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X 的物质的量(mol)
n1
n2
Z 的体积分数
φ1
φ2下列说法ຫໍສະໝຸດ 确的是1.2 mol X 0.4 mol Y 1.2 mol Z

3 mol X 1 mol Y

A.平衡时容器乙的容积一定比反应前小
B.平衡时容器甲的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
-4-
C.n2>n1
D.φ2>φ1
-5-
非选择题(共 80 分) 15.(12 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 CuSO4 溶液与 Na2CO3 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
X
ZW
R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mX>HmR>WHn C.Z、W、R 分别与 X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D.化合物 YmX 和 YmR 中,阳离子半径均大于阴离子半径
13.常温下,用 0.10 mol·L-1 KOH 溶液滴定 10.00 mL 0.10 mol·L-1 H2C2O4(二
元弱酸)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混合溶液的体积 pH 1
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20 分, 答题时间:10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Cr 52 Fe 56 Cu 64 Ba 137
选择题(共 40 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 合题意。 1.“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H2
10.BHT(Butylated Hydroxy Toluene)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
有如下两种:
(CH3)2C CH2 / 稀 硫 酸
OH
方法 一
OH
(CH3)3C
C(CH3)3 (BHT)
(CH3)3COH / 浓硫 酸
CH3
方法 二
CH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3
OH 能与 Na2CO3 溶液反应生成 CO2
① 一定条件下,N2 与 O2 反应生成 NO 或 NO2 均能够自发进行,其原因是 ▲ ;NO 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 kJ·mol—1。
② CO 与 NO2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O(g)+2NO2(g)=4CO2(g)+N2(g) ΔH= ▲ 。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 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填代号)。
C.酸碱中和滴定前,滴定管和锥形瓶在用蒸馏水洗涤后均需用待装溶液润洗 D.用托盘天平称取 1.06 g 无水碳酸钠,溶于 250 mL 水,配制 0.04 mol·L- 1 Na2CO3 溶液 12. X、Y、Z、W、R 均是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W 的最高正化合 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 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为呼吸面具中 X2 的 Y 来源
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铝粉产生 H2 的溶液中:Fe2+、Na+、SO42-、ClO-

石墨
碘 化 钾 淀


液 NaCl 溶液
(滴有酚酞)
-1-
B.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中:NH4+、Mg2+、AlO2-、NO3- C.pH=1 的溶液中:Fe3+、Cl-、NO3-、K+ D.c(SO32-)=0.1 mol·L-1 的溶液中:Ca2+、MnO4-、SO42-、H+ 7.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7.8 g 苯中含有单键的数目为 0.9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 与 O2 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0.1 NA C.标准状况下,14g 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5 NA D.常温下,1 L 0.1 mol·L-1 的 NH4NO3 溶液中氧原子数为 0.3 NA
B.产生现象②的原因是 NO2 与水反应

C.产生现象③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D.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u(NO3)2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4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
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 0 分;若正确答案
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 2 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
-6-
(3)检验反应Ⅱ所得 K2SO4 中是否混有 KCl 的方法是:取少量 K2SO4 样品溶解于 水, ▲ 。
(4)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NH4)2SO4 外,还有 ▲ (填化学式)。 (5)将硝酸与浓 KCl 溶液混合,也可得到 KNO3,同时生成等体积的气体 A 和气
体 B。B 是三原子分子,B 与 O2 反应生成 1 体积气体 A 和 2 体积红棕色气 体 C。B 的分子式为 ▲ 。
C 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
16.(12 分)KNO3 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下面是一种已获得专利的 KNO3 制备方法的主 要步骤:
CaSO4
NH4HCO3
饱和(NH4)2SO4 母液
KCl
搅拌 反应Ⅰ
过滤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
反应Ⅱ
CaCO3 CO2 HNO3 溶液 反应Ⅲ
下列做法与这一目标不.相.符.的是 A.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 B.对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C.将煤气化或液化,获得清洁燃料 D.加大采矿的力度,获取更多资源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甲醛的电子式:
B.含78个中子的碘的放射性核素:
131 53
I
C. CH3CH C CH3 的名称:3―甲基―2―丁烯
2 ⑤
8
③④ 4
② ①
0 5112 0 5V(KOH0)/mL
c(C2O42-)=0.10 mol·L-1
14.在温度、初始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如图所
示),发生如下反应:
3 X(g)+Y(g) 2 Z(g) ΔH<0
保持温度不变,测得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恒容容器甲 恒压容器乙
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或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为氧气 B.浓硫酸具有较强酸性,常用作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 直流电源 +
C.炭具有强还原性,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与氯水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5.电解 NaCl 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Fe―2e―=Fe2+ B.溶液中 Na+由石墨电极向铁电极移动 C.通电一段时间后,可看到铁电极附近溶液变红 D.通电一段时间后,可看到试管中溶液变蓝
NH4Cl Ca(NO3)2 溶液
滤液
反应Ⅳ
冷却结晶 过滤
KNO3(s)
CO2
(1)反应Ⅰ中,CaSO4 与 NH4H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反应Ⅱ需在干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的目的是 ▲ ;从反应Ⅳ 所 得 混 合 物 中 分 离 出 CaSO4 的 方 法 是 趁 热 过 滤 , 趁 热 过 滤 的 目 的 是 ▲。
v
v(正) T1 v(逆)
v' (逆)
T2 v'(正)
NO2 转化率
T1 T2
CO 的 体积分数
T1 T2
0
反应时间
0
反应时间
0
压强



18.(10 分)Li2MSiO4(M=Mn、Fe、Co 等)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电 极材料,下面列出了两种制备 Li2FeSiO4 的方法。
固相法:2Li2SiO3+FeSO4
错一个,该小题就得 0 分。
9.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

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A
Cu
FeCl3 溶 液
CuCl2 溶液
Fe
B
H2O
Fe
H2
O2




C
Al
NaOH 溶液
H2
Al2O3

D
CH3CH2OH
O2
CH3CHO
查阅资料获知如下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N2(g)+O2(g)=2NO(g) ΔH=+180 kJ·mol—1 N2(g)+2O2(g)=2NO2(g) ΔH=+68 kJ·mol—1 2C(s)+O2(g)=2CO(g) ΔH=-221 kJ·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可看成混合前溶液的体积之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①所示溶液中:c(H+)/ c(OH-)=1012 B.点②所示溶液中:c(K+)+c(H+)=c(HC2O4-)+
c(C2O42-)+c(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c(K+)>c(HC2O4-)>c(C2O42-)>
c(H+)>c(OH-) D.点④所示溶液中:c(K+)+c(H2C2O4)+c(HC2O4-)+
8.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
瓶中(如图),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 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①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②滴管内 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③滴管内液面再次下降。
铜丝、 浓硝酸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 NO2
CH3
D.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理:CO32-+2H2O=H2CO3+2O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