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人教版.pptx
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6人口城市与交通课件人教版.pptx
A.人口出生率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 B)
【解析】 第1题,2001-200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5~9岁, 1991-199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15~19岁,1981-1985年出生的人在 2010年是25~29岁,1971-1975年出生的人在2010年是35~39岁,据图 可知,这四个年龄段育龄妇女人数35~39岁最多,说明当时出生率最 高,D正确,故选D。
青壮年人口迁移: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 (3)看年龄分布特点老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
青少年人口迁移: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4)看性别与文化素质差异 重工业发达地区,往往吸引大量男性人口迁入;而轻工业发达地 区,则对女性人口迁移吸引力较大;文化素质高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 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口大量迁入地区,一般劳动 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人口问题表现、原因、影响及对策
表现
原因
影响
措施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
①粮食供给不足;②教
水平低,需要的劳动
人口
育、就业问题突出;③ 主要是实施计划生
力多;②社会保险和
增长
人民生活贫困化;④人 育政策,降低人口
福利制度不完善;③
过快
口素质偏低;⑤产生持 自然增长率等
政治独立、经济发展、
久的环境压力等
要点提炼 一、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分析: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口 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有弊, 如下图所示:
二、人口问题 1.人口问题的判断 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 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 题的判断,经常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 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 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 口问题进行判断。
典例剖析 典例1 (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 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第3题,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变化,即20年后的变化。该市 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 岁、5~9岁,图中这部分人数量少且较长时间人数少,且10~14岁的人 也较少;因此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B正确。人口 出生率逐渐增加趋势不明显且不一定是逐渐增加,A错误。2010-2030 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2025年即15年后进入育龄年龄的人2010年是 6~14岁,这部分人2010年数量较少,不会再2025年出现生育高峰,C错 误。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多,生育政策较宽松,且图中信息不足以判断其 人口总量减少且20年期间不一定是逐渐减少,D错误。故选B。
①战争;②人口迁移;③
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
人口
产业结构;④养老保障机
管;大力发展生产力,
性别
影响经济比失
和社会稳定
人为的技术干预等(目前
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
调
我国性别比高的原因)
教育,转变婚育观念等
三、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类题目分析思路
2.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 (1)看生产力水平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较低时: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生产力水平较高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较大 (2)看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迁移到经济发达 国家或地区。
3.人口迁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 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 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 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 D)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
口出生期间
( C)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
3.推测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化是
第2题,该市20~24岁年龄组出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 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2010年年龄在 41~49岁之间,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人数较多,因此造 成20~24岁年龄组出生人数偏多的原因是该组人口出生期间育龄妇女较 多,C正确。1986-1990年左右生育政策稳定,A错误。中国经济发展速 度 改 革 开 放 后 均 较 快 , 不 会 仅 仅 影 响 某 个 短 时 间 段 , B 错 误 。 1986 - 1990年左右生育观念不会变化太大、太快,D错误。故选C。
医疗进步
表现
原因
影响
措施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
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 人口 水平高;②有良好的
的提高;③产生老年人 主要是鼓励生育、 老龄 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 接纳移民等 化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
题;④劳动力不足;⑤ 生育意愿不强
青壮年负担过重
表现
原因
影响
措施
专题六 人口、城市与交通
1 构建知识·成体系
2 高频考点·悟透彻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命题解读:高考考查本考点时常以统计图、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人 口增长或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侧重考查考生 的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
体验真题
(2020·全国卷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 (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 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1~3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