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评估方法与综合题考点一收益法考点二市场法考点三成本法考点四资产评估方法之间的关系与选择【考点一】收益法必考内容,在企业价值评估和无形资产评估中都有可能涉及。
一、收益法的理论依据账务管理中的NPV的计算原理(或者说是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即:评估价值=∑资产未来的现金流×折现系数二、收益法应用的前提条件1.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A)。
2.资产拥有者获得的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i)。
3.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三、收益法中各个指标的确定(一)收益额的确定1.收益额是归资产所有者所有的收益,在企业价值评估中表现为:(1)企业创造的不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收入不能作为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企业收益。
例如税收,不论是流转税还是所得税都不能视为企业收益。
(2)凡是归企业权益主体所有的企业收支净额,都可视为企业的收益。
无论是营业收支、资产收支还是投资收支,只要形成净现金流入量,就可视为企业收益。
3.收益额的两个特点(1)收益额是资产未来预期收益额,而不是历史收益额或现实收益额(2)用于资产评估的收益额是资产的客观收益,而不是资产的实际收益。
客观的收益就是根据各种变量、因素合理估计被评估资产的收益;而现实收益(=总收益-总费用)中可能包括不合理的因素。
3.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额的确定(1)收益的表现形式:股利、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和经济利润等。
(2)不同的收益对应不同的价值内涵。
(3)企业价值评估中收益额的常用口径①股利:净利润×股利支付率②股权自由现金流量: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债权自由现金流量③企业自由现金流量Ⅰ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Ⅱ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税后利息+折旧及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金增加)Ⅲ企业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固定资产增加+营运资金增加)Ⅳ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税后利息-(固定资产增加+营运资金增加)Ⅴ债权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利息+债务本金偿还-新借债务的增加④经济利润Ⅰ经济利润=税后净营业利润-投入资本的成本投入资本的成本=税后利息+股权资本成本Ⅱ经济利润=投入资本×(投入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Ⅲ经济利润=净利润-股权资本成本【提示】涉及投入资本都是期初数。
⑤永续价值Ⅰ永续期第一年流量=预测期最后一年流量×(1+g)Ⅱ如果告知新投入资本的回报率=预测期最后一年的投入资本回报率永续期第一年流量=永续期第一年税后经营利润×(1-g/R)(P140)第6年税后经营利润=第5年末投入资本×R4.无形资产评估中收益额的确定(1)直接估算法R=使用无形资产后净利润-使用无形资产前净利润= Q2×(P2-C2)(1-T)-Q1×(P1-C1)(1-T)适用:收入增长型和费用节约型(2)差额法(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无形资产带来的超额收益=企业收益-净资产总额×行业平均利润率(3)分成率法收益额=销售利润×销售利润分成率×(1-所得税税率)=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分成率×(1-所得税税率)销售收入分成率=销售利润分成率×销售利润率(4)常用分成率测算方法①边际分析法利润分成率=Σ追加利润现值÷Σ利润总额现值×100%②经验数据法“三分”分成法、“四分”分成法影响因素: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③要素贡献法资金、技术和管理三大要素④约当投资分成法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无形资产的约当投资量=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1+适用成本利润率)购买方的约当投资量=购买方投入总资产的重置成本×(1+适用成本利润率)重置成本=账面成本×(1+物价变动指数)(二)折现率(r)1.从本质上讲折现率是一个期望的投资报酬率,是投资者在投资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对投资所期望的回报率。
2.从构成上看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3.资本化率与折现率的关系①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②但是二者适用场合不同习惯上人们称折现率是将未来有限期的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用于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现;资本化率则是将未来永续性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
③二者是否相等,主要取决于同一资产在未来长短不同时期所面临的风险是否相同。
④当题目中分别告诉了资本化率与折现率,要区别使用,否则视作二者相等。
4.折现率的计算(1)股权资本成本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Ⅰ无风险报酬率即最低报酬率(ⅰ)没有违约风险或者违约风险可以忽略;(ⅱ)没有投资和再投资风险。
通常选取与企业收益期相匹配的中长期国债的市场到期收益率。
Ⅱβ系数(ⅰ)反映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水平的指数种类的选择;(ⅱ)观察间隔期的选择;通常使用每周或每月的收益率。
(ⅲ)样本期间长度的选择;公司风险特征无重大变化时,可以采用5年或更长的样本期间长度;如果公司风险特征发生重大变化,应当使用变化后的年份作为样本期间长度。
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评估时,一般是通过选择上市公司与被评估企业类似的公司作为可比公司,用可比公司的β系数并经一定的调整后间接地得出非上市公司的β系数。
运用两次公式:β资产×(税后负债+所有者权益)=β权益×所有者权益Ⅲ市场风险溢价一是面向未来的方法,主要有贴现现金流量法。
