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强度理论
Mechanic of Materials
二 . 强度条件的推导
强度条件:
1
[ t ] 3 [ t ] [ c ]
[t]—许用拉应力;[c]—许用压应力。如材料许用拉压应 力相同,则莫尔与最大切应力准则相同。
§ 7.12 莫尔强度理论
强度极限曲线
包络线 Mechanic of Materials
解:危险点A的应力状态如图:
P 450 10 3 6.37 MPa A 0.12
-
T 16 7000 -35.7MPa 3 Wt 0.1
max 39MPa 2 2 6.37 6.37 2 2 ( ) -35.7) ( ( ) min 2 2 2 2 32MPa
切应力强度条件:
2、危险面上既具有正应力又具有切应力的 展望 点是否危险如何判断?
§7.10 Mechanic of Materials
强度理论概述
3、简单应力强度的缺陷,无法解释: (1)手捏鸡蛋为什么不容易破坏 (2)混凝土压块三向受压,不但不破坏反而压得更紧。
P
'
'''
'' '''
Mechanic of Materials
2 1 x x 2 x 3 2 2
r4
1 2 2 2 1 2 2 3 3 1 2
r 4 x 3
4、适用范围: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论更符合试
验结果,也比其它计算结果经济,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r 3 x 2 4 x2
r3
2 1 3 2 x x 2
2
5、第三、四强度理论的另一种表达式
《教材》 P.238(8-8)
Mechanic of Materials
2、断裂条件:
1
1
E
E
( 2 3 ) u
b
E
1 ( 2 3 ) b
3、强度条件:2 1 ( 2 3 ) b r n 4、适用范围: 少数的脆性材料的某些应力状态
Mechanic of Materials
§ 7.12 莫尔强度理论
②由实验确定剪断时的s、b关系:
s F ( b )
③不考虑2的影响,每一种材料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作出 极限应力圆,它们的包络线是曲线,当最大应力圆恰好与包 络线相接触时,材料达到极限状态;若最大应力圆位于包络 线以内时,则它代表的应力状态是安全的。 极限应力圆:材料达到屈服时,在不同1和3比值下所作出的 一系列最大应力圆(莫尔圆)。
3、强度条件: 1 3
S
n
或 r 3
4、适用范围:塑性材料,如低碳钢等,较好解释了工程上
的破坏问题,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四、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胡勃——米塞斯
假说。麦克斯威尔最早提出了最大畸变能理论,但这是后来人 们在他的书信出版后才知道的。)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 1、破坏原因: 是由于微元的最大形状改变比能达到极限值。
'
'''
''
'' '''
三 向 压 应 力 状 态
''
'
'
' '' '''
§7.10 Mechanic of Materials
强度理论概述
(3)带槽钢制圆截面杆受单向拉伸,发生脆性断裂
'
'
'''
'
''
'' '''
'
§7.10 Mechanic of Materials
2 x
2 x
(屈服失效的 理论)
第4强度理论
—形状改变 比能理论
σ r4 =
1 2 2 2 σ1 - σ2 + σ2 - σ3 + σ3 - σ1 2
2 2 x 3 x
§ 7.12 莫尔强度理论
一、莫尔强度理论(修正的最大切应力理论)
准则:切应力是使材料达到危险状态的主要因素,但 滑移面上所产生的阻碍滑移的内摩擦力却取决于剪切面上 的正应力的大小。 1.莫尔理论适用于脆性剪断: 脆性剪断:在某些应力状态下,拉压强度不等的一些材 料也可能发生剪断,例如铸铁的压缩。 2、莫尔理论认为材料的剪断破坏一般发生在切应力值最 大的截面上。 ①在一定应力状态下,滑移面上为压应力时,滑移阻力增 大;为拉应力时,滑移阻力减小;
拉伸→脆性断裂
压缩→塑性流动 应力
(4)导致材料失效的因素
应变 ----与受力有关 变形能
§7.10 Mechanic of Materials
强度理论概述
三、复杂应力状态下强度准则的建立
1、失效准则:材料进入极限状态的判别条件。 2、准则的建立 (1)材料若处于单向应力状态,通过实验直接测到极限应力σu 失效准则:
§ 7.12 莫尔强度理论
O1O3 E3 O1O2 E2
E3O3 O1O3 D O D1O1 OO1 OO3 3 3 E2O2 O1O2 D2O2 D1O1 OO1 OO2
Mechanic of Materials
2、屈服条件:
《教材》P.241
单拉实验测得:
vd 1 (1 2 )2 ( 2 3 )2 ( 3 1 )2 6E
3、强度条件:
1 2 2 2 1 2 2 3 3 1 S 或 r 4 n 2
3、断裂条件: 3、强度条件:
或 r1
4、适用范围: 少数的脆性材料,如铸铁
§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例1 直径为d=0.1m的圆杆受力如图,T=7kNm,P=50kN, 为铸铁构 件,[]=40MPa,试用第一强度理论校核杆的强度。 T P T A A A P
Mechanic of Materials
相当应力表达式
Mechanic of Materials
第一类强度理论 —最大拉应
力理论
σ r 1 σ1
r 2 1 2 3
(脆断破坏的 理论)
第2强度理论 —最大拉线 应变理论 第3强度理论
—最大切应 第二类强度理论 力理论
σ r 3 σ1 σ 3 4
u
(2)复杂受力状态下依据部分实验结果,采用判断推理的方法, 提出一些假说,推测材料破坏原因,从而建立强度条件。
P
1 2
P
利用单向的实验结果来建立复杂应力状态的强度条件
§7.10 Mechanic of Materials
强度理论概述
(3)相当应力状态:
复杂应力状态根据同等安全原则,按照一定的条件,代之 以单向应力状态,称为相当应力状态。
§ 7.12 莫尔强度理论
Mechanic of Materials
*§7.13 构件含裂纹时的断裂准则(自学)
§7.10 强度理论概述
一、引言
1、回顾杆件基本变形下的强度条件: 危险面上危险 正应力强度条件:
Pbs σ bs = [σ bs ] Αbs
点的应力小于 许用值
Mechanic of Materials
强度理论概述
2、材料强度失效: 材料因强度不足而失效。
(1)材料强度失效的两种形式:
塑性屈服(Yield):出现屈 服现象或产生显著的塑性变 脆性断裂(Rupture):未产生 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断裂。由
形, 由切应力、变形能引起
破坏断面粒 子较光滑
最大拉应力或最大拉应变引起
断面较 粗糙
低碳钢拉伸
铸铁扭转
Mechanic of Materials
P
2
P
3、结论:第三强度理论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约达 10%~ 15%。而用第四强度理论计算的结果与实验误差约在 5%以内。第三强度偏安全(工业设计、化工)、第四强度 偏实际、经济(钢结构)。
表:四个强度理论的相当应力表达式
强度理论的分类及名称
第1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概述
二、材料的两种失效形式
1、结构的失效(Failure): 工程结构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其正常工作能力的现象。
如:出现较大的位移、不可能恢复变形、配合面磨损、点 蚀、弯折或断裂。
被动齿断裂 广东佛山九江大桥断裂
主动齿剥落
2007年6月15日凌晨5:10
§7.10 Mechanic of Materials
5、其它:很少的实验证实它比第一强度理论更符合实际情况
§7.11
四种常用强度理论
三、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屈加斯——圣文南
理论。1773年杜奎特(C.Duguet)提出了最大切应力理论,当 时钢材广泛应用。 由于微元内的最大切应力达到了某一极限值
Mechanic of Materials
1、破坏原因: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 2、屈服条件:
139 MPa, 2 0, 3 32 MPa
1
故,安全。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