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汽车行业概述-PPT

中国汽车行业概述-PPT


23.6%;商用车销售42.9万辆,同比增长35.8%整车销量位居全国汽车集团销量
之首。同时,上汽集团还以上一年度合并报表143.6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再次成 为全球500强企业,排名第475位。
Page 11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海通用
Page 12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海通用产品
荣御
Page 5
全面发展阶段(1981年-1998年)
80年代开始,调整轻、中、重型载货汽车(商用车)产品结构比 例,发展微型汽车生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实施老产品换型, 引进产品和制造技术,扩大和建设新的生产能力 。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制定 “三大三小两微”的轿车项目
合资汽车企业的成立
合资经营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积极影响
Page 10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汽集团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是中国三大汽车集团 之一,2003年上汽集团以合并销售收入117亿美元,成功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整车销量达78.2万辆,其中主导产品轿车销量达到59.7万辆。 2006年是上汽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并取得了良好开局:全年销 售整车超过134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乘用车销售 91.5万辆,同比增长
距属于A级车范围,而排量与价格却与B级车相差无几。因此,轿车
分级不应过于僵化死板,需灵活处理。
Page 32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微型车的分类标准 在我国,微型汽车一般是指排气量在1升以下的汽车,包括微型轿 车、微型客车和微型货车。生产企业主要是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 车、奇瑞汽车、天津一汽、吉利汽车、哈飞、昌河等。

L>2.8M P>3.0
D级车
Page 30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轿车分类 国际间还以车身长度分级 3.7m 微型车
4.5m 中型车
4.7m 中大型 5m 豪华型
5.7m 超豪华型
Page 31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轿车分类 当然,随着车型的增加以及价格、款式、配置选择越来越多样化,A 级、B级、C级车的边缘交叉也会越来越多。例如,有些车型或许轴
微型轿车渠道进一步向二、三线市场渗透
微轿行业联合重组将继续上演 微型轿车企业将加快国际化进程
Page 35
SGMW乘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主要竞争对手
长安奔奔
Page 36
SGMW乘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品牌简介
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于1996年5月成立,前身是个兵工 企业,有不错的技术力量基础。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各种型 号的长安牌微型厢式车及微型货车以及奥拓牌微型轿车; 由于不是专业的汽车制造厂起家,缺乏高效的管理和雄厚 的技术储备; 奔奔是长安汽车推出的第一款微型轿车,之前长安汽车主 要以经营微型面包车为主,并没有经营轿车的经验,原来 的销售服务店与维修站就一直为微型面包车产品提供良好 的服务,针对轿车产品,短时间内还无法提升服务质量与 水平。
轿车分类 中国轿车曾经以排量(P)区分


P<1 微型车
1<P<1.6 轻型车 1.6<P<2.5 中级车 2.5<P<4 中高级车 P>4 高级车
Page 29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轿车分类 德国轿车分类以轴距(L)和排量(P)综合起来区分 2M<L<2.2M 2.2M<L<2.3M 2.3M<L<2.45M 2.45M<L<2.6M 2.6M<L<2.8M P<1 A00级车 1<P<1.3 1.3<P<1.6 1.6<P<2.4 2.3<P<3.0 A0级车 A级车 B级车 C级车

