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七中药制剂质量检测PPT课件

十七中药制剂质量检测PPT课件


色谱法
包括:TLCS法 GC法 HPLC法 特点:分离效果好
4、方法学考察
准确度 精密度 选择性 线性与范围 耐用性
❖ 检验报告
原始记录:包括供试药品名称、来源、批号、数量、 规格、取样方法、外观性状、包装情况、检验目的、 检验方法及依据、收到日期、报告日期、检验中观察 到的现象、检验数据、检验结果、结论等。 检验报告:包括检验项目(定性鉴别、检查、含量测 定等)、标准规定(标准中规定的检测结果或数据)、 检验结果(实际检验结果或数据)等。
第十七章 中药制剂质 量检测
一、中药制剂检测的特点 二、中药制剂检测的基本程序及方法 三、中药制剂检测示例
一、中药制剂检测的特点
❖ 概念 中药制剂分析是以中医药理论为
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 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科学,是 中药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药制剂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以中药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 方法加工成一定的剂型,用于防病、 治病的药品。
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对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 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 检查。
❖ 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的一般步骤: 药味的选定 测定成分的选定 测定方法及条件的选定 方法学考察
1、药味的选定
1)首选君药及贵重药、剧毒药建立含量测定方法 2)其次考虑臣药及其他味药
2、测定成分的选定
[功能与主治]
开胃消食。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 良、脘腹胀闷。
[鉴别]
显微鉴别: 山楂—果皮石细胞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类圆 形或多角形;表皮细胞纵列,由1个长细胞与2个短 细胞相间连接,长细胞壁厚,波状弯曲,木化。
理化鉴别:
一般化学反应: 取本品9g,剪碎,加乙醇40mL,加热回流10分钟, 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加热使溶解,加 正丁醇15mL振摇提取,分取正丁醇液,蒸干,残渣 加甲醇5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少量镁粉 与盐酸2~3滴,加热4~5分钟后,即显橙红色。
❖ 特点
中药制剂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中药制剂原料药材质量的差别(原料药材的品种、规格、
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季节、加工方法、炮制方法的影响);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 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 中药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有效成分的非单一性。
二、中药制剂检测的基本程序及方法
三、中药检测示例
(一)大山楂丸的检测
[处方]
山楂1000g 六神曲(麸炒)150g 麦芽(炒)150g
[制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蔗糖600g, 加水270mL与炼蜜600g,混合,炼至相对密度约为1.38
(70℃)时,滤过,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大蜜丸,
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红色或褐色的大蜜丸;味酸,甜。
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 煎膏剂:如二冬膏,本品为棕黄色稠厚的半流体;味
甜微苦。 合剂:如小建中合剂,本品为棕黄色的液体;气微
香,味甜、微辛。
2、显微鉴别
适用于:以药材粉碎成细粉后直接制成制剂或添加有 部分药材粉末的制剂。
制片方法
散剂、胶囊剂—直接制片 片剂—刮取或研磨后制片 水丸、颗粒剂—研磨后制片
(介绍固—液萃取法)
❖ 鉴别
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是利用其各单味药材的形 态、组织学特征及所含化学成分的结构特性、化学 反应、光谱特性、色谱特性及某些物理化学常数来 鉴别中药制剂中各单味药材的真伪及存在与否的分 析方法。 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
1、性状鉴别
中药制剂的性状是指除去包装后的性状。 性状鉴别的内容: 颜色、形态、形状、气、味、其他。 各种剂型的性状描述: 蜜丸:如艾附暖宫丸,本品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
溶剂提取法 1、提取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2、净化方法 :液—液萃取法、固—液萃取法、色谱法、 沉淀法、盐析法
1、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选用适当的溶剂将中 药制剂中的被测成分溶出的方法。
原则:“相似相溶”
萃取法、冷浸法 方法:回流提取法
超声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
2、净化方法
荧光法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 红外分光光度法
色谱法:
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薄层扫描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 检查
制剂通则检查:检查项目及内容与剂型有关,如丸剂要 求测定水分、重量差异、溶散时限及装量差异。 一般杂质检查:指在药材生长、采集、收购、加工、制 剂的生产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泥沙(硅酸 盐)、重金属、砷盐、有机氯类农药、甲醇、酸、碱、 氯化物、硫酸盐、铁盐等。 特殊杂质检查:指在制剂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可能引入 或产生的某种(类)特有杂质,而非大多数制剂普遍存 在的。 如大黄流浸膏中的土大黄苷、阿胶中的挥发性 碱性物质和附子中的乌头碱等。
麦味地黄丸粉末显微特征图
3、理化鉴别
用物理的、化学的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制剂中所含 化学成分进行定性鉴别。 一般化学反应法:
要求反应的专属性强、简单易行 分析前对样品进行分离精制 用阴性对照和阳性对分(如冰片,大黄蒽 醌类等)
观察升华物的形状、颜色、荧光等
光谱法:

取样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鉴别


检查


含量测定


检验报告
❖ 取样
要求:科学性、真实性、代表性 原则:均匀合理 取样量:实验用量的3倍 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中药制剂多为复方,组成复杂,大多须 经提取分离后制成较纯净的供试品溶液,才 可进行分析测定。 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被测定成分,除去干 扰物质。
液—液萃取法
利用药物与杂质溶解性能的不同而分离。
色谱法
包括:柱色谱、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其中柱色 谱较为常用。
沉淀法
沉淀法是基于某些试剂与被测成分或杂质生成 沉淀,保留溶液或分离沉淀以得到净化的方法。
盐析法
盐析法是在样品的水提取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 定浓度或达到饱和状态,使某些成分在水中的 溶解度降低而有利于分离。
1)有效成分明确的,可选有效成分 2)成分类别清楚的,可测某一类总成分的含量 3)检测成分应归属某单一药味 4)检测成分应与中医用药的功能主治相近 5)确无法含量测定的,可测定浸出物含量
3、测定方法
化学分析法
光谱法
包括:重量分析法 容量分析 特点:准确度、精密度高,但 抗干扰能力差
包括:紫外光谱法 比色法 特点:灵敏度高、简便、快速 、精密度稍低、干扰多
相关主题