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媒介素养和"信息节食",了解网络规则能力目标学会"信息节食";掌握正确地传递网络正能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正确的网络生活意识和习惯;养成遵守网络规则的意识;养成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诉求的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网络的正面作用,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下列图片)同学们先欣赏图片,再谈谈感受。

教师过渡: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这几幅图片,告诉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

今天我们就学习《合理利用网络》。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小军的一天(展示下列材料)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小学的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

21教育网1.思考: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教师总结: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

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

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

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

教师总结:(1)要提高媒介素养。

(2)要学会"信息节食"。

活动二:"谣言"来了(展示下列图片) 1.思考: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2.如何处理不良信息?提示:生活中网络传播的各种信息很多,今天某地发生了什么事,后天某地将发生什么事。

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要被谣言左右,成为谣言的传声筒。

教师总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

(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活动三:利用网络骂人不行(材料展示)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

xx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

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

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1.思考:张某利用网络骂人不行吗?2.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教师强调: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展示下列图片)3.思考:分析上面图片的.表现,谈谈为什么会被禁止。

提示:左图是利用网络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所以被法律禁止。

右图是利用网络攻击他人网络,是违法的,所以被法律禁止。

目标导学二:传播网络正能量活动四:网络开启一扇门建言献策(材料展示)xx年4月12日,太原市试点建设的首个专为老百姓排难解忧的互联网平台迎泽区服务群众工作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这意味着迎泽区在城市和社会管理方面向"互联网+"迈进了一大步。

过去市民跑腿才能解决的小事儿,如今通过电脑网页、微信、QQ、手机APP、电话等方式就能立即反映到网络平台,使之得到快速解决。

1.思考: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这一现象对于我们利用网络有什么启示?提示:1.材料反映了太原市利用网络给老百姓开通了解决困难的平台。

太原市能够正确运用网络。

2.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积极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教师强调: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活动五:网络助力张远坤的愿望(材料展示)张远坤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塔什米里克乡库纳巴扎小学支教。

当他看到学生们大冬天的还在接自来水管的凉水喝,冬装只是把四件夏装穿在身上时,就想到通过募捐得到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

短短三天时间,爱心人士送来了约70公斤的物资。

第一次活动就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出乎张远坤和学校的意料。

随后,张远坤把目光投向了学校的运动场地。

希望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将募集到的善款建一个运动场,并购买篮球架、单双杠、球类等体育器材,丰富学校的体育运动。

思考:张远坤的事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提示:张远坤利用网络募捐,解决所在学校学生的困难。

他能够正确地运用网络,传递了网络正能量。

分析下列图片,看看人们利用网络传播什么正能量?提示:图1利用网络传播了舞蹈,图2利用网络抓捕了逃犯,图3利用网络弘扬书画文化,图4利用网络组织了青年志愿者,让青年更好地服务社会,实现价值。

教师强调: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三、课堂总结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

3板书设计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遵守网络规则传播网络正能量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4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对网络的了解,学会正确运用网络,从而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

总体教案设计能够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教材,正确处理了教学难点,较好地解决了教材的重点。

但没有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了解了教材内容。

因此今后的教学过程,不仅要利用教材,更要利用现实资料和学生的自身实践,更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任务。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培养乐观自信的态度,树立自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认识自我的方法,能正确认识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正确认识自我的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自我。

【教学方式】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二、情景导入(俗语导入)师: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这些话语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我们学习--认识自己。

三、讲授新课【活动一:合作探究】作业交流:用词语描述自己的中学生活。

并说说自己展现的形象。

思考:P25下面的三个问题。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3)听听同学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答案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据实回答。

师:自知者明、认识你自己??都告诉我们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活动二:阅读感悟】教材P26学生代表朗读本文章。

思考: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师总结:认识自己是多么重要。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会越来越关注自我。

【活动三:畅所欲言】教材P27探究与分享问题:(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1)小刚有点自负,没有正确认识自己。

(2)小刚的态度,不利于他的自我发展,不利于和他人的交往,对自己,对集体都是有害的。

思考总结: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意义?提醒: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我们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活动四:我眼中的我】教材P28探究与分享思考:(1)你是从哪些方面认识自己的?(2)你是怎么得出这些认识的?答案提示:(1)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等等。

(2)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的。

【活动五:实践探究】P29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1)画画像。

拿一张白纸,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描绘自己,然后折起来,收集在一起。

(2)猜猜看。

每人从中抽一张折叠的画像,猜测这是谁的画像并说明理由。

第一眼看到这张画像,你想对画像中的人说些什么?(3)谈感受。

当事人分享:自己满意的部分,不满意部分;听到别人评价后的感受。

(4)学习方法与技能。

每位学生分享,自我评价的方法。

答案提示: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可以是自我观察和分析,也可以与他人比较。

【活动六:方法分享】P30探究与分享及方法与技能阅读30页探究与分享的材料,思考:(1)不同的人对我的评价各不相同,你怎么看待这些不同?(2)你觉得我该如何对待这些评价?(3)全班学生分享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的方法。

答案提示:(1)每个人对我的评价角度不一样,从而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2)对于这些评价,我会客观冷静分析,既不盲从,也不忽视,用理性的心态去面对他人的评价,无论好坏,我都会勇于面对。

(3)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四、当堂演练1.《咏梅》中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诗句,这句诗对我们个人成长的启示是(C)①要看到梅与雪的差距②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③要看到梅与雪的共性④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2.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是人生的一大智慧,我们应该(C)A.欣赏自己,不要被他人的评价左右B.找到自己的优势,塑造完美超人C.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足D.多看优点,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缺点3.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这句谚语启示我们要通过(B)A.自我评价认识自己B.他人评价认识自己C.兴趣爱好认识自己D.外在特征认识自己4.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

(1)请你谈谈这句话中蕴含着什么道理?(2)你将通过哪些科学方法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答案提示:1C2C3B4.(1)①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势,也都有缺点与不足;②在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才能公正、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2)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来认识自己;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③通过他人评价认识自己。

六、布置作业1、采集几片树叶。

把自己的指纹印在一张纸上。

2、介绍几个改正缺点的办法。

3、搜集一个挖掘、激发潜能的故事4、请给自己写一句寄语,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

道德与法治网络教学案例教材分析《网络与道德》(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11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课题的价值在于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虽然网络是一个"虚拟社会",但与现实生活一样,我们在这个虚拟社会中也要遵守社会公共道德问题,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文明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