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剂与还原剂》课件
非金属单质: F2、 O2、Cl2、Br2、I2、S等
氧 化
高价态的含氧酸:HNO3、浓H2SO4、HClO4等
剂 含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KMnO4、FeCl3,KClO3等
金属单质:K、Ca、Na、Mg、Al等
还 原
非金属单质:H2、C等
剂 含低价态元素的化合物:CO、 SO2、H2S、FeCl2、KI、
C.电子的得失或偏移 D.氧原子的得失
4. 下列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 是( C ) A.氯气与氢气混合点燃 B.氯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 C.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表示:
步骤:①标价态、②连双线、③注得失 (1)、双线桥法:
注意:得失电子数一定要相等 化合价降低,得x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2. 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
实现的是( D )
A.HCl→H2
B.CO2→CO
C.Fe2O3→Fe
D.Br-→Br2
3.根据反应方程式
①2Fe3+ + 2I- ==== 2Fe2+ + I2 ②Br2 + 2Fe2+ ==== 2Br- + 2Fe3+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B )
不正确。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得失电子
的多少无关,只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 有关。
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间价态两性全。
氧化性 具有
氧化剂 生成
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 特征
化合价升降 实质
电子转移
还原性 具有
还原剂 生成
氧化产物
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1.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失电子的物质作氧化剂 B.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还原剂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失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
7. Fe + CuSO4 === FeSO4 + Cu
是不是氧化
8.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还原反应?
得氧,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
Fe2O3 + 3CO =△= 2Fe + 3CO2
失氧,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还
氧
↑ 化合价
↓
↑ 电子
↓
↑ 发生的反应 得到的产物
↓
↑ 剂 ↓
升失
氧
还
失电子或电子 对偏离
得电子或电子 对偏向
本质
化合价升高 化合价降低
特征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被氧 化,同时有元素被还原 B.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难失电子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既可能被氧化, 也可能被还原
实验方案:往稀H2SO4中加入Fe粉,观察现象。 现象:铁粉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 溶液由无色变成淡绿色 结论:铁单质有还原性 Fe + 2H+ == Fe2+ + H2↑
探究二: Fe3+的氧化性
实验方案:往FeCl3溶液中加入Fe粉 2 FeCl3+Fe==3FeCl2(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思考:往FeCl3溶液中加入Cu粉,会有什么现象?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化合价升高
特别提醒: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与得失电子多 少没有关系
3.从化合价高低认识氧化性和还原性
【想一想】判断下列物质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
还原性
既具有氧化性 又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
-2 0 +4
+4
+4
H22S S
SO2 H2SO3 Na2SO3
+6 HH22SSOO44((浓浓))
电子得失 电子偏移
都属于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的化学反应。
还原反应:得到电子的化学反应。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氧化反应
【概括·整合】
元素化2Na + Cl2 =点==燃== 2 NaCl
点燃
H2 + Cl2 ===== 2HCl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碳棒上有紫红色固体析出
〖观察.思考〗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CuSO4 溶液
指针偏转
e-
e-
G
e-
e-
Fe C
Cu Cu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 发生氧化反应
0 +2
+2
0
Fe+CuSO4=FeSO4+Cu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 发生还原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实验试剂:
铁粉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氯水 锌片
铜片
稀硫酸
稀硝酸
KSCN溶液
[方案设计]
1、Fe——还原性 选:H2SO4、 HNO3、FeCl3
2、 FeCl3——氧化性 选:Cu、Fe、Zn
3、 FeCl2——氧化性 选:Zn
4、FeCl2——还原性 选: HNO3 、氯水
探究一:铁单质的还原性
秘 诀 高价氧化(性)、低价还原(性)、中间价态两性全。
总结归纳: 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 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如:
MnO2
+
4H+
+
2Cl-
△ =====
Mn2+
+
Cl2↑+
2H2O
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化合价升高,失x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升高,失2e-
Fe + CuSO4 == FeSO4 + Cu
化合价降低,得2e-
(2)、单线桥法: x e-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2e-
Fe + CuSO4 == FeSO4 + Cu
单线桥法直观反映: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课本53页)
+2 FeO(黑色)
化合物 (化合态)
+3
氧化物 Fe2O3 (红棕色) +2 +3
Fe3O4 (可看成FeO•Fe2O3 ) +2 Fe(OH)2(白色↓)
氢氧化物 +3
Fe(OH)3(红褐色↓)
+2 +2 亚铁盐 FeCl2 FeSO4
盐
铁盐
+3 +3 FeCl3 Fe2 (SO4 ) 3
磁铁矿 磁铁矿
△ 3. CuO + H2 ==== Cu + H2 O
△ 4. Fe2O3 + 3CO ==== 2Fe + 3CO2
共同特点: ①得失氧元素 ②元素化合价变化
5. NaCl + AgNO3 === NaNO3 + AgCl↓ 高温
6. CaCO3 ===== CaO + CO2↑
得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
2FeCl3+Cu==2FeCl2+CuCl2 结论: Fe3+具有氧化性 氧化性比较:Fe3+ > Cu2+ > Fe2+
探究三、 Fe2+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实验1:往FeCl2溶液中加入锌粉 Zn+ FeCl2==ZnCl2+Fe(溶液有浅绿色变为无色) 实验2:往FeCl2溶液中先加硫氰酸钾溶液再滴加氯水 2FeCl2+ Cl2== 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红色) 结论: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黄黄铁铁矿矿
赤铁矿
铁矿石 铁矿石
三氧化二铁
铁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
高温 高温 高温
4Fe(OH)2+O2+2H2O
=4Fe(OH)3
现象: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 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2Fe(OH)3=△=Fe2O3+3H2O
4Fe(OH)2+O2+2H2O = 4Fe(OH)3
活动 ·探究
Fe
FeCl2
第3节 氧化剂和还原剂
【知识回顾】
基本反应类型
化
学
反 应
是否得失氧元素
类
型
是否有离子参与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交流·研讨:下列反应中哪些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点燃 1. C + O2 ===== CO2
△ 2. 2Cu + O2 ==== 2CuO
Cl2 + 2I- = 2Cl- + I2
则:氧化性: MnO2> Cl2> I2> H2SO4 还原性: SO2 > I- > Cl- > Mn2+
思考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 Al 能失去
3mol e-,而1mol Na 仅能失去1mol e-,所以还原 性Al>Na”。这一说法是否正确?
Fe + CuSO4 == FeSO4 + Cu
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