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是从事医学实验室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
随着免疫学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检验技术成为医学检验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免疫学检验技术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结果稳定、方便快捷和成本低廉的特点应用范围廷伸至医学检验专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床旁检验POCT产品的应用当中发展成为一种微量化学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
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特异性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抗原、免疫球蛋白、抗原和抗体反应、补体和免疫应答等免疫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免疫系统和免疫分子概念和知识。
2. 使学生能够熟悉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抗体制备技术、免疫比浊分析、酶免疫分析术和荧光免疫技术等基本检验方法。
3. 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常规仪器的操作和维护,使学生熟悉免疫学实验室的一般管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免疫学的主要成就及与医学的关系,理解免疫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免疫学基本概念,难点是免疫系统。
【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概况一、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征二、免疫学发展简史三、免疫学检验第二节免疫系统一、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2、外周免疫器官二、免疫细胞1、淋巴细胞2、免疫辅佐细胞三、免疫分子【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第二章免疫化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抗原的基本性质、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掌握抗原的基本性质、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是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抗原一、抗原的性质1、异物性2、理化特性3、其他因素二、抗原的特异性1、抗原决定簇2、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三、抗原的分类1、根据抗原的特异性分类2、根据抗原诱导免疫应答分类3、根据抗原与机体亲缘关系分类第二节免疫球蛋白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基本结构2、功能区3、基因表达二、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异性1、同种型2、同种异型3、独特型三、抗体的生物学活性1、IgV区的功能2、IgC区的功能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IgG2、IgE3、IgA4、IgD5、IgE第三节抗原抗体反应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1、特异性2、可逆性3、比例性4、阶段性三、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1、反应物自身因素2、环境条件3、比例性四、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1、凝集反应2、沉淀反应第四节补体系统一、概述1、补体的组成和命名2、补体的理化性质二、补体系统的激活1、经典激活途径2、MBL激活途径3、旁路激活途径三、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四、补体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1、溶血实验2、补体结合实验【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第三章免疫分子【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细胞因子的概念和种类,理解免疫膜分子概念和种类,掌握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是免疫膜分子概念和种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一、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二、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结构和功能三、人类白细胞抗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及医学意义第二节免疫膜分子一、白细胞分化抗原二、黏附分子1、黏附分子的分类2、黏附分子的共同特点第三节细胞因子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性二、细胞因子简介1、白细胞介素2、干扰素3、肿瘤坏死因子4、集落刺激因子5、趋化性细胞因子三、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四、细胞因子的医学意义1、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缺陷2、细胞因子表达过高3、细胞因子受体水平过高4、细胞因子与疾病防治【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第四章免疫应答【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免疫耐受的概念、条件和机制,理解超敏反应概念分类,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和基本过程及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免疫应答的概念和基本过程及作用,难点是超敏反应概念分类。
【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一、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二、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过程1、抗原摄取2、抗原提呈3、抗原处理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四、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第二节免疫耐受一、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1、抗原因素2、机体因素二、免疫耐受发生的机制1、中枢免疫耐受2、外周免疫耐受第三节超敏反应一、Ⅰ型超敏反应1、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疾病二、Ⅱ型超敏反应1、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疾病三、Ⅲ型超敏反应1、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疾病四、Ⅳ型超敏反应1、发生机制2、临床常见疾病【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第五章抗体的制备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多克隆抗体概念,理解基因工程抗体种类和应用,掌握抗血清的制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抗血清的制备,难点是基因工程抗体种类和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原的制备一、颗粒性免疫原的制备1、发生机制绵羊红细胞制备2、核酸抗原制备二、可溶性抗原的制备1、可溶性抗原制备2、细菌抗原制备3、脂多糖抗原制备4、免疫球蛋白制备三、半抗原免疫原的制备1、载体的选择2