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科学学习评价测试题(一)第一单元水等级一、我来填空:1.冰是态的水,水是态,水蒸气是的水。
2.食盐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与的高低以及是否有关。
二、我来选择:把正确答案番号填入下表,未填入方框不得分。
1.把湿衣服晾在太阳下,过一会儿就干了,是因为A.太阳把水吸收了B.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C.水掉到地上了2.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甲用塑料膜盖好杯口并扎紧,乙不盖,两杯均放在通风向阳无雨处,两天后A.甲杯中的水更少B.乙杯中的水更少C.两杯一样多3.一般情况下,在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会沸腾,这时的温度是A.约100℃B.一定是100℃C.不确定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A.变大B.变小C.不确定5.水通常会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A.0℃B.100℃C.50℃6.水结冰后,体积会A.变大B.变小C.不确定7.试管里的冰融化成水,液面会A.上升B.下降C.不变8.水和冰的变化中,起作用的是A.温度的变化B.容器的变化C.体积的变化9.下列物质能在水中溶解的有A.食盐B.红糖C.味精D.三种都能10.把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相同的水中A.食盐溶解得多些B.小苏打溶解得多些C.无法比较11.可以把沙子和食盐分离的方法是A.用筛子筛B.用磁铁吸C.放入水中过滤后蒸发12.分离食盐和水时,应在什么时候熄灭酒精灯火焰A.水干后B.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C.等酒精灯自然熄灭13.乒乓球被踩瘪了,怎样能恢复原状A.再踩一下B.放入热水中C.不要了,重新买新的14.撕纸和捏橡皮泥A.只是形状变化了,本质上没变B.纸和橡皮泥巴本质上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纸和橡皮泥了C.一点变化都没有15.天上有下不完的雨,是因为A.天上的水很多B.水通过三态变化在不断循环C.天上的雨会下完的三、我来判断:对的打√,错的打×,答案填入方框,否则不得分。
1.用湿布擦黑板会在黑板上留下水迹,过一会儿水迹就不见了,是水被黑板吸收了。
2.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到水面上产生许多白汽,这就是水蒸气。
3.一定要先了解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后再使用。
4.水结成冰后还是水,它只是水的另一种形态而已。
5.水可以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可以变成水,但不能变成冰。
6.往水中加食盐和小苏打,我想溶解多少就能溶解多少。
7.在探究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时,必须一份一份的加入,等上一份溶解完了再加下一份。
8.用研钵把红糖磨碎后放入水中,能溶解得更快。
9.过滤时可以用滤纸,不可以用滤布。
10.要分离沙子和食盐,需要用到水。
四、我来辨认:请选填出下列实验器材的名称和所做的实验,填序号。
名称:()()()()实验:()()()()名称选填:A研钵;B烧杯;C酒精灯;D试管实验选填:E把糖磨碎后溶解;F加热蒸发分离食盐和水;G装水;H做结冰和融化冰的实验五、我来探究:1.在探索食盐溶解快慢是否有温度有关的实验时,我们至少要用只杯子。
在一只杯子里加入水,另一只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
放入杯中的食盐应该(选填“一样多”或“不一样多”),放入时应该(选填“同时放入”或“先后放入”)2.在分离沙子和食盐的活动中,我们先把沙子和食盐的混合物放入水中,用玻璃棒进行(选填“搅拌”或“敲击”),再用滤布过滤,这时我们会看到滤布上有(选填“食盐”或“沙子”),过滤后的滤液我们再放入蒸发皿中,再用进行加热,这个过程中会蒸发到空气中,会留在蒸发皿里。
六、我来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水与水蒸气(或冰)的不同,下面两个维恩图选择一个完成,相同点或不同点至少各写两点。
三年级科学学习评价测试题(一)参考答案一、我来填空:5分1.固、液、气2.温度、搅拌二、我来选择:30分1B、2B、3A、4A、5A、6A、7B、8A、9D、10A、11C、12B、13B、14A、15B 三、我来判断:20分1╳、2╳、3√、4√、5╳、6╳、7√、8√、9╳、10√四、我来辨认:16分名称:C、A、B、D实验:F、E、G、H五、我来探究:20分1.两、热、冷、一样多、同时放入(第二三空可交换)2.搅拌、沙子、酒精灯、水、食盐六、我来应用:9分,每写一条1.5分略(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请认真答题,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0分)1. 生活中,液体类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气体有___________等。
2. 水有质量,石子有质量,空气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质量。
3.当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会___________,像皮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运用了空气能被压缩的原理制成的。
4.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看到风。
5.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气体,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是空气中的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每空1分,共10分)1. 观察某种不熟悉的物体时,我们都能用看、听、摸、闻、尝的方法。
