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2.有一位外商想在我国投资发展毛纺织工业,仅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下列地点最适宜建厂的是()A.杭州B.郑州C.乌鲁木齐D.沈阳3.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石油B.煤炭C.天然气D.水能4.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西部干旱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这说明了我国A.人口地区分布不均B.人口增长速度较快C.人口总量减少D.人口素质不高5.据图内容,读图判断①、②、③与乌鲁木齐、拉萨、武汉三地的组合,最有可能的是A.①武汉②乌鲁木齐③拉萨B.①拉萨②乌鲁木齐③武汉C.①武汉②拉萨③乌鲁木齐D.①乌鲁木齐②武汉③拉萨6.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A.地跨寒温热三带,海陆兼备。

B.南北跨纬度大,气候类型复杂,为发展多种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C.西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流。

D.面临大洋,有利于海洋温暖气流在东部广大地区形成较厚的冰川。

7.读甲乙丙丁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②为沪宁杭工业基地南翼中心城市杭州,有“中国丝都”之称。

B.乙工业基地铁路交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丙工业基地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因地制宜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D.丁工业基地毗邻港澳与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铁路线E为京广线。

8.保护土地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垦荒扩大耕地面积B.超载放牧C.大力利用土地发展城市建设D.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9.下图漫画表达的含义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水土流失严重B.图乙表示草场资源超载C.图丙表示森林资源日益减少D.图丁表示沙漠化面积扩大10.关于南水北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B.北调的东线主要利用京杭运河北达山东和天津C.中线工程主羹指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北达北京D.西线工程主鬟指把长江中游的水调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11.下列重要经线、纬线中,穿过我国的是( )A.赤道B.本初子午线C.北回归线D.北极圈12.下列海洋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B.东海C.南海D.黄海13.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A.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B.我国人口有13.40亿,人口基数大C.城市化进程快D.改革开放使经济发展的结果14.下图是中国地形类型构成示意图,该图反映我地形的特点是()A.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广大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广大15.我国共设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它们名称中所包含的少数民族分别是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B.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C.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D.回族白族蒙古族壮族土家族16.读我国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经过济南的铁路线是()A.①B.②C.③D.都不经过2、下列由青岛港运往海口的农产品,可能性最小的是()A.小麦B.甘蔗C.苹果D.棉花3、②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A.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B.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C.半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D.黄河淮河长江17.我国“百川东入海”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复杂多B.降水东多西C.地势西高东低D.气候复杂多样18.下列地势变化示意图中,最符合我国实际的是A.B.C.D.19.下列轮廓图序号与省区简称、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①一甘一西宁B.②一桂一呼和浩特C.③一蜀一成都D.④一滇一贵阳20.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A.汉族B.壮族C.回族D.满族2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B.非季风区的盆地边缘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22.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 ) 。

A.人口稠密,矿产资源丰富B.有稳定的工业原料来源和销售区C.科技力量雄厚,工业基础全面D.气候条件适宜,环境优美23.山东地理兴趣小组对黄河入海口附近进行了考察和走访,下图为黄河入海口附近图。

读下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1、近年来,甲处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 )A.海浪变大,冲刷了三角洲B.风力变大,吹走了泥沙C.中游水土保持使入海泥沙减少D.山东当地人挖走黄河泥沙2、黄河进入山东段的特征是( )①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②初冬和初春季节可能有凌汛③流域面积狭小,形成“地上河”④泥沙含量急剧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4.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土地利用类型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2、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石漠化B.耕地面积减少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25.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P和Q两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B.海陆位置不同C.地形差异的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2、旱涝灾害都严重的地区多A.平原地形B.高原和盆地C.人口稀少D.经济落后26.读北京、武汉、广州和哈尔滨年降水量图回答下面小题1、图中反映哈尔滨年降水量变化的是()A.a B.c C.d D.b2、a、b两个城市降水变化特点()A.雨季来的晚,结束早B.雨季来得晚,结束晚C.雨季来得早,结束D.雨季来得早,结束晚27.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B.降水较多,取水方便C.靠近梯田,生产方便D.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2、该地梯田A.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B.位于山地的北坡C.主要种植水稻D.机械化生产方便28.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行政区都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读下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四省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省B.②是我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C.③省是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D.④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2、图中四省省会城市的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29.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欠佳的国家。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2、缓解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A.修建水库B.跨流域调水C.大量开采地下水D.围湖造田30.我们学校所在的温度带是()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二、解答题31.[研究性学习]课题名称:位置与资源课题资料:资料一:中国雪乡——双峰林场,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这里有最密的林海,最厚的积雪,冬季是游客欣赏雪景旅游胜地。

中国水乡——周庄,位于江苏省昆山市,是一座有900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

资料二: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和景观图。

课题思考:(1)写出图中A、B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____。

(2)雪乡和水乡分别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什么地区? ____。

(3)说出图一和图二所在地区的耕地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____。

(4)冬季,雪乡千里冰村,面水乡则流水潺潺,说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

32.读我国某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发源于_________(填省区行政单位名称),自西向东流,从________(填省区行政单位名称)入渤海。

(2)A处是________水利枢纽,大致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3)A处水利枢纽具有排沙的功能,是为了防止该河从_________(地形区)带来的大量泥沙到了下游河段沉积,减缓“地上河”带来的危害。

(4)该图中B为该河的最大支流_______,乙为被称为“塞上江南”之称的_________。

33.读“我国气候分布图”,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b、d两地中,位于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

(2)d地分布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农业以___________为主(填种植业或畜牧业)。

(3)从干湿地区看,b地属于___________;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

(4)图中b、c两地气候气温与降水分配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读材料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图”和材料二:“我国人口密度图”(1)材料一说明的问题是______。

A.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重B.人口数量增长较慢C.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D.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2)读材料二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我国人口________多________少。

我国西藏自治区人口密度的范围是________人/平方千米。

(3)________是我国关于人口的一项基本国策。

35.读我国铁路干线图,回答问题。

(1)我国连接三个直辖市的铁路干线_____________线。

(2)出川的铁路线有成渝线、成昆线和____________线。

(3)上海的一游客准备坐火车去兰州游玩,走最近的线路,在路过京广线时,会经过________枢纽城市,沿途去看兵马俑,那应该在________城市下站。

(4)有一批货物从成都运往西藏,请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A.经过的铁路线:兰新线——陇海线——青藏线B.经过的铁路线:宝成线——兰新线——成昆线C.沿途要翻越秦岭山脉,路过青海湖D.沿途从二级阶梯进入三级阶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可以从南方地区调水;南水北调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节水与区外引水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故选D。

2.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据四个城市的位置可知,苏州、郑州和沈阳都位于东部季风区,属于种植业分布区,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是新疆的省会,新疆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在乌鲁木齐建立毛纺织工业,靠近原料产地,所以选C。

【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分析解答即可。

3.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森林、风能、土地、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是开发利用后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煤、石油,故选D。

4.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多,西部干旱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