、连接方法3、半抗原免疫原鉴定四、免疫佐剂第二节抗血清的制备一、用于免疫的动物二、免疫剂量、途径和时间1、免疫剂量2、免疫途径3、免疫时间三、动物采血法四、抗血清的鉴定和保存五、抗血清中抗体的纯化第三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基本方法1、细胞的选择与制备2、细胞融合3、杂交瘤细胞的选择培养4、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三、单克隆抗体在医学中的应用1、单克隆抗体的特性2、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第四节基因工程抗体一、人源化抗体二、小分子抗体三、特殊基因工程抗体四、完全人源化抗体【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六章免疫比浊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理解免疫比浊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透射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透射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难点是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比浊技术原理一、透射免疫比浊技法二、散射免疫比浊技法三、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技法四、免疫胶乳比浊技法第二节自动化免疫比浊分析一、主动免疫比浊仪器概况二、免疫比浊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三、临床应用【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七章酶免疫分析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物素亲和素技术,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掌握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酶免疫分析技术的分类和基本原理,难点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酶和酶的底物二、抗原的制备1、常用标记方法2、纯化与鉴定三、固相载体四、酶标比色仪第二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基本原理二、技术类型三、最适工作浓度选择1、间接法检测抗体2、双抗体夹心检测抗原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和注意事项第三节其他酶标记免疫测定技术一、均相酶免疫测定二、非均相酶免疫测定三、固相膜酶免疫测定四、生物素-亲和素标记技术在ELISA中的应用1、生物素-亲和素的特点2、生物素-亲和素在ELISA中的应用【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免疫芯片的临床应用,理解荧光免疫显微技术的标本制作,掌握荧光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荧光免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类型,难点是荧光免疫显微技术的标本制作。
【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荧光的基本知识二、荧光抗体的制备1、荧光素标记物的制备2、澜系元素标记物的制备第二节荧光免疫显微技术一、标本的制作二、荧光抗体染色的技术类型1、直接法2、间接法3、双标记法三、荧光显微镜检查第三节共聚焦显微镜技术一、CLSM的工作原理二、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及其特点三、CLSM的临床应用第四节荧光免疫测定技术一、荧光偏振免疫测定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三、特殊基因工程抗体四、完全人源化抗体第五节荧光芯片技术一、免疫芯片的检测原理二、免疫芯片的关键技术三、免疫芯片的分类四、免疫芯片的应用【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九章其他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放射免疫技术的分类和原理,理解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和原理,掌握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难点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和原理。
【教学内容】第一节放射免疫技术一、放射免疫分析法二、免疫放射分析法三、IRMA和RIA的比较四、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金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一、胶体金的一般特性二、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三、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四、临床应用及评价第三节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一、发光的基本知识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三、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四、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第十章免疫细胞的分离和功能检测【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NK细胞活性检测方法,理解T细胞功能检测方法,掌握免疫细胞的分离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免疫细胞的分离原理,难点是T细胞功能检测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吞噬细胞分离与功能检测一、吞噬细胞的分离1、单核细胞的分离2、巨噬细胞的分离二、相关功能检测1、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2、巨噬细胞功能检测第二节外周单个核细胞的分离与纯化一、Ficoll分离法二、Percoll分层液法第三节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一、淋巴细胞的纯化1、红细胞的去除2、血小板的去除3、单核细胞的去除二、淋巴细胞亚群的分离三、相关功能检测1、T细胞功能检测2、B细胞功能检测3、NK细胞功能检测【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十一章流式细胞术【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流式细胞术的应用,理解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方法,掌握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和分析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流式细胞仪的基本结构和分析原理,难点是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流式细胞术的原理一、细胞分析原理二、细胞分选原理三、流式细胞术的特点四、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的注意事项第二节流式细胞仪的技术要点一、FCM单细胞标本的制备二、FCM样品的荧光染色三、FCM常见荧光染料的种类和特性第三节流式细胞仪的检测分析一、单参数直方图二、二维等高图第四节流式免疫荧光技术的应用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二、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教学建议】课堂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十二章免疫学检验的质量保证【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免疫学实验常用评价指标,理解标准品的分类和特性,掌握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相关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