( )2. 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 )3. 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 )4.空气会流动,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
( ) 5. 空气有质量是可以通过实验证明的。
( ) 6.水中也有空气,鱼可以在水中呼吸。
( ) 7. 如果把空杯子倒过来,这时杯子里仍有空气。
( ) 8. 10毫升的空气比10毫升的水蒸气重。
( )9. 植物会制造氧气,所以它的生存其实不需要空气。
( ) 10.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和形状。
( )三、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工具中,最适合用来证明空气有质量的是( )。
A. 杆秤B.弹簧秤C.细木棒制成的小天平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2.注射器里抽进空气,堵住口,用力推活塞,观察到活塞()。
A.推不动B.推到底C.推到一定程度推不动3.空气是一种()。
A.单一的气体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C.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4.下列各种现象不能说明空气具有流动性的是()。
A.纸团不湿B.奔跑时感觉凉快C.转动的风车5.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因为( )。
A.空气看不见B.空气很容易被压缩C. 空气会流动6.用打气筒往一个充有空气的气球里再充入一些空气,气球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不变,体积增加B.质量和体积都增加C. 质量增加,体积不变7.空调一般都装在上部,主要是因为( )。
A.热的空气会往上升,冷的空气会下降B.装在上面比较好看C.装在上部,可以节省空间8.篮球漏气了就弹不高了,打足了气才能弹起来,这是因为( )。
A.空气比较轻B.橡皮牢固C.空气能被压缩9.把纸揉皱后塞人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C.空气能被压缩10.潜水员背着氧气瓶下水是为了( )。
A.下沉B.上浮C.呼吸11.下列物品中,没有用到空气容易被压缩的性质的是( )。
A.水枪B.篮球C.电风扇12.下列适合放孔明灯的地方是( )。
A.大操场B.教室里C.卧室13.妈妈今天烧了红烧肉,我在房间写作业都能闻到香味,是因为( )。
A.空气没有固定形状B.空气会流动C.空气有质量 14. 对于空气和水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有香味的B.都是会流动的C.都是摸不到的15. 如图所示,将一个气球放入细口瓶里并用气球的口套住瓶口,然后用力从气球口吹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球可以被吹大到整个瓶子 B. 气球只能被吹大到一定的程度 C. 气球完全不能被吹大四、填图题。
(共12分)1. 把你观察到的有关空气方面的知识填在气泡图里。
(6分)2.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来填写下面的表格。
答案是肯定的就画“√”,答案是否定的就画“×”。
(6分)石头 水 空气 是否占据空间 是否会流动 是否有质量 是否能被压缩五、探究题。
(共28分)1. 阅读科学小故事《龙卷风中的五匹马》,完成下面的问题。
(16分)1915年11月10日,在美国一个叫大本德的小镇上发生了一件事,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那天,城市附近出现了一团奇怪的漏斗状乌云,那是可怕的龙卷风。
几分钟内,龙卷风就摧毁了一百六十几个农场,夺走了十一个人的生命,龙卷风卷走了无数的东西,其中包括一千只羊还有阅卷人 得 分阅卷人得 分五匹马。
后来,人们在距离事发地四百米远的地方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仍被拴在一起,居然安然无恙,就像龙卷风没有来过一样。
人们都知道龙卷风很可怕,也知道龙卷风虽然只持续几分钟,却可以摧毁房屋,吹走卡车,把大树连根拔起……人们亲眼看到龙卷风卷走一切,却从未见过被吹走的动物还能活着回来。
这是因为在龙卷风的中心位置有个风眼,里面气压很低,几乎无风,相对安全。
而那五匹马,大概正是由于位于风眼才躲过了一劫!(1)龙卷风也是风的一种,它是由于_____________流动引起的。
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填“台风”或“微风”)也会给我们生活带来灾害。
(2)在文中的龙卷风天气时,空气流动速度就______________,相对在教室里,空气流动的速度就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喷洒了一些花露水,______________(填“前排”、“中间”或“后排”)的同学最先闻到。
(4)在炎热的夏天,说说你有哪些制造风的方法。
(至少写2个,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学习了空气单元之后,小明回家还想利用装水的玻璃容器、去掉底部的矿泉水瓶子和乒乓球继续研究空气的性质。
(12 分)(1)小明先将矿泉水瓶拧紧瓶盖,竖直扣入水中,看到如图1的现象,原因(2)小明又将矿泉水瓶的瓶盖取掉,再次竖直扣入水中,看到如图2的现象,现在瓶子里的空间被______________占据。
这一次,水能进入瓶子中,还由于空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小明再将矿泉水瓶的瓶盖重新盖上,但是在瓶盖上扎了一个很小的小孔,那么将瓶子竖直扣入水中后,立刻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会在瓶子的____________。
五分钟后,乒乓球可能在瓶子的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