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MPA学位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MPA学位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
(一)MPA学位论文的特点
MPA学位论文与教学、科研型论文水准同一 层次,但又各有侧重。MPA学位论文的特色主要 体现于其应用性、专业性 (MPA学位论文应当面 向公共管理实际,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分析 解决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强调应用性和实 用性。 学术论文与案例分析的结合
二、MPA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四、MPA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2、选题具体要求
(1)领域宜小不宜大:小题大做 (2)论文选题应能反映当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热 点和学科前沿问题。 当然,最好,避免纯理论问题,选题不一定是 社会焦点或热门领域 。 (3)论文的标题本身是论文的最浓缩的概括, 应反复推敲,凝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
四、MPA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一)确定导师 入校第一学期,在充分了解课程设置和导师情况的基础 上,即可选择、确定指导教师双向选择 (二)选题与开题 研究生一般在第三学期开学1个月之内,向导师组提交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由导师组负责人组织开题报告,开 题报告通过后方能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开题报告 (至少5000字)包括文献综述、选题价值、研究思路、 创新之处。 开题报告严格按照《河南师范大学MPA开题报告》填写
方法上的创新能力。
定性的案例分析能够深入的对具体问题和对象进行 研究,是MPA论文写作常用的方法。
三、MPA学位论文撰写规范
MPA学位论文基本要素
MPA学位论文内容一般应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依次为: (1) 前置部分:封面、扉页、致谢(仅限外语专业)、摘要、 ABSTRACT、目录、附表与插图清单(必要时)、主要符号 表(必要时); (2) 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或建议)、 参考文献; (3) 附录部分(必要时); (4) 结尾部分:后记(或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 论文目录、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具体见《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四、MPA论文写作应注意的几个环节
(一)选题 1、选题的原则 (1)价值原则: (2)兴趣原则:感兴趣,有利于自己的职业发 展; (3)能力原则:有知识积累或前期研究基础; 较好的资料条件、调研条件、实验条件;保证 学员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较好地完 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三)写作与修改 MPA 学位论文从开题到答辩至少要有 6 个月以上的论文工 作时间,论文的文字量应不少于3万字(正文字数原则上不少 于2万字-教指委要求)。论文撰写的格式要符合《河南师范 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MPA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按照 大纲→初稿→定稿的程序进行。这期间学生应主动与指导教 师加强联系,指导教师应严格审查各个环节,确认是否可以 转入下一环节或提出具体修改建议。指导教师必须对论文的 质量进行把关,并对MPA学生是否独立完成论文工作进行监督, 对剽窃他人研究成果、抄袭成文者将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 在指导教师详细审阅论文修改稿并同意定稿后,MPA学生方可 将其论文交付印刷。
一是选取与本职工作或所在地区相关的公共管理实践中具有典 型性的真实事件为案例,以第一手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公共管理 理论及研究方法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或提出解决问 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是针对跨部门或跨地区的多个同类事件进行总结归纳,通过 对调研资料的分析,提出更具普适性的政策建议; 三是针对某项公共政策进行调研分析,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进行重新检测。重新检测仍不合格者,本次不接受其学位申
请。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五)论文评阅 硕士学位论文的评阅人应是与学位论文有关学科的具有高 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聘请至少2位专家评阅,其 中应有 1位校外专家。学院按 15%的比例对学位论文进行抽 查,被抽中的学位论文的外审由研究生学院安排。 (六)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申请人的导师 可参加答辩委员会,但不得担任主席。导师如参加答辩委 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不能少于5人。
3、选题举例(续)
原题 国际企业本土化问题研究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跨国公司的并购战略与我国企业发展 跨国公司在我国经营战略 企业名牌战略及其实施 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 修订题目
日本在华企业的跨文化管理策略及其启示
中小企业融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二、MPA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二)MPA学位论文的选题
[3]论文不宜选择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工程技术及 设备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题目,从而避免与工商管理、 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的论文相混淆。
二、MPA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二)MPA学位论文的选题
[4]从以问题为导向的角度看,应用型学位论文的选题可 参考以下类型: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检测结果处理
4.硕士学位论文首次检测文字复制比例高于20%低于40% (不包括40%)的,须认真修改论文,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
重新检测审核表》,经导师和学院负责人审查并签署同意重
