以|a+2b|= 17.故选 B.
思维升华 可以利用数量积求向量的模和夹角,向量要分解成题中模和
思维升华 23 解答
跟踪演练3 已知平面向量a=(sin x,cos x),b=(sin x,-cos x),c= (-cos x,-sin x),x∈R,函数f(x)=a·(b-c). (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减区间;
25 解答
(2)若 f α2= 22,求 sin α 的值.
12
例 2 (1)(2017 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联考)若等边△ABC 的边长为 3,平
面内一点 M 满足C→M=13C→B+12C→A,则A→M·M→B的值为
√A.2
B.-125
15 C. 2
解析 因为A→M=C→M-C→A,M→B=C→B-C→M,
D. -2
则A→M·M→B=13C→B-12C→A23C→B-12x.
若cos x=0,则sin x=0,与sin2x+cos2x=1矛盾, 故cos x≠0. 于是 tan x=- 33. 又 x∈[0,π],所以 x=56π.
22 解答
(2)记f(x)=a·b,求f(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对应的x的值. 解 f(x)=a·b=(cos x,sin x)·(3,- 3)=3cos x- 3sin x=2 3cosx+π6. 因为 x∈[0,π],所以 x+π6∈π6,76π, 从而-1≤cosx+π6≤ 23, 于是,当 x+π6=π6,即 x=0 时,f(x)取得最大值 3; 当 x+π6=π,即 x=56π时,f(x)取得最小值-2 3.
即A→M·M→B=29C→B2-12C→A·C→B+14C→A2=2-94+94=2,故选 A.
思维升华 数量积的计算通常有三种方法:数量积的定义,坐标运算,
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思维升华 解析 13 答案
(2)(2017 届河北省衡水中学六调)已知向量 a,b 满足|a|=1,|b|=2,a-b
=( 3, 2),则|a+2b|等于
夹角已知的向量进行计算.
思维升华 解析 14 答案
跟踪演练 2 (1)(2017·全国Ⅱ)已知△ABC 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P 为
平面 ABC 内一点,则P→A·(P→B+P→C)的最小值是
A.-2
√B.-32
C.-43
D.-1
解析 15 答案
(2)(2017 届湖北重点中学联考)已知向量 a,b 满足|a|=2,|b|=1,a 与 b 的 夹角为23π,则|a+2b|=__2__. 解析 因为|a|=2,|b|=1,〈a,b〉=23π, 故a·b=2cos〈a,b〉=-1, 则(a+2b)2=a2+4a·b+4b2=4-4+4=4,即|a+2b|=2.
解析 20 答案
热点三 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 平面向量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具有代数形式和几何形式的“双重型”, 高考常在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的交汇处命题,通过向量运算作为题目条件.
21
例3 (2017·江苏)已知向量a=(cos x,sin x),b=(3,- 3 ),x∈[0,π]. (1)若a∥b,求x的值; 解 因为 a=(cos x,sin x),b=(3,- 3),a∥b,
专题三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
第3讲 平面向量
1
热点分类突破 真题押题精练
2

热点分类突破
3
热点一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1.在平面向量的化简或运算中,要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选好基底,变 形要有方向不能盲目转化. 2.在用三角形加法法则时,要保证“首尾相接”,结果向量是第一个向 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终点所得的向量;在用三角形减法法则时, 要保证“同起点”,结果向量的方向是指向被减向量.
2 D.3
思维升华 运算过程中重视数形结合,结合图形分析向量间的关系.
思维升华 解析 7 答案
跟踪演练 1 (1)(2017·河北省衡水中学三调)在△ABC 中,A→N=14N→C,P 是直
线 BN 上的一点,若A→P=mA→B+25A→C,则实数 m 的值为
A.-4
√B.-1
C.1
D.4
解析 9 答案
4
例 1 (1)(2017 届河南息县第一高级中学检测)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
线分别为 AC,BD,且A→E=2E→C,点 F 是 BD 上靠近 D 的四等分点,则
A.F→E=-112A→B-152A→D
B.F→E=112A→B-152A→D
√C.F→E=152A→B-112A→D
D.F→E=-152A→B-112A→D
解析 11 答案
热点二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1.数量积的定义:a·b=|a||b|cos θ. 2.三个结论 (1)若 a=(x,y),则|a|= a·a= x2+y2. (2)若 A(x1,y1),B(x2,y2),则|A→B|= x2-x12+y2-y12. (3)若非零向量 a=(x1,y1),非零向量 b=(x2,y2),θ 为 a 与 b 的夹角, 则 cos θ=|aa|·|bb|= x21x+1x2y+21 yx122y+2 y2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