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天子把土地连同土地上 天子统治天下, 周 周王 管辖王畿。 的人民分封给诸侯,建 公 代 立国家。诸侯等可以如 分 天子 侯 法炮制。 封 诸侯 诸侯 诸侯 伯 管辖国邑 诸侯 诸侯 制 子 度 管辖食邑 大 卿 大 卿 大 卿 ﹝卿﹞大夫 男 卿、大夫 夫 夫 夫 服务,食禄 士 士 得田而耕, 士 庶民 士 缴税、服役 士 奴隶
宗法制 ①定义: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是 一种继承和分配制度。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 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 王权的稳定。(来源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 ②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 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④内容: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⑤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 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二、西周的分封制
快速阅读
材料
思考如下问题: ①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②如果我是周王,我该怎样 进行分封呢?分给哪些人? 分封者的获得的好处(权利) 和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③分封制的作用有哪些?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 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地 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 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 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5.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
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
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6.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 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 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 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 人。该诸侯死后,能合法继承其 位的应该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响?
探究思路和方向: 1.“尊宗敬祖” (修建宗祠、家庙) “认祖归宗” (编写族谱;祭祀祖先)等现象 2.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 3.任人唯亲、唯上是从的作风 4. 干部职务终身制
探究方法: 1.以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共同完成一篇小论文。 2.通过查阅书刊、互联网搜索或者向家里的长辈请教等方式来发 掘其影响的方方面面。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及特点 ①夏朝的建立:前2070年 ②制度: 公共权力 传子制度 ③特点:保留氏族社会的特点
传子与禅让
什么是公共权力? 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 法、行政、执法、司 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 共机构行使的权力。
禹 启
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 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这是禹太自私了呢,还是社会的进步? 原因何在? 是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个人自私与否的问 题。
原因:生产力水平进步导致贫富分化出现,世 袭制是私有制和阶级对立发展的产物
启继禹位,标志着中国“家天下”的首创,也是中国历代盛衰 兴亡的一系列链条之第一环。它不仅具有立国创制的作用,即首 建王朝、首行世袭,同时也开了历代篡夺政权的先例。
想 一 想 :
2、商代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①成汤灭夏建商 ②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③特点: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
7.(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 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之大小轻重, 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 之喙,足以为九鼎。王孙满曰:‚……周德虽衰,天命未 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王乃归。
楚王问鼎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A、关注青铜鼎的铸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常识:中国古代的朝代顺序 (东周:春秋 战国) 夏--- 商--- 周 (西周)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元--- 明--- 清
口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 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大家有没有 看过《封神 榜》,在这 部小说或者 说电视剧中 讲述的是周 灭商的故事, 那一个强大 的周朝建立 以后,
如果让你来治理怎么进行?当时没有先进的联 系和交通工具,你可以做什么?
公元前1046年
周公建制
周武王东征,灭商建国,史称西周。
周武王弟,辅助武王伐纣灭商,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建 立典章制度,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政治、文化传统的重要基础。
C
B、希望借助周王室争霸
C、想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D、有与周王平分天下的野心 西周时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和鼎内的肉食种类: 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和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 了什么? 说明西周时已有表示等级制度的规定,即周礼。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是为了维护哪一制度?
宗法分封制度。
课后探究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的影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阶段 发展阶段
(奴隶社会) 夏、商、周
(封建社会) 秦 清
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 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大禹治水 在历史上,禹除了治水之外,还用什么重大贡献? 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夏朝是我国文明时代的开端。
特点: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扩大和巩固了周的势力范围
分封制的作用
明确了周王与诸侯的臣属关系,确立了 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 你的依据是什么呢?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 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 应该由我来继承王 位。
晋侯苏编钟 (西周)
guĭ
西周利簋及铭文拓片 (陕西临潼出土)
共同探究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有哪些?
牢固的血缘关系 浓厚的专制色彩 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本课小结:
夏商的政治制度 夏商制 度与西 周封建 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朝:公共权力出现、国家形成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商朝:内外服制度、神权色彩
西周 历时200余年 十二王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 的古老部族,起初生活 在关中地区,于商朝后 期兴起。
西 燕 周 疆 域 齐 及 主 卫 鲁 晋 要 宋 周 诸 “封建亲 侯 戚、以藩屏 国 周” 天下打下来了,可是周没有很强的实力来统治这么庞大的国土,所
以广封诸侯,分镇四方,我们很熟悉的姜太公,就被封在齐国,召 公被封在燕国,周公被封在鲁国……先先后后,周有诸侯上百,这 被称为“周初大封建”。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1.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宗 法 制 是 分 配 的 原 则
分 封 制 是 权 利 的 分 配
3、礼乐制 什么是礼乐制度?起了什么作用?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规则、 礼节、仪式;乐:指音乐、舞蹈、歌咏等。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分封制:封邦建国 逐层分封 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与小宗
互为 表里
礼乐制:维护宗法分封 的工具
1、据史书记载,奄国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 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 六族‛。‚殷民‛指: B 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 2、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服”的本意是指服事 土方 臣服 天子。内服、外服是指 商 鬼方 不同部族活动的区域 并立
了方
附属国
附属国
都城
周
内服 外服
王畿
附属国 附属国
为政篇载:‚子张问:‘十世可知 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 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 你是否同意此观点?此观点说明了什 么? 说明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周 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周王
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 位的是: B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 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 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 是: 1)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2)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3)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4)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C A.1234 B.123 C.234 D.23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秀山高级中学 邱 伟
想一想: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时期 氏族公社时期。 (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 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奴隶社会: 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 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 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
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秦汉—封建社会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 封建社会: 隋唐—封建社会的繁荣 五代、辽宋夏金元—再分裂与进一步融合 明清—封建社会的衰落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 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
如果是现在,他的遗产又该如何分配?
三、西周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形成
2、宗法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和作用 3、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西周的分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