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于富生《成本会计学》(第6版)(课后习题 成本会计前沿)【圣才出品】

于富生《成本会计学》(第6版)(课后习题 成本会计前沿)【圣才出品】

第9章 成本会计前沿
一、思考题
1.作业成本法较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制造费用的分配上有何重要区别?
答:作业成本法较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制造费用的分配上的重要区别体现在:传统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满足的只是与生产数量有关的制造费用的分配;在作业成本法下,对制造费用的核算进行了根本性变革。

具体表现为:
(1)将制造费用由全厂统一或按部门的归集和分配,改为由若干成本库分别进行归集和分配;
(2)增加了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分配改为按引起制造费用发生的多种成本动因进行分配。

此外,作业成本法下,制造费用的核算分为两步:第一步,将制造费用计入作业基础成本库中;第二步,得出和使用一系列作业成本动因分配率,将归集的成本一一分配给各种产品。

2.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答:根据作业成本法费用分配的原理,可知作业成本法的一般程序为:
(1)在作业分析的基础上,确认作业、主要作业,划分作业中心;
(2)以作业中心为成本库归集费用;
(3)将各作业成本库归集的成本分配计入最终产品或劳务,计算产品或劳务的成本。

3.作业成本法有哪些优点和局限性?我国企业在借鉴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作业成本法的优点
①拓宽了成本核算的范围;
②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③作业成本信息可以有效地改进企业战略决策;
④提供了便于不断改进的业绩评价体系;
⑤便于调动各部门挖掘盈利潜力的积极性;
⑥有利于企业杜绝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作业成本法的局限性
①在成本动因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主观性;
②实施作业成本计算的费用较高;
③作业成本计算的实施将会降低(或失去)成本信息的纵向和横向可比性。

(3)我国企业在借鉴作业成本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充分认识企业的具体情况,注意把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与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高结合起来,从现实需要出发来设计作业成本核算系统;
②要充分认识作业成本法在费用分配上的本质要求,切忌主观武断;
③要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力求有效地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何为质量?何为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包含哪些内容?
答:(1)质量的含义
从经营角度来说,质量是指产品满足顾客的程度,包括设计质量和一致质量两个基本方面。

设计质量衡量的是产品的功能符合顾客需求的程度。

一致质量衡量的是产品的性能符合设计与生产规格的程度。

(2)质量成本的含义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低质量产品而导致的成本。

(3)质量成本的内容
质量成本包括如下四类:
①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为防止出现低质量产品而发生的成本。

②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为了确定产品是否符合顾客需求而发生的成本。

③内部失败成本。

内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前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

④外部失败成本。

外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低质量产品在送达顾客之后被发现而引起的成本。

5.在非独立核算模式下,质量成本如何进行归集和分配?
答:在非独立核算模式下,质量成本应按如下程序进行归集和分配:
(1)科目的设置
非独立核算形式就是将质量成本核算纳入现有的会计核算账户体系的一种核算形式。

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在原有的会计科目表中增设“质量成本”一级科目,同时取消“废品损失”一级科目。

“质量成本”一级科目下设“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失败成本”和“外部失败成本”四个二级科目,各二级科目下还可按具体内容设置明细科目。

(2)具体的核算
当期发生的全部质量耗费在“质量成本”科目的借方归集。

①质量预防成本从“质量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

②质量鉴定成本从“质量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

③质量内部失败成本中,废品净损失从“质量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生产成本”科目中的“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废品残值收入从“质量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原材料”科目的借方;应由责任人赔偿的损失从“质量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意外事故损失从“质量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营业外支出”科目的借方。

④质量外部失败成本从“质量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销售费用”科目的借方,或冲减当期主营业务收入。

“质量成本”科目期末如有借方余额,表示应由以后会计期间负担的质量预防成本。

6.估计隐性质量成本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估计隐性质量成本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三种:
(1)乘数法
乘数法简单地假定全部外部失败成本是得到计量的外部失败成本的一定倍数。

其计算公式为:
全部外部失败成本=K×已计量外部失败成本
式中,K为乘数因子,根据经验估计确定。

隐性质量成本等于全部外部失败成本与已计量外部失败成本之差。

(2)市场调查法
市场调查法常用来判断不良质量对销售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通过对顾客的调查和对企
所带来的未来利润流失数。

(3)塔古奇损失函数法
塔古奇损失函数假定任一质量特性相对于目标值的偏离都会导致隐性质量成本的发生,而且当质量特性的实际值偏离目标值时,隐性质量成本以平方倍增加。

其计算公式为:
(y)=k(y-T)2
式中,k为企业外部失败成本结构的比例常数;Y为质量特性的实际值;T为质量特性的目标值;为隐性质量成本。

7.什么是质量成本的可接受质量观点?什么是零缺陷观点?二者的区别何在?
答:(1)质量成本的可接受质量观点
可接受质量观点认为控制成本与失败成本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权衡关系。

当控制成本增加时,失败成本就会减少。

只要失败成本的减少大于控制成本的增加,企业就应该继续提高预防或鉴定方面的努力。

当任何额外的预防或鉴定成本的增加都会大于失败成本的相应减少时,这个点就代表最优的全面质量成本水平。

该点是控制成本和失败成本的最佳平衡点,决定了可接受质量水平。

(2)零缺陷观点
零缺陷观点最基本的主张是:把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降低到零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

质量成本的最优水平是零缺陷。

那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越来越少的企业,相对于那些继续采用可接受质量观点的企业,更加具有竞争力。

对高度竞争环境中的企业来说,质量能提供重要的竞争优势。

(3)二者的区别
②在接近零缺陷状态的过程中,控制成本可能先增加后降低;
③最后,可以努力把失败成本变为零。

8.什么是环境成本?环境成本分为哪些类别?
答:(1)环境成本的含义
环境成本是指为了防止恶劣环境的出现而发生的成本以及由于出现了恶劣的环境而导致的成本。

(2)环境成本分为以下几类:
①环境保护成本。

环境保护成本是指为了防止污染物的产生和对环境有破坏性的废弃物的产生而执行的作业所带来的成本。

②环境检测成本。

环境检测成本是指为了检测企业的产品、流程或其他作业是否符合恰当的环境标准而发生的成本。

③环境内部失败成本。

环境内部失败成本是指由于已经产生但尚未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所导致的成本,是为了消除和治理已经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而发生的成本。

④环境外部失败成本。

环境外部失败成本是指污染物和废弃物被排放到环境中去以后而导致的成本。

9.什么是环境产品成本?职能基础和作业基础下的环境成本分配有什么区别?
答:(1)环境产品成本的含义
生产、销售和交付产品的流程所产生的环境成本以及使用和处置产品所产生的环境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