二是基于当前的方法,利用股息额/股价比回归分析。
三是基于历史的方法,是运用历史收益来估计未来收益,运用投资者在一些持有期已经实现的平均收益溢价来计算。
(最常用)(ⅰ)时间跨度应选择较长时间的,既包括繁荣期,也包括衰退期;(ⅱ)应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结果要低一些。
Ⅳ企业特定风险调整系数被评估企业的特定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所处经营阶段、主要产品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业务或产品的种类及区域分布、企业历史经营状况、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机制、管理人员的经验与资历、对主要客户及供应商的依赖等。
②套利定价模型资产的期望收益率是建立在资产的影响因子敏感系数和因子的风险溢价之上的。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种单变量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是一个多因素回归模型。
③三因素模型(ⅰ)市场的超额回报率(ⅱ)期望的规模风险溢价(ⅲ)期望的价值风险溢价④风险累加法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报酬率+经营风险报酬率+财务风险报酬率+其他风险报酬率补充:还可以用股利增长模型计算股权资本成本,即R s=D1/P0×(1-f)+g(2)债务资本成本主要受即期利率水平、企业违约风险以及贷款期限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估算债务资本成本的主要方法:①基于银行贷款利率估算债务资本成本不宜直接将贷款基准利率作为被评估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
考虑被评估企业的贷款期限、经营业绩、资本结构、信用等级、抵质押情况及第三方担保等情况后,综合进行分析和判断。
②基于企业债券利率估算债务资本成本Ⅰ如果企业目前有上市的长期债券,则可使用到期收益率法计算税前债务资本成本。
Ⅱ如果企业没有上市债券,可以参照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等级与被评估企业的信用等级类似的企业。
Ⅲ如果没有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可根据偿债能力分析(已获利息倍数)估计可以达到的信用等级。
③风险调整法债务资本成本=国债到期收益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的大小可以根据信用级别来估计。
具体做法如下:Ⅰ选择若干信用级别与被评估企业相同的上市公司债券;Ⅱ计算这些上市公司债券的到期收益率;Ⅲ计算与这些上市公司债券同期的国债到期收益率;Ⅳ计算上述两个到期收益率的差额,即信用风险补偿率;Ⅴ计算信用风险补偿率的平均值,作为被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在估算债务资本成本时,应考虑企业融资过程中需要支付的各项成本费用,避免遗漏。
税后债务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1-企业所得税税率)(3)优先股资本成本估算优先股资本成本的主要方法:(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①资金来源角度:②资金去向角度:WACC=(W c×R c+W f×R f+W i×R i)×(1-T)③两个公式结合,可以求出无形资产回报率(5)资本结构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影响资本结构的取值对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至关重要。
①当被评估企业在评估基准日的实际资本结构已经接近其目标资本结构,或公司会很快调整并维持在目标资本结构,通常可采用目标资本结构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且收益期各年的资本结构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均相同。
②当企业未来年度的资本结构变化幅度很大,或企业当前资本结构还没有达到目标资本结构、预期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把资本结构调整到目标资本结构的水平,则每年应使用能反映企业当年情形的资本结构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③在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不变的前提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意味着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化。
【特别注意】(三)收益期限(n)1.根据持续使用的能力,在未来多长时间资产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未来的预期收益;2.关于无形资产的收益年限(1)按照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的保护期限为10年,均自申请日开始计算。
(2)搞懂无形资产评估习题班中的综合题(3)确定无形资产有效期限的理论依据无形资产收益期限或称有效期限,指无形资产发挥作用,并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时间。
无形资产具有获得超额收益能力的时间才是真正的无形资产有效期限。
四、收益法应用的基本形式折现1.各年收益不相等的情况逐项复利求现值2.各年收益相等的情况A/I3.纯收益在若干年后保持不变4.纯收益在若干年后按稳定的增长率增长5.未来的收益按目前年金水平(收益年限为无限年限,但是只能够预测近几年的)折现系数计算举例(P/F,10%,4)=1÷(1+10%)4(P/A,10%,4)=1÷(1+10%)+1÷(1+10%)2+1÷(1+10%)3+1÷(1+10%)4五、收益法在不同评估对象中应用的特别形式1.企业整体评估与商誉的关系商誉=企业整体价值评估值-企业的各单项可辨认资产评估值之和2.控股型股权投资评估思路①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整体评估后再测算股权投资的价值②整体评估应该以收益法为主,特殊情况下,可以单独采用市场法③对被投资企业整体评估,基准日与投资方的评估基准日相同六、收益法应用的操作步骤(一)确定评估思路和模型(二)分析和调整历史财务报表(三)确定和划分收益期(四)预测未来收益(五)确定折现率(六)测算经营性资产及负债价值(七)识别和评估溢余资产、非经营性资产及负债(八)得出评估结果七、收益(一)收益形式1.收益的主要形式(1)按收益指标的属性进行划分净利润、自由现金流量和经济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