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八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200704164201)

苏教版八上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200704164201)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命题人:曾艳雄核对人:黄宇光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2、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看清题目要求。

3、书写要端正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1.请将下列文字抄写在方格内。

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3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①c ù()然②焦zhu ó( ) ③ju àn ()恋④故弄xu án( )虚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5分)①王曰:“何坐.?”()②吏二缚一人诣.王()③其实..味不同()④寡人反取病.焉()⑤缚者曷.为者也?()4.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②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③,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④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⑤,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⑦,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⑧,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⑨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⑩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2分)A.运动场上我们班同学正在阳光下享受天伦之乐....。

B.对这个问题,大家见仁见智....,形成了一致意见。

C.这部喜剧作品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

D.她一看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失魂落魄....的样子,也只好答应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橘子、苹果、香蕉、萝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一年来,该团又演出和创作了许多新的节目。

C.我不禁怀疑这条题目是不是老师讲错了。

D.学生能否取得优异的成绩,关键在于学习态度。

7.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这些书,或鸿篇巨著,或___________;或下里巴人,或阳春白雪;或像__________,气势磅礴;或像____________,曲径通幽……正是从这些书中,我读懂了生活,辨出了是非曲直,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A.名山大川雕虫小技古园深院B. 名山大川古园深院雕虫小技C. 雕虫小技名山大川古园深院D. 古园深院雕虫小技名山大川8.口语交际(5分)今年是建国六十一周年,为更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我校将举行“‘爱我中华’爱国主义歌曲大家唱”活动,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吧!字数80字左右。

100 二、阅读与欣赏(40分)(一)(3分)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后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七言律诗以落花自喻,抒发末路英雄虽身处绝境但不甘沉沦的心情,以及向往新的生活的奋斗之心。

B.“浩荡离愁白日斜”一句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让人体味出他对京都的留恋,也隐含了仕途坎坷、不为世用的感叹。

C.最后两句表达的是一种昂扬向上、不隐退、奋斗到底的倔强精神,应该说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D.全诗体现了诗人两种心情,前两句是抒发抑郁苦闷之情;后两句抒发了不甘寂寞消沉,不惜为变革现实献身的热情。

(二)张无垢勤学(10分)张无垢谪①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②辄执书立窗下,就③明而读。

如是者十四年。

洎④北归,窗下石上,双趺⑤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注释:①谪: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员降级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这里指被贬官。

②昧爽::等到。

⑤趺(f 天将亮。

昧,昏暗。

爽:明朗,清亮。

③就:接近,靠近,趋向。

④洎(jì)ū):指脚。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①其.寝室有短窗其:___________ ②如是.者十四年是:____________③双趺之迹隐然.然:___________ ④至今犹.存犹:____________11、选出“之”字与“双趺⑤之.迹隐然”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A. 吾欲辱之.,何以也?B.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C. 至之.市,而忘操之。

D.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12、翻译句子。

(2分)句子: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张无垢被贬后仍坚持勤学,这对你的做人或学习有什么启示?(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背影(节选)(12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4、文中写父亲的衣着时,为什么要突出他带的帽子、穿的马褂和棉袍的质地都是“布”?(2分)15、如何理解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2分)16、“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分别表现的作者的心理活动是什么?(4分)17、文段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留下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4分)(四)母亲的诗(15分)①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是今天,当我坐在宽敞明亮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竞忽然觉得,母亲似乎写过一首诗——②十多年前,我上小学。

冬天,家乡铺天盖地下了一场雪。

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田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把我家的门窗撞得哗啦啦地响。

吃罢早饭,我背上书包上学去。

打开房门,一股袭人的寒气迎面扑来,顿时让我打个寒噤。

我赶紧把门撞上,哆哆嗦嗦地说:“哎呀,好吓人的风雪哟!”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缩头缩尾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风雪吓人吗?不,冬天的门就是风雪推开的呢。

”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上学去!”③踏着洒满积雪的小路,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季节的故事,而且全部和门有关。

走到学校的时候,母亲有关季节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采,竞成了这么几句:“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绿阴把夏天的门推开了/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风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④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

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身上加的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身子热乎乎的。

从此,我天天念着它去上学,再不畏惧风霜雪雨。

年年如母亲所说,飞雪送来了春,花朵盼来了夏,绿阴又迎来果实累累的秋……⑤岁月如流,人生如流,转眼十余年过去。

我从大学毕业了,正赶上就业艰难,许多单位下岗分流。

毫无门路的我,只得像一只无头小鸟似的在人才交流中心乱闯,结果半年过去后,依然没有找到一份工作。

⑥那天,我又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走出人才交流中心。

抬头望,天空灰蒙蒙,弄得我的心情更加灰黯。

既然城市容不下我,我便想到了回家去。

于是,我搭上一辆便车,当天傍晚就来到乡下。

⑦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

我独立门前,仰望长空,星星闪烁。

可在我看来,那些星星却像在朝我眨着嘲笑的眼。

我低头哀叹道:“唉,人倒霉连星星都生厌啊!”然后咚地撞上房门,坐在屋内唉声叹气。

⑧母亲从里屋出来,见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瞥我一眼,深情地说:“孩子,星星生厌吗?不,黑夜的门就是星星推开的呢。

”说着她快步上前,哗地一声,房门大开,“走,我们看星星去。

”⑨坐在满天星斗的院坝,母亲给我讲了许多有关人生的故事,而且全都和门有关。

天快亮的时候,母亲有关人生的故事也讲完了,连缀起来,竟成了这么几句:“星星把黑夜的门推开了/黑夜把坚韧的门推开了/坚韧把成功的门推开了/成功把生活的门推开了……”⑩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知道这是诗。

但不知为何,母亲随口说的这些话,竟像母亲给我的心加了一件御寒的外衣,让我心里热乎乎的,我虽然未置一词,但是我却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做。

18、文章写了母亲给予“我”关心爱护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4分)19.“乡村的夜说来就来,不一会儿,四周就拉起了黑色的帷幕,”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20、第⑩自然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分)2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22、“母亲不是诗人,母亲不会写诗”,但母亲随口说的话,为什么竟被“我”称为诗?(2分)三、表达与交流(27分)(一)综合性学习(7分)23.本学期我们阅读了《长城》专题,了解了有关长城的一些知识:(1)请写出与“长城”有关的一个传说、一则谚语或诗句。

(4分)传说:谚语或诗句:(2)万里长城举世闻名,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但是,由于人们的保护意识较差,再加上长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长城遭到的破坏十分严重,这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请你写一条保护长城的宣传标语,号召大家保护长城。

(3分)宣传标语:(二)小作文(20分)请你展开记忆的画卷,想想哪位老师的授课最令你难忘,在你的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请你描写一位老师上课的精彩片段。

要求:自拟题目,注重细节描写,300字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