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1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摘要: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及运用。

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解决问题等习惯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作业设计与评价方式等方面出发,探寻新课堂教学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的延续,它是检验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接受知识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缺少主观能动性,仅仅把作业当成任务来完成,教师的作业设计和评价方式单一化,让作业发挥不了最好的作用。

所以,通过何种方式提高作业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从实际出发,增加作业设计趣味性。

目前小学数学作业内容大多单调枯燥,脱离生活实际,致使学生不理解题目含义,无法正确理解题目意图,从而错误率较高,让学生失去对作业的兴趣。

新课标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那么,我们设计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活环境,从他们喜爱的事物、熟悉的事物出发。

五年级下册《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要求学生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这种知识是学生可以通过数一数了解,课堂上仅需要教师总结。

针对这一知识特点,我提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查一查它们的顶点、棱、面各有多少。

并让学生在收集的几何体中寻找数学信息,找到了容积单位,这样不仅牢固掌握了新课知识,而且为学习《容积的单位》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年级学习分数时, 给出这样一道题: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加上相等的数,新分数与原分数相比,是变大,还是变小?通过计算,学
生们纷纷得出结论:新分数比原分数大。

然后引导学生对习题进行证明,回家之后,检验自己所得的结论在生活实践中是否是成立的:准备一杯糖水,尝出它的味道,然后加入适量的糖,看它是变得更甜了,还是变淡了。

这种类型作业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着手,学生都能积极的去发现去寻找,并且在收集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中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比较谁发现的多一些,彼此的结论是否一样,达到了共同掌握知识的目的,且记忆深刻。

二、从全局出发,确保作业难度层次化。

学生基础有优劣之分,解决问题能力有高低之分。

传统的作业设计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所有学生完成一样的作业。

长此以往,学优生能力得不到拔尖,学困生的基础知识不能够及时地巩固,容易造成尖子生不突出,学困生厌学情绪增加。

新课标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为了让作业最大程度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我们应当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一样的作业。

使学困生能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使大多数学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所拓展,同时让学优生能更加开拓思维。

例如在学习完乘法分配率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时,我布置了这样三个星级的作业。

一星级:2.56×7.3+2.56×2.7
二星级:0.32×4.8+3.2×0.52
三星级:54.6×38.2+546×6.08+54.6
一星级的作业是基础题型,只需套用乘法分配率的公式,满足全体学生需求,让学困生巩固了基础。

二星级作业在一星级的作业上难度加深,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分配率和积不变的性质,融汇贯通两项知识才能完成,满足中间层次学生需求。

而三星级的作业结合了前面学习的其他知识,对学优生的能力进行拔高,激发其他学生斗志。

三、从创新意识出发,促使作业形式多样化。

题海战术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传统法宝,数学作业局限于在纸上完成,形式单一。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我们要从应用、探究、游戏、操作等多种题型进行设计。

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学了小数的加减法之后,让学生和家长购物的时候,帮家长计算,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

学生帮家长算账,在巩固了新知识的同时,又得到了家长和他人的鼓励和认可,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在《分类》的新课之后,要求学生整理家中的衣柜,自己指定整理分类的标准;整理图书角的书本,标准可以确定为:文学类、漫画类、科普类以及工具书等。

四、从新视角出发,力争作业评价多元化。

传统数学作业以教师评价方式较为单一,用“√”和“×”来判断对错,评价语言多为数字或等级,这些是不够的。

因为学生和家长特别重视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那作业评价就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交流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当面交流都能从学生习惯、思路、能力、情感、品质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作业。

从而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沟通。

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我们也可以给作业盖上可爱的卡通章,奖励他们喜欢的卡通贴纸,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另外,让学生参与到作业的评价当中。

利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总之,作业的趣味性、形式多样化、层次多样化,可以让学生在“精练”中增强应用意识,提升实践探究能力,积累数学经验;作业评价多元化,可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技能在作业中掌握,思维在作业中发展,促进学生走得更稳更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