河北长安作为长安汽车的一个重要的出口车基地,已形成年产 1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其主打产品——长安星卡兼具微卡 与微客的双重功能,除了在国内有广大的市场外,还出口到 20多个国家和地区。
Page 38
SGMW乘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车辆简介 奔奔是长安汽车公司推出的第一款微型轿车,由于以前没有微型轿
车的设计制造经验,长安汽车显得特别小心谨慎,奔奔的外观显得
非常的保守,都是一些传统和常规的风格,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 彩的地方,倒是一对外后视镜看起来非常显眼,纤细的外观造型和
整车的风格相去甚远,看起来感觉会比较别扭。
Page 39
SGMW乘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市场定位
2006年7月12日,长安汽车在北京正式发布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战略。2006年9月20日,长 安CV6驶下生产线,意味着长安汽车进一步明确了以轿为主的发展规划。这款小型轿车不 再沿用已使用9年的长安汽车现有徽标,全新启用盾形徽章里嵌入矛形的长安轿车品牌徽 标。 从目标市场来看,长安对奔奔的目标用户的定义是“那些以运动、时尚为乐趣、充满激情、 富于活力、喜欢驾驶的年轻族群,他们为事业而奔、为理想而奔、为家庭而奔,他们努力
其前身为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Page 17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汽通用五菱产品
雪佛兰SPARK
Page 18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汽通用五菱产品
五菱扬光
五菱之光
兴旺
Page 19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现状
发展阶段 2002年,压抑了多年的中国汽车工业启动,在2003年达到惊人
的增幅,开始步入“大跃进”的发展轨道,轿车销售增长率创
中国汽车行业概述
上海雷神咨询有限公司 Raytheon Professional Services 2013-7-15
课程大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现状
中国乘用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A00级轿车的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 SGMW乘用车竞争对手介绍
1992年-1998年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Page 6
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2003年)
1999年-2003年中国轿车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各个世界汽车 巨头纷纷投资中国,产能急剧扩张。 世界多种成熟的、同步的、领先的车型在中国交替下线,品种 飞速增加。 中国轿车进入了真正竞争时代。
汽车消费政策推动汽车消费结构改变
外部环境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增强
Page 27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中国汽车分类 1、载货 2、越野 6、客车 7、轿车 8、半挂 9、…….
3、自卸
4、牵引 5、专用

乘用车 03年3月中国新的汽车分类标准 商用车
Page 28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Page 33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微轿市场现状 产品呈现出高档化,环保化,安全化;
产品更新速度加快;
产品突出品牌价值特征,市场竞争延伸到多方位; 行业集中度高 。
Page 34
微型轿车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
微轿市场发展预测 油价上涨使微型轿车优势得天独厚 国家政策鼓励微型轿车发展 微轿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流行,此观念已逐步被国内消费者接受 微型轿车所占份额将逐渐加大
经较大、前一年放量较多的因素,2007年增幅较2006年将有所
下降,但仍能保持15%-20%的较高增长,全年产销量有望达 到820万辆-840万辆,整体增势仍然较强,其中乘用车有望保
持25%以上的增速,突破600万辆大关。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峰年会
Page 25
中国乘用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市场规模预测
新能源进入主流市场
Page 23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现状
市场特点
豪华轿车价格再降 第三次新车高峰出现 MPV走强,SUV步伐放缓 运动车型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 自主品牌全面飞跃
Page 24
中国乘用车市场未来发展的预测
市场规模预测
2007年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但考虑到700万辆基数已
GL8
君威
陆尊
Page 13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海通用产品
凯越
HRV
君越
Page 14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海通用产品
新赛欧
景程
乐骋
乐风
Page 15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海通用产品
CTS
SLS
Page 16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上汽通用五菱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美 国通用汽车公司、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三方合作的大型企业,
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
Page 8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入世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加快重组 利润持续下降,结束暴利时代 全球采购,大势所趋 经济型轿车将成热点 环保、节能要求更高
高性价比、优质服务,决胜终端
Page 9
入世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合资企业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影响 中国汽车合资品牌
历史记录,达到75%。 2004年“井喷”结束,市场步入了低迷状态,增速缓慢。2005
年,汽车市场在诸多不利因素下走出低迷,总体表现不温不火,
销量平稳增长,增幅不大。
Page 20
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现状
发展阶段
2006年受宏观经济、居民收入、汽车价格、支付方式、消费环境等 因素影响,2006年汽车市场一年增加130多万辆,并一举突破700万 辆大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汽车需求量急剧增长。增长最快的是 乘用车,2002年增长58.3%,2003年增长70.6%,之后几年一直保 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乘用车中轿车增速最快,6年前轿车需求量是 80万辆,2006年达到400万辆左右,年均增长37.5%,这一增长速 度在世界上几乎绝无仅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