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案例及
反思
主题:我的好习惯
课时:共两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一、教学目标:
1.体会保持仪表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重视自己的仪表.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3.知道保持整洁的方法.要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游戏、劳动、体育锻炼等.二、课程标准: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弱.一些孩子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洗脸刷牙等保持整洁的好方法.整洁干净的仪表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他们的感受和体会也几乎为零.因此很难保持仪表的整洁.尽管他们有做个干净、整洁的孩子的愿望.但在实际生活中还很难真正做到.如何引导学生养成爱整洁的好习惯.在活动后、劳动后及时整理自己.保持整洁;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儿童重视讲卫生习惯等问题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四、教材分析
《我们爱整洁》一课.侧重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整洁的仪表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而且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本课四个主题紧密结合“我们爱整洁”这一话题展
开.同时又分别侧重不同的要点.教科书以“镜子里的我”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自查、互评和共猜.提出
表要求.引导学生反省自己整洁与否;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分析判断“这样做好不好”.进一步打开学生
思考的广度和深度.由仪表整洁延伸至良好卫生习惯
的养成.进而进行行为引导.在讨论交流中学会一些
保持整洁的好方法;最后.通过对“这样是爱整洁吗”
这一话题的讨论进行行为提升.提醒学生保持整洁.
并不是不参加活动.相反.在玩耍、体育锻炼、劳动
时要不怕脏和累.尽情活动.认真做值日.从而凸现核
心素养的实践创新之劳动素养的培养.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小调查
2、教师准备:
1)小镜子
(2)PPT课件
(3)课前和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
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六、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镜子里的我”“这样做好不
好”;
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保持整洁有办法”“这样是爱
整洁吗”.
七、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保持整洁有方法.学会这些方法并在生活
中加以运用;
2.提醒学生保持整洁.并不是不参加活动、劳动、体育锻炼等.知道怎样做到既能愉快地玩.又能保持
整洁.
活动一:我们都来帮帮他
导语:一只不爱干净、仪表不整洁的小猪皮皮给我
们打来了求助热线.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不受欢迎的皮
皮吧.
出示任务:
出示PPT.师生共同表演绘本《皮皮的故事》第4、
1.讨论:你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
2.说说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整洁干净的好孩子?
小结:揭示活动主题.刷牙洗澡换衣后的皮皮整洁又
帅气.大家夸赞讨人喜.你会做这些保持整洁的事儿
吗?还有哪些保持整洁的好办法呢?
活动二:保持整洁有方法
导语:课前每个小朋友都做了一次家庭小调查.你在
洗漱习惯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呢?小组讨论:找到
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反馈指导:“保持整洁好办法”推介会
1.谁来说一说.你们今天这么整洁.早晨起来都做
了些什么?想一想.除了他们刚才说的这些以外.你
觉得每天还要做什么才能让自己变整洁?还要经常
做什么呢?
2.看来你们平时的生活习惯很好.
出示PPT.老师出示图片.学生随着老师一起说洗
手、洗脸、洗脚、穿戴整齐、刷牙. 这些是我们小
朋友为了整洁天天要做的.洗澡、剪指甲、理发、勤
换衣服是我们经常做的.
3.在这些事情中.哪些是你自己会做的?请把你保
持整洁的好办法推介给大家.
你能说一说平时你是怎么洗手的吗?实践巩固操
练“六步洗手法”.
你平时在家是怎样洗脸的?在洗脸的时候.你们遇
到过什么麻烦吗?你们要观察观察他这样是不是能
把脸洗干净.大家都学会了正确的洗脸方法了吗?让
我们一起来做一遍.
大家都把小脸蛋洗得干干净净的.个个都笑了.我
看见了许多小朋友都有一口洁白的牙齿.你们平时是
怎样刷牙的.谁来做一做?全体学生跟着音乐.拿起牙刷一起来刷牙.唉!我觉得这样刷牙好像太麻烦了.有时候我来不及了.我就这样乱刷几下.你们说行不行?为什么……
4.学生互相帮助整理头发、衣服、红领巾等.
5.将自己最整洁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6.老师知道.在我们班中.有很多小朋友平时保持整洁做得很好.谁愿意夸一夸你身边整洁的好孩子?请学生亲自把“整洁奖章”送给自己认为很整洁的小朋友.并夸一夸他.
小结: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把这些好方法进行归类.做一个好方法提示卡.
教学反思:
“我们爱整洁”这一课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尽管有了一学期的在校经历.可这群大都六七岁的.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孩子.由于父母过于溺爱.很多事情家长包办代替.造成自理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他们自我意识差.他们知道怎样整洁.但不一定积极去做.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整洁.怎样才算整洁.怎样保持整洁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突出活动特点.借助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
本节课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活动的开展努力架设课堂与生活的桥梁.重视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教学变得对儿童有意义.教学中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再现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从而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真正地做到“健康、安全地生活”.借助绘本创设情境.将生活中不整洁的场景展现在学生
面前.帮助学生找原因.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沉浸于情景中.此时帮助学生找原因.与学生一起想对策.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学生主体全面体验.从教学内容来看.与整洁相关的事情学生都知道了.也不难做.课堂上尝试着把学生放在主角的位置.给学生充分的空间.适当点拨.适当引导.同时介绍一些生活小技能、小窍门.让学生沉浸在生活世界中.在演示生活的情景中学生明白了整洁孩子人人夸.保持整洁人人爱.自己应该每时每刻把最美最整洁的样子展现给大家.
本节课的设计离不开与家长的信息沟通.了解孩子们在家中的真实表现.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同时.课外延伸评价应加强督促指导.并进行持续跟踪.将学生在课堂内的短时实践转化为课外的持续践行.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