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zji共44页文档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zji共44页文档
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姻亲、古代帝王的后裔
诸侯义务
诸侯要履行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诸侯权力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设立官员、建立武 装、征派赋役,还可进行再分封,享有相当 大的独立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威胁中央 统治)
• 2.宗法制
•
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
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
• 1.基础知识: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
朝——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王位世袭
制,王位传承实行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
• 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 2.夏商的政治制度如何?
•
已有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实行内外
服制度,王对地方控制力有限
(二)权利
1.周王把土地和人口 授予诸侯,建立诸侯 国。 2.受封诸侯具有世袭 政治权。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三)义务:
材料二: 诸侯要定期朝见天子,汇报自 己的政务。一次不朝见,就贬低他的 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 三次不朝见,则出兵进行讨伐。
服从周王命令,朝觐述职
交纳贡赋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 考查众诸侯谁纳不纳贡。纳贡的如果 礼貌不好,既是侮慢王于不贡。” 材料四: 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 烽火,结果诸侯都纷纷派兵来勤王。
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
原始社会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封建社会时期:公元前475年——1840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年——1949年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1949年——至今
第一单元 │ 时空定位 时空定位
第一单元 │ 时空定位
第一单元 │ 时空定位
第一单元 │ 时空定位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
制度
(奴隶制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封建制社会)
(BC2070年— BC476年)
(BC475年 — AD1912年)
夏、商、西周、 战国、
春秋
秦
清朝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
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 特点。
朝代 夏
商
西周
建立时BC2070年BC1600年 BC1046年
间
建立者 禹 汤
武王
“大禹治水”:传说很久以前,黄 河发大水,把庄稼和房屋都淹了。 当时的部落联盟首领舜就派鳏去治 理洪水,但鳏没有使洪水驯服。鳏 的儿子禹就自告奋勇地要求继续治 水。他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 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 引到大海里,从而制服了洪水。在 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间,禹“三过家 门而不入”。也正是因为他治水有 功,才被舜通过禅让制推选为部落 联盟首领。后来,禹的势力越来越 大,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了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根据断 代工程,科学地测定夏存在时间为 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
•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 1.分封制 • ①定义:又称封邦建国。 • ②目的:巩固统治 • ③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3 分封制内容:
权利
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 王族
功臣 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
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 诸侯必须服从 周天子的命令,为周王 镇 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 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份额人民分赐 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 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 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 卿大夫—士”
第1讲 │ 主干考点梳理
主干考点梳理
► 考点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1) 王权的承袭:① 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王位传承实行父子相传或兄终弟及。②通过占卜决定 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神化王权)。
(2)行政制度:实行内外服制度,王对地方控制 力有限
• 一、夏商社会的政治制度
• 为诸侯分裂周朝创造了条件
(四)影响 1、扩大统治区域、拱卫王室、巩固统治
2、隐患: 材料五:平王之时,周室既衰,诸侯 强并弱,齐、楚、始大,政由方伯。 材料六: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向周王 的使臣询问九鼎的轻重。这是觊觎周 室,想取而代之的表现。在使臣的机 智应答下,楚庄王只好悻悻而罢。
周王室衰微, 天子对诸侯的支配权 已转移到“方伯”手中
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 ⑤影响:
• A.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 B.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 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 ⑤消极作用:受封的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地内, 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血缘 关系的疏远,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诸侯与 周王室的力量对比倒置,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⑥分封制的破坏(春秋战国时期) • A.原因: • 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
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的独立性。
• • B.表现: • a.楚王问鼎; • b.诸侯争霸。
(1)概况
分封目的 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统治
实施前提 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分封内容
授给“土地”、“人民”等,建立诸侯国 ,拱卫王室
•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官职。
• 地方封侯、伯,他们要定期向商王纳贡,
• 并奉命征伐。
起源: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朝
夏
王位世袭制
商
中央
的 政 内容
相、卿士等的设 立
治
制
地方: 侯、伯的设立
度 结果:加强了对国家的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西周的建立(BC1046—BC77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 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 BC1046—BC771
周
东周
春秋: BC770—BC476 战国: BC475—BC221
•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 1.分封制
•
探究:
•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进行
分封呢?分给哪些人?分封者的获得的好
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
④分封制有哪些局限性?
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
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
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
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
•
小儿子。
• 2.宗法制 • ①定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