新检测的意见后,由学院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学位论文电子版 及《研究生学位论文重新检测审核表》交研究生学院学位办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分委员会对学位申请人审核的基础上,对分 委员会建议授予学位者进行审批,并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表决,经出
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通过,做出授予学位申请人硕士或博士
学位的决定。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七)学位审批
凡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不授予学位者,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校学
位评定委员会一般不再进行审核;对个别有争议的,经学位评定分委
•
3.论文充分体现运用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 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与技巧。 4.写作上主题明确,论点清晰;论据充分、科学、 可靠;分析综合全面,推论严谨,逻辑性强;调研、实 验、设计等方法先进可行;结论准确、严密;文字表述 精练,引证规范。 四、评选程序 1.各培养单位依据前述要求评选本校优秀论文,提 出推荐名单,填写导师组推荐意见和作者简况表,同论 文一起报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 2.秘书处组织专家进行通讯评审,产生初选名单。 3.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委员和专家根据初选结果 进行评审,评选出当年度MPA优秀论文。 4.评选结果公示20天后为有效,由MPA教育指导委员 会予以公布。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四)学术不端检测 各学院在提交学位论文电子版检测时,需要盲审的应 一并提交学位论文纸质版,同时提交《研究生学位论文检 测申请表》,否则不进行检测。各学院如发现学生提交的 学位论文电子版与纸质版不一致,应拒绝接收其学位论文。 在论文答辩结束后,研究生院还要进行抽查检测。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七)学位审批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召开专门会议,根据论文答辩委员会的决议及
对学位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和学术水平的审核,采取不记名投票方
式表决,经出席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成员通过(出席会议人员应不 少于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做出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建议授予学位
申请人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决议。
(二)MPA学位论文的选题
[1]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政府部门与非政府公共
机构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尤其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 的工作岗位、工作领域相关的问题展开研究。为使论文 达到一定深度,在选题时应选择适当的切入点,使研究 的问题更加具体化。 [2]学位论文的选题来源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MPA 研究生在本职岗位、本部门或本地区公共管理实践中遇 到的理论或现实问题;二是我国公共管理事业中亟须回 答和解决的理论或实践问题。
MPA学位论文是MPA培养的重要环节,是MPA教育成果 的集中展现。认真开展MPA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对于提高 MPA教育质量,扩大MPA社会影响,促进多出成果,多出人 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范围 当年度MPA专业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论文。包括应用型 和学术型两类。应用型论文可以是单独撰写,也可以是集 体合作的项目。 二、评选原则 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 三、评选标准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当代公 共管理的实践,论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论文选题为公共管理前沿问题,有实用价值或学术 价值。实用价值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学术 价值即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
五、表彰、奖励办法 1.全国MPA教育指导委员会颁发优秀论文荣誉证书, 荣誉证书复印件交作者所在单位备案。 2.通过一定的方式(如通报、出版、教学案例、研 讨等)对获奖成果进行宣传。 3.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奖励办法。 六、评选结果异议处理 为提高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维护良好的学 术风气和科学道德,保证评选出的MPA优秀论文的质量, 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剽窃、作假现象, 或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问题,自入选论文公 布20日内,可以书面方式提出异议。MPA教育指导委员 会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保密。如经过调查,确 认存在严重问题,将撤销优秀论文资格。
检测结果处理
1 .硕士学位论文总体文字复制比例(在排除自引率, 即引述作者自己发表的文章所占比例之后,下同)应低于 20%,博士学位论文总体文字复制比例应低于 10% ,同时学 位论文主要章节的文字复制比例应低于30%,否则,视为学 位论文检测结果不合格。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检测结果处理
一、MPA学位论文的基本工作程序
(六)论文答辩 答辩委员会秘书应至少在答辩前2周将学位论文送交答辩委 员会成员审阅。 论文答辩委员会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表决有两 项内容:第一,是否同意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即能否毕业; 第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方为通过。决议经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学位评定分 委员会审议。答辩成绩优秀率一般不高于30%。 论文答辩未通过者,经答辩委员会表决,全体成员三分之 二以上同意,可做出硕士学位申请人在 6-12个月内修改论 文并重新答辩1次的决议。若申请人逾期未完成论文修改或 重新答辩后仍不合格者,以后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