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这个环节通过边想象边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领悟、体验用自己的理解语气表达出来。增强情感的熏陶,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
此处设计先以老师示范,降低了变序介绍的难度。然后让学生自由练说,再指名扮演小导游。用自己脑海中的神奇画面表达出来。既加强了小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训练,又使学生心中美的体验得到升华。
6、背诵课文整体回顾
【提 问】黄山的这些石头真是太神奇了,你们愿意把它留在脑海中吗?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背背。
【课件演示】请结合画面,按课文顺序,会背哪段就站起来背诵。
三、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总结全文】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课外延伸】布置课后练习,请给自己的画配上文字,写一写怪石的样子、位置,再搜集有关黄山风光资料(上网查找、摘录图书、收集图片、询问亲友),出一份以黄山风光为内容的小报。
【结束语】黄山石真是姿态万千、栩栩如生呀!黄山的风光真像一幅活的画,又似一首无字的诗。同学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定能去黄山一睹她的风采!
设计思路及多媒体
应用分析
通过辨析,选择“奇”的含义,突出了全文的重点。点击屏幕,课件会出现正确答案,并伴随表扬的话。及时对学生加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多媒体课件,由教师操作多媒体,学生观看画面(并配有悠扬的背景音乐和生动的课文朗读),创设“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学生初步感知了黄山石千姿百态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品味课题,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14课《黄山奇石》,(齐读)课题中哪个字最能说明黄山石的特点?
【课件演示】
选一选
黄山奇石
1、少见的,特别的
2、惊异
3、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
4、表示“姓”
【提问】在字典中,“奇”有四种意思,课题中的“奇”应选哪种?字典是帮助我们理解字意的好伙伴。
【指导朗读】自由朗读2、3、4节
齐读2、3、4节
【默读思考】默读第五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画、说奇石】这段只告诉我们三种怪石的名字,请小朋友展开大胆的想象,选一种,在练习纸上简单地画下来。
学生边画边说
同桌互说
【实物投影仪展示】
我画的是____
指名学生练说
【课件演示】老师还带来了几幅不知名的怪石画面,你们能帮它们取个名字吗?
【朗读】再读课题,读出“奇”的含义。(自由读——齐读)
情境导入
【导语】黄山是我国的风景名胜,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黄山旅游,欣赏那儿秀丽神奇的风光。
【课件演示】随文画面,配音,配乐。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理解词语,学习第一节
【提问】默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指名读第二句话,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
【教师巡视指导】分发练习,并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帮助。
练一练
划:我们喜欢的黄山石叫__,它在__,象__。
说:我们认为这些词用得好……,因为……
读:我们选第__种方式朗读。
(①个人读②轮读③齐读④男(女)生读⑤其它)
演:我们请__导游为大家介绍。选做:我们还发现……
【学生汇报】各大组派代表汇报结果。其间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金光闪闪”或看图理解“陡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翻滚的云海”亦或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
【课件演示】多幅黄山风光
【提问】你们能用一句话夸夸它吗?看图理解“秀丽神奇”。换词理解“尤其”。
【教师点拨】“看图”和“换词”也是理解词语意思的好方法。
【提问】自由读第二句话
师生合作,练读这段边读边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2、3、4节。边读边用△△符号标出石头的名字。(板书)
【指导朗读】请小朋友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读表现出它的形态美,或者读出自己喜爱之情。(板书:读)
学生练读
抽读评议
交流点拨
反复练读
齐读
④学法四演导游创造“奇”
【教师示范】教师扮演导游,变换原句顺序,介绍奇石A。
说明:向别人介绍一种奇石,也可以不按书上那样说,像教师一样用自己的方法介绍也行。
【学生练习】学生扮演导游练说(板书:演)
【课件演示】瞧,这四块奇石的样子多有趣呀!你们想先学哪块奇石呢?
(注:以下用奇石A代替先选学的景点。用奇石B、C、D代替其它三个景点)
3、渗透学法、重点突破
①学法一划词句感知“奇”
【课件演示】描述奇石A文字,学生自由读。用横线划出它的位置,用波浪线划出它的样子。(板书:划)
②学法二说特点领悟“奇”
【合作学习】先同桌互读,说说奇石A有什么特点,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能领悟到“奇”,打上点。
自由练说
同学互说
指名说
⑤小结
【反馈悟法】结合板书交流刚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指名介绍学习方法——评议、点拨、归纳
1、运用学法,合作探究
【自由组合】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成三大组。选学奇石B(C、D)。(每大组分若干小组,每小组四至五人)
【课件演示】奇石B、C、D画面
【提出要求】请各组仔细看图,按黑板上的学法步骤合作学习自己喜欢的奇石,完成自学练习题。
此教学环节中,改变了以往教师把“学法”当作机械的教条灌输给学生的做法,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悟其法。教师相机点拨,适时归纳,学生学得轻松,练得扎实。
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放手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其它三块奇石,是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舞台。学生通过自学,不仅积极主动地获取了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能力。在小组探究讨论、交流、辩解、练习、汇报的过程中,养成了勤于动手动脑,善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好习惯。值得一提的是自学练习时,紧紧围绕前面的“划、说、读、演”四步学法,使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加深理解了各奇石的特点,提供了全班同学向别人学习的机会,更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此过程中,2、3、4节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重点难点得以突破。
选自己喜欢的内容学,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之情,改变了教师的“指令性”行为。激励性的语言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自由舒张情绪的“场”,使他们主动,专注、兴致勃勃地去读。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此环节重点词句咬文嚼字,反复推敲,让学生借助多种方法理解内容,领悟奇石的特点,同时领悟奇石的形象逼真,形态美,加深对表象的体验。
【教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进行帮助。
【课件演示】在学生反馈期间根据交流情况,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陡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翻滚的云海”或结合上下文理解“金光闪闪”亦或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板书:说)
【发散思维】如果这块石头活了,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③学法三读课文表现“奇”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夸夸这块奇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