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文人诗
描写戍卒的痛苦:
君不见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 音尘断绝阻河关。…… 将死胡马迹,边塞,能见妻子难。
描写妇女爱情不自由:(其三)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七言乐府诗对后代影响大,为唐代七言诗奠定了 好基础,鲍照七言诗隔句押韵,为唐代七言诗发 展奠定了好基础,鲍照七言诗隔句押韵,为七言 诗发展开辟道路,树立榜样,他以后七言诗慢慢 多起来。
第四章 南北朝文人诗
南北朝时期,诗歌的面貌和魏晋时代颇有不同, 宋齐时代谢灵运、谢眺的山水诗,鲍照的乐府诗, 不仅题材内容上有所发展,而且形式技巧上更有 新的变化。声律的运用,七言诗体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重要的成就。然而形式主义创作倾向也有 发展。齐梁以后,形式主义诗风的堕落。北朝文 人诗坛本是一片荒凉,只是庾信由南入北,才带 来心得转机。
现存诗200余首,赋10篇,散文20余篇。 主要成就是诗歌,最有现实意义的是80余首乐 府诗。继承和发展了汉乐府和建安诗歌优秀传
统,骨力强劲,文辞华美,象曹子建的诗,而 不同于当时形式主义诗风。其中18首《拟行路 难》又是乐府诗中的精华。
抒发英才被压抑的苦闷,
如,其四: 写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已自宽,举杯判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际已堕落到色情诗。诗风败坏,御用文人 为他们服务。
梁朝皇帝肖纲为宫体诗制造舆论:“立身 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 放荡”。他写宫体诗,题目是:《咏内人 昼眠》、《戏赠丽人》、《夜听妓》、 《美人晨》等。
乐府诗向民间学习等特点对后代诗也有很大 影响,杜甫评李白诗: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 逸鲍参军。俊彩飘逸。——《春日忆李白》
鲍诗感叹人生无常,及时行乐, 如《拟行路难》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对酒叙长篇,穷途委命付皇天。
但愿杯中九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须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散文《登大雷岸与妹书》《瓜步山揭文
宋代
一、谢灵运(385-433) 二、鲍照(414?-466)
齐代
沈 约(441-513) 谢 眺(464-499)
梁、陈
谢灵运(385-433)
东晋末到刘宋初年的诗人。东晋大将谢玄之 孙。谢玄因淝水之战之功封为康乐公,谢灵运 18பைடு நூலகம்时继祖父、父亲而封为康乐公,食邑三千 户。刘宋时奖为侯爵,食邑五百户。36岁时 (420年),被排挤到永嘉当太守,于是不满, 不管事只是游山玩水。出为永嘉太守后:
他的山水诗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些散见于 各篇中的“名章迥词”,如“野旷沙岸净,天 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还有少数非山水诗,如《拟魏太子邺中 集诗八首》等。拟古的成就这在陆机之上。
鲍照(414?-466)
鲍照由于“身地孤贱”,又曾从事农耕, 于是被人轻视。他在呱步山揭示心中叹息: “才之多少,不如势之多少远矣”。有才华 无法施展,一生受压抑打击,仕途不得志, 所以他对腐朽的门阀制度不满,诗歌、散文 主要内容是反映贫贱者的悲哀,反映地主阶 级中下层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感情,对黑暗 腐朽的现实不满,有较深刻的揭露,对人民 所遭受的压迫也有所反映。
“肆意遨游,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诉 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 《宋书·谢灵运传》
他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38 岁以后做太守所写, 反映永嘉、会稽山水,他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 水诗的诗人。谢以后形成山水诗诗风。南朝有 谢眺、何逊。至唐朝王维、孟浩然形成我国山 水诗派,开创者即是谢灵运。谢的山水诗打破 东晋玄言诗的统治,扩大了诗歌的题材领域, 所以对我国诗歌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如 《不壁精舍还湖中作》,很象一首清丽的山水 游记,语言精雕细刻而能出于自然。
齐代
我国诗歌发展经历三阶段: 古体诗(汉魏;不讲平仄对仗)——新体 诗(齐代;永明体;讲平仄)——近体诗 (唐;格律诗)
“竟陵八友”:
肖衍、沈约、谢眺、王融、肖琛、范云、 任*、陆*。集中于竟陵王肖子良门下,写的 诗讲究声律,成就大的是沈、谢。肖衍后作 皇帝。
沈 约(441-513)
宋、齐、梁,文学家、历史学家,编《宋 书》现存,对音韵学也很精通,曾著书 《四声谱》,平、上、去、入四声,永明 年间周*写《入声切韵》一书,沈约根据这, 再家上双声叠韵等用于诗歌提出“四声八 病”之说。
谢眺诗对唐代律诗,五言诗贡献大, 谢诗好诗多、名句多。如:
《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名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风碎池中荷,霜剪江南绿。
梁、陈
南北朝诗风绮丽、柔弱,这诗风发展到梁 陈更为厉害,梁陈统治阶级苟安于江南,生 活腐化,把文学当作宫廷享受的工具,梁陈 诗歌出现“宫体诗”,专门描写宫廷腐化, 享受生活的诗,内容是写宫廷生活,写妇女 容貌、体态、打扮,用漂亮词句描写,实际 已堕落到色情诗。诗风败坏,御用文人为他 们服务。
八病:平头、上尾、缝腰、鹤嚎、大韵、
小韵、旁纽、正纽,
以声律家上对偶诗歌就形成永明体新诗歌。 除对诗歌,对后骈文,词、曲也发生很大 影响。
谢 眺(464-499)
与谢灵运同族,人称大谢、小谢,山水诗出 名,做过宣城太守,故又称谢宣城。别人叛乱 拉拢他,他拒绝而入狱,后死于狱中。
现存诗200余首,优秀者多为山水诗。清新、 流利,意境新颖,描写逼真,比谢灵运好在无 玄言诗尾巴。谢眺写诗融化自己感情。如《晚 登三山还望京邑》。
谢一生都不能忘怀政治权势,但在政治生活上 又没有高尚的理想,在失意时游山玩水,只是 在声色狗马之外寻求感官上满足,并以此掩饰 他对权位的热中。因此,他的山水诗能描绘一 些外界景物,却难见出内心思想感情。只是以 玄言佛理来装点门面。所谓“山水不足以娱其 情,名理不足以解其忧。”这也是其诗缺点所 在。玄言词句多,辞藻堆砌多,往往有句无篇; 结构多半用“叙事—写景—说理”这章法,读 来让人感到单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